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淨業三福的時代意義》

2023-01-23 00:57:05 字數 5044 閱讀 7065

時間:2023年6月13日

地點:廣東江門

主講:大安法師

第1集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居士同修!很高興有機會來到廣東江門市與四眾**共同來**淨宗文化。

現在我們國家經濟在持續不斷地發展,**也提倡發揮宗教在構建和諧社會的積極作用。那麼我們佛教,尤其淨土文化確實有很多思想資源,能夠提供我們當代社會和諧的一種促進;所以今天我想就「淨業三福」 的時代意義給大家來做乙個討論。

「淨業三福」 的提出是來自於《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淨業行人我想都讀過這本經,它的背景還是很具有戲劇性的。佛陀在世的時候,摩竭陀國發生了一場宮廷政變,頻婆娑羅王是國王,他有乙個太子,就是他的兒子阿闍世王子。聽從了提婆達多的挑撥、教唆,提婆達多是乙個有野心的乙個比丘,他就想取佛陀以代之;然後也慫恿阿闍世王子也把他的父王也把他推翻;然後以新王、新佛來重建。

這樣提婆達多這樣一說,阿闍世王子還真的就下手,就把他的父王給囚禁起來了。他的母親是韋提希夫人,那是國太夫人,就是我們中國講的皇后。她看到自己的丈夫被兒子囚禁,囚禁是七重門,門衛把關不讓任何乙個人進去,也不讓任何飲食進去,就試圖活活餓死他的父親。

所以韋提希夫人趕緊就救他丈夫的命去,就在瓔珞裡面灌了葡萄漿,再沐浴乾淨身體,就用蜂蜜拌麥子貼在自己的身上,上面又穿上衣服,就秘密的把這個飲食帶到這個關閉的地方,這樣就使他的丈夫還能夠延長生命。那這個事情被她兒子知道了,就非常憤怒,就要殺他的母親,著名的囚父殺母的事情。幸虧是有月光大臣和耆婆大臣的苦諫,才使得阿闍世王子把這個殺母的噁心給壓下去;但阿闍世王子還是餘怒未息,就把他的母親關起來了。

韋提希夫人被關在後宮的時候,這時候非常悲痛啊!就祈請釋迦牟尼佛派阿難尊者和大目犍連來幫助她。佛正在耆闍崛山的時候,就天眼看到了,也知道韋提希夫人心裡的悲苦;所以佛就親自帶著大目犍連和阿難從空中飛過來,就到了皇宮。

韋提希夫人頂禮祈請的時候,一抬頭看到釋迦牟尼佛來了,坐在百寶蓮台上,就悲喜交集。這時候韋提希夫人由於遭遇到她的兒子的惡逆,頓然對這個世間產生了極大地厭離心。她看到佛之後,就有乙個發自內心的祈求:

希望生到無憂惱處,不想再待在這個閻浮提了。釋迦牟尼佛聽到她這種祈求,就馬上放光,光遍照十方世界;再收回來,就在佛的頭頂上現出像須彌山那樣的形狀。須彌山就是上面寬,中間細,放在那裡就好像我們看到的電視螢幕似的;所以就把他方世界種種的淨土在這個光台上一一顯現出來。

韋提希夫人不是要求生無憂惱處嗎?無憂惱處就是淨土的意思。但是十方世界有無量無邊的淨土,到底到哪個淨土去呢?

釋迦牟尼佛一一顯現的時候,最後韋提希夫人選擇了西方極樂世界;說其他的剎土雖然也很莊嚴,但是我最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當她標心要去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就祈請佛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就是怎麼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那麼釋迦牟尼佛聽到這樣的祈請,那就稱佛本懷,顯出非常愉悅的表情,口裡放出五色的光明。

這五色的光明首先就注照在頻婆娑羅王的頭頂上,頻婆娑羅王也是在另乙個地方被關著。頻婆娑羅王是佛的大**,他曾經就是修行證到初果,這時候佛光一照過去,馬上就超證三果,得到阿那含果。得到阿那含果就是第三果,當下頻婆娑羅王就走了,他的神識就到**還天去了,得到解脫了。

佛先幫助了頻婆娑羅王之後,再回過頭來為韋提希夫人宣說往生淨土一法。

在宣說「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的方法之前,佛首先就說出了淨業三福。為什麼要說淨業三福?因為韋提希夫人所祈請的是觀想的法門,是她的清淨的心、禪定的心公升起的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要定善之人,就是有定心之善根的人才能夠修這個法門。

但是廣大的眾生,尤其是末法眾生內心是散亂的,很難靜下心來;所以為了末法的散動的眾生,佛首先開顯淨業三福之法。這個三福給大家念一下這段**,非常重要:【佛說,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

