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螫傷1與臨床

2023-01-23 10:30:06 字數 2374 閱讀 6273

【關鍵詞】 野蜂螫傷

【摘要】 目的**野蜂螫傷的臨床表現及**。方法對30例野蜂螫傷進行臨床分析。結果輕型13例全部**。

重型17例中**6例,6例中斷**,5例死亡,病死率約16.7%。結論野蜂螫傷輕型以區域性症狀為主,全身症狀較輕,臨床療效好。

而重型則損害全身多個臟器,主要表現為溶血性貧血及急性腎衰,病死率高。

鄉村、郊外林木茂盛,野蜂很多,每年夏秋季節,被蜂螫傷者時有發生,現將我院近年收治野蜂螫傷30例進行臨床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近年來我院收治的30例野蜂螫傷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2~15歲7例,15~78歲23例,平均年齡38.47歲;蜂螫傷部位:頭面部為主25例,頸部、上肢、下肢為主5例;螫傷後就診時間:

1h5例,2h13例,3h8例,4h3例,5h1例。

1.2 臨床表現

(1)區域性症狀:全部病例均有輕重不同的螫傷部位及周圍軟組織明顯紅腫,燒灼刺痛感;(2)全身症狀:共25例,其中頭痛、頭暈、噁心、嘔吐25例,畏寒、發熱3例,心悸5例,少尿及棕色尿17例,瘀點、瘀斑或蕁麻疹3例,過敏性休克3例,血壓<80/50mmhg3例。

(3)實驗室檢查:白細胞<10×10 9 /l5例,白細胞》10×10 9 /l25例;血紅蛋白<90g/l16例,血紅蛋白<60g/l5例;血小板》100×10 9 /l21例,血小板<100×10 9 /l9例;尿蛋白(+~+++)21例,尿紅細胞(+~+++)25例,尿素氮》9mmol/l21例,肌酐》178μmol/l19例,谷丙轉氨酶》40u/l23例,肌酸激酶》195u/l25例,乳酸脫氫酶》114u/l25例,羥丁酸脫氫酶》95u/l27例,心電圖異常7例。

2 **方法

將30例蜂螫傷分為兩型:有溶血性貧血且血紅蛋白<90g/l、有腎功能衰竭且肌酐》178μmol/l需行血液透析者為重型,17例;反之為輕型,13例。輕型病員**措施為:

(1)檢查螫傷部位取出遺留的毒刺或毒囊;(2)區域性用75%乙醇消毒後,將季德勝蛇藥片用涼開水調成糊狀均勻地塗抹在螫傷口周圍(傷口直徑1cm內不塗),只要有紅腫的部位都塗上,每日2至3次;(3)口服抗過敏藥物如撲爾敏、非那根、苯海拉明等;(4)10%葡萄糖液250ml+地塞公尺松10~20mg靜脈點滴;(5)對症**:鎮靜止痛,保肝,保護心臟,穩定情緒,保持良好的休息。重型病員則需要在上述**措施基礎上,立即輸氧、輸血,及早進行血液透析或者血液置換,抗休克,防治感染,糾正酸中毒及水電解質紊亂。

但輸血時應慎重,因為輸血本身可加重微血管內凝血,一般重度貧血或危及生命時才進行輸血,且以選擇洗滌紅細胞為宜。

3 結果

輕型13例均在1~3天內全部**出院,重型17例中6例**出院;5例死亡,死於腎衰3例,過敏性休克1例,合併嚴重感染死亡1例;6例因經濟或其他原因自動出院。

4 討論

4.1 蜂屬於昆蟲綱膜翅目,種類很多,如蜜蜂、黃蜂、螞蜂、胡蜂等。其腹部末端有1對毒螫和1根毒刺,毒刺刺入**,即將毒液注入人體。

蜂毒成分為多種酶、肽類、非酶蛋白質、氨基酸和生物活性胺(如組胺)的混合物。蜂毒中所含的蟻酸、神經毒素和組胺等,可以導致溶血、出血和中樞神經損害 [1] 。對蜂毒具特異體質的人,輕微刺傷即可發生過敏性休克。

本組病例均為在野外山林中勞作或遊玩時被螫傷。蜂類刺傷後,區域性紅腫、疼痛、瘙癢、少數有水泡或壞死,數小時後即自癒,很少出現全身中毒症狀。群蜂多次螫傷,可迅即出現全身症狀:

發熱、頭痛、噁心、嘔吐、腹瀉,以致肌肉痙攣、意識障礙。嚴重者出現溶血、急性腎功能衰竭而致死。蜂毒中還含有一些高抗原性蛋白,能引起嚴重**反應,出現蕁麻疹、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可因過敏性休克、窒息致死。

4.2 本組30例蜂螫傷病員,重型17例,均為多量群蜂螫傷,佔57%,死亡5例,佔30%。臨床症狀中的溶血性貧血、可能是蜂毒中所含的蟻酸、磷脂酶作用於人體的卵磷脂,使之成為溶血卵磷脂,後者具有溶血的作用,並能損害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引起一定程度的出血。

也有人認為蜂螫傷所致溶血或出血與瀰散性血管內凝血有關 [2] 。多量群蜂螫傷可引起溶血性貧血急驟發生,短期內大量溶血可引起寒戰、發熱、頭痛、嘔吐、四肢腰背疼痛及腹痛,繼之出現血紅蛋白尿,嚴重者發生腎功能衰竭及休克。另外上述原因損傷小血管內皮和(或)血小板亦可導致小動脈血栓形成及微栓塞而引起腎功能衰竭。

蜂毒對病員心臟、肝臟、骨骼肌均有損傷,本組大部分病員心肌酶譜、肝功異常,其中7例心電圖異常。

總之,蜂螫傷輕型病員多為數個或十多個蜂螫傷,臨床症狀較輕,**效果好。蜂螫傷重型病員在臨床上是十分危險的,一定要把好休克關、腎衰關、感染關。其**時間長,**費用大,病死率高,不能掉以輕心。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第10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699.

2 鄺賀齡.內科疾病鑑別診斷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465.

(收稿日期:2004-03-03)

作者單位: 637400四川省閬中市人民醫院  637400四川省閬中市衛生學校 (編輯日強)

1四口與臨邊防護措施

建築高度 h 2 5m時,墜落半徑r為2m h 15m時,墜落半徑r為 m h 15 30m時,墜落半徑r為4m h 30m時,墜落半徑r為5m以上 3 當採用竹笆等強度較低材料時,應採用雙層防護棚,以使落物達到緩衝。4 防護棚上部嚴禁堆放材料,若因場地狹小,防護棚兼作物料堆放架時,必須經計算確定,...

1 「四口」與臨邊防護措施

四口 臨邊防護方案 一 四口 防護 四口 是指建築施工中的樓梯口 預留洞口 通道口 電梯井口,它是工人施工作業中經常接觸的區域,也是容易發生事故的要害部位,由此做好 四口 的安全防護工作是保證施工安全的乙個重要環節。下面介紹 四口 的安全防護措施 一 樓梯口 電梯口的安全防護 1 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