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採血管血樣血小板減少問題分析

2023-01-25 07:06:02 字數 1240 閱讀 2921

這裡會比較詳細的分析真空採血管裡面的血液樣本中血小板數量減少的原因,總共列舉了不到20種情況,其他的都是比較少見的情況。

一、操作不當:

1.採集手指或耳垂等處末梢血時,因進針淺,出血慢,擠壓採血部位,使組織液滲入血液中,可造成血小板減少。

2.雖採集靜脈血,但採血過程不順利,血流不暢,血液在注射器內停留時間過長,多次穿刺組織損傷,使組織凝血因子混入血標本,產生肉眼看不見的小凝塊,造成血小板減少。

3.血標本室溫下放置時間過短。用edta-k2作抗凝劑時,會使血小板形態發生變化,在採血後30分鐘內形成血小板可逆聚集體,使血小板計數下降,在採血30分鐘後進行分析可提高結果的正確性。

4.血標本室溫下也不可放置時間過長。因為血小板可逆聚集體在採血30分鐘後解散。

血小板是體積較小的細胞,胞膜薄易於粘附、聚集和破壞,室溫下離體時間過長,可發生變形、自溶、體積縮小,標本放置時間越長破壞越多。許多學者研究認為,超過120分鐘將顯著減低血小板數值,因此應在採血後30~120分鐘內完成測定。

5.患有某些疾病的病人本身血小板數量少,體積小,儀器閾值的設定可能漏掉部分小體積血小板,引起計數偏低。同樣對超過儀器設定閾值的大體積血小板,也可能漏掉,造成計數偏低。

6.高膽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時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可引起假性血小板減少;糖尿病、高血壓病患者由於血管內皮易損,致血小板容易聚集不容易解散,常導致機測血小板偏低。

7.儀器固有誤差,包括地線接觸不良、電訊號線的插頭與插座接觸和導電性能是否良好等因素也有影響。

血細胞分析儀計數雖然查血小板方便、快速,但不能識別血小板形態和凝集等情況,因此要嚴格把握檢測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盡量消除干擾因素,為臨床提供準確的實驗結果。

二、溫度原因:

用edta抗凝時,有時可見到血小板凝集現象。這是因為血液中存在針對隱藏在血小板膜內的成分(如醣蛋白iib/iiia複合物)的edta依賴性抗體。edta與鈣螯合後,位於血小板膜內的抗原被暴露並發生構象改變,在低溫及室溫條件下與其抗體結合,從而使血小板聚集。

然而,在37℃條件下,由於醣蛋白iib/iiia複合物解離,則無此現象發生。在室溫及4℃發生的plt聚集現象可致血小板計數假性偏低,被稱為假性血小板減少症;如果血小板聚集團的大小與wbc類似,則可導致wbc計數假性公升高。進一步研究認為,假性血小板減少症是因plt膜醣蛋白iib的乙個表位被edta依賴性igg識別所致。

在室溫及低滴度的情況下,edta依賴性igm抗體可引起白細胞聚集,導致wbc自動計數結果偏低。採用枸櫞酸鹽或肝素作抗凝劑則無此現象發生。無論是假性血小板減少症,還是假性白細胞減少症,在37℃時均不會發生。

真空採血管種類和用途

採血管用途 標本血清 操作步驟採血後不需混勻,靜置1h離心 新增劑無 但內壁塗有矽酮,其作用 避免血細胞附壁,防止離心時細胞破碎而釋放細胞內物質,影響試驗結果 矽膠血液凝固啟用劑 新增劑作用機制 紅色 玻管 化學 血清學 免疫血液學試驗 紅色 塑管 化學 血清學 免疫血液學試驗紅色 塑管 急診化學試...

採血管標準

本公司研製生產的 一次性使用真空採血管 依據yy 0314 2007 一次性使用人體靜脈血樣採集容器 參照gb t1.1 2000 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 標準的結構和編寫導則 編寫此產品標準。本標準採用yy 0314 2007標準的所有附錄。本標準由湖南平安醫療器械 提出並負責起草。本標準主要起草...

動脈採血與血氣分析 血管穿刺術的操作流程

6 取血後拔針,將針尖斜面刺入橡皮塞內,以免空氣進入影響結果。7 無菌棉籤按壓穿刺點至少5 10分鐘,根據病情適當延長按壓時間,同時觀察面色呼吸。8 將注射器輕輕轉動,使血液與肝素充分混合,防止凝血。9 在化驗單上寫上患者體溫及抽血時間 有無用氧及用氧濃度,及時送檢。10 觀察病情及穿刺部位有無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