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宣說這個重要的**,就是如果有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行人,應當修持三福。三福第一福就是人天福,就是世間的福;你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第二福是二乘福,修聲聞緣覺,又叫戒福,持戒的果報。第三福是大乘福,大乘種性的眾生所修的,又叫行善。

那麼這個三福,實際上涵蓋著五乘佛法:有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五乘的佛法都包含在這個三福裡面,所以這就叫淨業。能修三福的就叫淨業,不修三福的人,我們在世間做任何事情都叫染業,有汙染的業。

釋迦牟尼佛進一步告訴韋提希夫人,你知不知道這三種淨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就是十方三世諸佛建構他的淨土都要修淨業三福,心淨則佛土淨,一定要從三福下手。所以我們看到這個淨業三福它的宗趣是什麼呢?

是以五乘的佛法為宗旨,但它指向的是往生極樂世界為它的歸趣。還不僅僅是停留在三福的層面,它是通過對淨業三福的這個福報的修持,能夠開發智慧型;有智慧型就會對這個淨土往生一法產生信心,由這個信心就會發願去,具足信願持名,就能蒙彌陀願力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淨業三福的施設不是目的,而是前往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目的價值的乙個手段。

所以他所被的根機就是三根普被了,尤其是對末法的散動的眾生,具有重大的意義。這個淨業三福不僅是古老的一種法界文化,他是超越時空的;所以站在今天這個時代來看,具有很強的時代意義。我們常常講有種普世文化,那麼淨業三福不僅是普世間的文化,可以說是普法界的文化。

既然十方三世諸佛都以這個作為淨業正因,那麼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都是把淨業三福作為他的核心文明的。那麼這個核心文明在我們這個地球也有他的文化因子,具有普遍的一種價值。

那我們來看看他的普遍價值是怎麼體現的?我們先看第一福世間福。世間福有四句話: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不殺、修十善業。我們來看第一孝養父母,作為中國人我們都非常明晰的感知到,從遠古到現在以儒家文化為主流的意識形態的華夏文明,非常重視孝道,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我們中國十三經其中就有一部《孝經》 ,孔子把他張揚為古聖先賢的至德要道,天之經、地之義;能夠行教道的人可以感通神靈,光於四海。

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礎,百行孝為先,有孝就能移孝作忠,忠孝一體。有孝這個擴大,不僅是老吾老而且以及人之老,不僅孝養自己的父母,而且孝養天下所有的老人;這就展開了他的心量,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那種博施濟眾的仁愛精神,也就是孝的展開。作為乙個人首先要做到孝,為什麼呢?

因為人應該要知恩要報德。在這個天下對我們最有恩德的是父母,離開了父母我們的身體都沒有了;那身體是行世間的善法和出世間修道的必要的資本,所以父母給了我們身體就是天底下最大的恩德。再加上把自己撫養**那裡面無私的父母的大愛,是用語言沒有辦法描述的,一生的這種報答也是報答不盡的;欲報親恩,昊天罔極,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所以為人子女怎麼去孝順父母它有三個層面的意思:孝文化,它裡面是作人的乙個學問在裡面,我們怎麼樣能孝順?孝,首先要是順的意思,孝順;順著父母的心,和顏悅色,對父母的心意不能違背,你不能忤逆父母。

你看孔子的**以孝著稱的曾子,曾子為了養他的父母,他是辭官不做。他的母親是乙個盲人,曾子是砍柴換點錢來侍奉他的母親。有一天,這個曾子上山砍柴了,正好家裡又有幾個客人。

古人都很淳樸,家裡來客人,這個曾母由於是眼睛看不見,不能到街上去買好東西,買飲食過來;所以她就希望自己的兒子趕緊回家款待客人。但是怎麼讓兒子得到這個資訊呢?這個曾母,那時候沒有手機呀!

一打手機他知道;所以曾母就咬中指,一咬手指,這個曾子馬上胸口疼痛。一疼痛,這個曾子,哎!這肯定我母親叫我,趕緊下山,果然是他母親叫他。

就是這個孝以這個程度,母子連心,咬個拇指,曾子就知道。

現在有的子女也比較孝,然後他有時候就從自己的主觀意識出發。我都曾經聽幾個居士說,人家是學佛的吃素,然而這個子女不學佛,非得過生日,或者常常請他父母去到飯館去,非要他父母吃所謂的他認為好的東西,什麼魚、什麼對蝦呀,那父母就很不情願;但是子女又很熱忱,覺得這很有營養,搞得有個居士吃了之後,就趕快到衛生間把它吐出來。這個就是他在孝方面只是表皮的,不能養志,你一定要順著父母的心,你才夠得上孝,你不能強加你的意志到父母身上去,所以看看現代人還真的是不了解孝。

