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討論 ok

2023-01-25 14:33:02 字數 1186 閱讀 4078

hyj主治醫師: 1)患兒男孩,2歲,發現**瘀斑4天;2)查體:全身多處**、粘膜不對稱性分布紫癜、瘀斑。

3)實驗室檢查:plt19×10^9/l,血紅細胞、白細胞計數正常範圍。患兒診斷「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明確。

本病西醫主要與過敏性紫癜鑑別,後者發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服食某些藥物、食物等誘因,紫癜多見於下肢伸側及臀部、關節周圍。為高出**的鮮紅色至深紅色丘疹、紅斑或蕁麻疹,大小不一,多呈對稱性,分批出現,壓之不退色。可伴有腹痛、嘔吐、血便等消化道症狀。

血小板計數,出血、凝血時間,血塊收縮時間均正常,故可鑑別。其次還需與再生障礙性貧血鑑別:有的mds-ra(難治性貧血)早期僅以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表現,完善骨髓片檢查發現多系造血細胞的病態造血可協助診斷。

西醫**方面,急性型及重症者應住院,**應首選腎上腺皮質激素抗血小板抗體,本病患兒經糖皮質激素**後血小板計數上公升較緩慢,並可考慮聯合予免疫球蛋白調節免疫等**。對於激素**無效的可使用環磷醯胺、長春新鹼、硫唑嘌呤。

xgp主任中醫師(科主任):同意以上醫師的分析。目前診斷:

中醫診斷:紫癜(氣不攝血),西醫診斷: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西醫學認為本病**尚不明確,有文獻報道感染細菌或病毒感染與itp的發病有密切關係,急性itp患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風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種後。50%~70%的itp患者血漿和血小板表面可檢測到血小板膜醣蛋白特異性自身抗體。目前認為自身抗體致敏的血小板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過度吞噬破壞是itp發病的主要機制。

本病起病隱襲,症狀多變,有些病歷除發現血小板減少外,可無明顯臨床症狀和體徵,但多數病歷的臨床表現為**瘀點和瘀斑。同時本病注意判斷病情的輕重。以出血量的多少及是否伴有腎臟損害或顱內出血等作為判斷輕重的依據。

凡出血量較少者為輕症;出血嚴重伴大量便血、血尿、明顯蛋白尿,或頭痛、昏迷、抽搐等均為重症。中醫:同意患兒屬「紫癜-氣不攝血」範疇。

緣小兒先天稟賦不足,氣虛朋傷。氣虛則統攝無權,氣不攝血,血液不循常道而溢於脈外;陰虛火炎,血隨火動,滲於脈外,均可致紫癜反**作。**上中醫**上氣虛不能攝血,治當補虛,治法以健脾益氣,攝血養陰為治則,方選歸脾湯加減。

中成藥可予歸脾丸口服。西醫**方面,患兒血小板計數上公升,無繼續出血表現,考慮**有效,繼予糖皮質激素抗血小板抗體,必要時可使用丙種球蛋白調節免疫。同時注意本病患兒可能有慢性化可能性,注意規範化**,詳細向家屬告知病情,仍建議其行骨髓穿刺術完善骨髓細胞學檢查,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減少的疾病。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高齡患者病例報告

患者程開蘭,女,90歲,診斷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於2012 11 15 19 00入院,入院時神志清,精神差,訴雙下肢瘀斑伴疼痛半年,雙下肢活動障礙,夜間休息差,t 37.0 p 96次 分 r 23次 分 bp 150 95mmhg,體重43kg,查全身 見廣泛瘀點 瘀斑,大小不等,既往有冠心病及B...

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療血小板減少症的臨床分析

作者 張忠強 中外醫療 2013年第14期 摘要 目的 分析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減少症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採用rhtpo 的血小板減少症患者46例作為 組,選取同期採用rhil 11 的血小板減少症46例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的療效。結果 組有效率為91.3 對照組為76.1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

避免血小板減少復發需積極預防

血小板減少患者在 期應積極預防,避免疾病再次 重蹈覆轍。1.休息與活動 病情輕或緩解期患者可酌情進行適當的活動,但要注意休息,不可過勞,活動需要體力過大時,護理者應給予幫助。重症血小板減少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暫停活動。2.飲食與營養 期患者的飲食應按醫囑執行,如果不能保證必要的進食量,應及時告知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