這個孝,還包含著自始至終、一心一意、身心柔軟、務必讓自己的雙親愉快。二十四孝圖裡面有個公案叫老萊子娛親。老萊子他自己就有七十多歲了,他的高堂父母還在,九十多歲。

母親看待小孩,哪怕小孩長大了,他子女長大了五六十歲了,乃至七十多歲了,在父母的眼裡好像都像小孩一樣。所以這個老萊子作為兒子知道父母雙親這種心理,所以他就常常扮演像小孩子一樣的: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挑上乙個像玩具般的水桶,故意在父母面前摔一跤,摔一跤就哭起來,父母雙親看到很高興,開懷大笑,這叫老萊子娛親。

他都七十多歲的人了,還來做這麼乙個事,作為二十四孝之一。

在這個孝裡面包含著一種儀軌,叫做度。儀度周備,儀度周備就是有禮節:早上起來要問安,你出去工作回來以後也得要稟告;夏天你給父母準備夏天的涼蓆,冬天準備冬天的東西;這些都要做到周儀完備,這些都是我們中國禮儀文化講孝的一些內容。

尤其是這孝裡面就包含著一種道德、人格提公升的要素在裡面。比如你有孝心,他就會很關愛自己的生命,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我的身體、我的頭髮、我的**都是父母給我的,我不敢去損傷,損傷了就是不孝,他有這個觀念,對生命就會尊重吧!

他絕對不會去自殺吧!自殺就是不孝,酗酒就是不孝。尤其是要讓父母臉上有光,要光宗耀祖,你要在社會上建功立業,作乙個受社會尊重的人;由於對你的尊重,就會牽連到對你的父母的尊重;你看你的父母真的生了乙個很有出息的小孩。

他對自己行為就有規範,我不敢去做壞事,如果我違法亂紀了,我到監獄裡面去了,那我的父母都抬不起頭了。所以由孝的因素,他不敢做壞事;由於要光宗耀祖的因素,他積極進取;你看這個孝就會產生這麼一種非常積極的一種人生態度:止惡揚善。

這個孝,在我們佛教非常重視,我們的《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佛門的一部孝經。地藏菩薩屬於大願王,他能發出那種驚天動地的大願:誓度地獄一切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這樣的乙個偉大的大願是來自於他孝的一種擴大,他曾經在做婆羅門女和光目女的時候,知道自己的母親到了地獄裡面,所以她就念佛,她就供齋。然後她到地獄之後發現,原來地獄的眾生不僅這一世的父母,而且多生多劫的父母都在地獄裡面,她才一下子把心量擴大了,要度盡地獄所有眾生。換句話來說,度盡我多生多劫的父母,這是孝的一種凝聚的一種菩薩的大願。

所以你看《梵網經菩薩戒》談到乙個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薩戒的核心的精神,菩薩戒含攝著聲聞戒核心精神,核心精神裡面就是孝;孝名為戒,亦名制止;孝就是戒。為什麼孝就是戒呢?在佛的眼裡,三界六道一切眾生: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世無不從之受生。把一切眾生看成是自己的父母,對父母我們盡孝道,盡孝道都來不及,我怎敢去殺害他、去傷害他、去偷盜他呢?就以這個孝順心、慈悲心故,他就止惡了、就修善了,就發出度一切眾生的心了。

所以這個孝裡面就包含菩薩戒的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斷除一切惡;攝善法戒,修一切善;攝眾生戒,度一切眾生;都在孝裡面包含著。

懺悔法門淨界法師主講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阿彌陀佛。好,大家請放掌。今天,學人跟大家共同學習的主題是佛教的懺悔法門。在講這個主題之前,我們先簡單的說明我們為什麼要修習懺悔法門。佛法對我們生命的現象,說是生命就像無止境的水流,換句話說,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這個水流是從過去流到了現在,也從現在會流到未來。這個水流的背後事實...

大安法師 如何對治念佛昏沉掉舉

舉,這種現象是什麼原因?如何對治?答 文化人學佛,大多好樂研究教理,總想從經卷中得大總持,獲真受用。這種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然以生滅心揣摩佛經真實義,往往愈推愈遠。是故宜從真修實幹入手。淨土法門以信願行為三資糧,其中持名念佛為信願二科之落實。吾人無始劫以來,總在妄想雜念堆中討日子過,是故伊始念佛,不是...

淨宗法師 念佛怎麼還出車禍

淨宗法師 念佛怎麼也出車禍?前兩天,有一位蓮友跟我們法師講 我也是念佛的,我那天上街,怎麼搞的,車把我給撞了,撞飛多遠,腿上拉了這麼長一條口子。我念佛怎麼也出了車禍 給車撞了?法師就告訴他 真虧你念佛了,如果你不念佛,老命都沒有了。是你本來有這個定業,你的業力裡邊有這一劫,因為你念佛的緣故,大事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