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 十一章基本概念

2023-01-16 14:03:02 字數 4879 閱讀 5534

第七章貨幣需求

本章重要概念

貨幣需求: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社會各階層(個人、企業單位、**)願以貨幣形式持有財產的需要,或社會各階層對執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價值貯藏手段的貨幣的需求。

貨幣需求理論:貨幣需求理論所研究的內容是一國經濟發展在客觀上需要多少貨幣量,貨幣需要量由哪些因素組成,這些因素相互之間有何關係,以及乙個經濟單位(企業、家庭或個人)在現實的收入水平、利率和商品供求等經濟背景下,手中保持多少貨幣的機會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等問題。

巨集觀貨幣需求:巨集觀貨幣需求是這樣型別的貨幣需求,當我們從整個國民經濟的巨集觀角度,考察乙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的經濟發展和商品流通所必需的貨幣量,這種貨幣量能保持社會經濟平穩、健康地發展。

微觀貨幣需求:是指我們從個人、家庭或企業單位的微觀角度考察,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經濟條件下,保持多少貨幣最為合適。

名義貨幣需求:名義貨幣需求是指乙個社會或乙個經濟部門在不考慮**變動情況下的貨幣需要量,一般用md表示。

真實貨幣需求:真實貨幣需求是在扣除**變動以後的貨幣需要量,也就是以某一不變**為基礎計算的商品和勞務量對貨幣的需求。

交易方程式:古典貨幣數量論的觀點,貨幣只是交易的媒介。因此,在一定時期內,社會的貨幣支出量與商品、勞務的交易量的貨幣總值一定相等。

據此,費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m表示貨幣的數量,v表示貨幣流通速度,p表示物價水平,t表示交易總量)。

劍橋方程式:劍橋方程式也稱為現金餘額方程式,劍橋學派的貨幣需求方程是:m d=kpy式中,m d 表示貨幣需求量;p表示物價水平;y表示總收入;py表示名義總收入;k表示py與m d 的比,也就是一年中人們願意以現金餘額方式持有的貨幣量佔商品交易量的比率。

它的著眼點是個人對貨幣持有的需求,重視微觀主體的行為。

權變法:即依經濟週期變動而確定貨幣**量的方法(也稱之為逆風向而行或簡稱頂風的貨幣政策),其抉擇標準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或損失最小化,即兩利相權抉其重,兩害相衡擇其輕。

規則法:指只要貨幣管理當局按照乙個固定的比率**貨幣,就可以保持經濟的穩定,即最適貨幣**量只能是按固定的比率計算出來的。

「1:8」經驗資料:我國傳統對貨幣(現金)需要量的測算方法,其含義是每8元零售商品**需要1元人民幣實現其流通。符合這個標準,說明貨幣流通正常;不符合這個標準,貨幣流通不正常。

多項掛鉤法:即三項掛鉤法,指讓貨幣需要量與經濟增長、物價變動和貨幣流通速度三個因素掛鉤。

本章思考題

1.什麼是貨幣需求和貨幣需求理論?

(1)所謂貨幣需求,它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社會各階層(個人、企業單位、**)願以貨幣形式持有財產的需要,或社會各階層對執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價值貯藏手段的貨幣的需求。

(2)貨幣需求理論是一種關於對貨幣需求的動機影響因素和數量決定的理論,是貨幣政策選擇的理論出發點。貨幣需求理論所研究的內容是一國經濟發展在客觀上需要多少貨幣量,貨幣需要量由哪些因素組成,這些因素相互之間有何關係,以及乙個經濟單位(企業、家庭或個人)在現實的收入水平、利率和商品供求等經濟背景下,手中保持多少貨幣的機會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等問題。

2.試述貨幣需求和資金需求的關係,並弄清這一關係的實際意義?

(1)要弄清貨幣需求和資金需求的關係,首先要弄清貨幣和資金這兩個概念的異同。

貨幣應是包括現金和存款在內的「大貨幣」,貨幣需求也應是所有為商品、勞務流通服務以及有關一切貨幣支付所提出的貨幣需求。

資金是指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不斷占用和周轉的、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可以增殖的一定價值量。從資金的含義看,其與「資本」這一概念沒有多大差別。

(2)貨幣和資金是有明顯區別的,主要表現在:存在形態不同。貨幣只能存在於貨幣形態;而資金不僅可存在於貨幣形態,還可以存在於實物形態。

運動過程不同。貨幣運動的程式是「商品(w)—貨幣(g)—商品(w)」,貨幣在這裡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而資金運動程式是「g—w…p…w′—g′」,這裡的p是指生產過程即價值的增殖過程。需要量的規律不同。

貨幣需要量公式為m=pt/v;而資金需要量則等於產品生產總值除以資金周轉次數。貨幣資金具有雙重性。即它既是作為資金的貨幣,又是作為貨幣的貨幣。

(3)貨幣和資金也有密切的聯絡,主要表現在:資金的總價值總是以一定的貨幣量來表現的;資金總有一部分存在於貨幣形態,即貨幣資金形態,貨幣資金具有資金和貨幣的兩重屬性;各種型別的資金和貨幣在其各自運動中可以轉化;流通中的貨幣量大部分為資金運動服務,且資金迴圈的一頭一尾都與貨幣的流通交織在一起;各種型別的資金緊張往往又集中表現在貨幣資金上。

(4)因為貨幣和資金有上述的聯絡和區別,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不能簡單地將「資金緊」看作是「貨幣緊」。

(5)總之,資金需求和貨幣需求既有聯絡也有區別,相互的重合只能在特定條件下。確認它們的差異,有利於銀行貸款的正常發放,從而有利於防止信用膨脹和通貨膨脹的產生。

3.試述馬克思的貨幣需求理論。

(1)馬克思的貨幣需求理論又稱貨幣必要量理論,集中表現在其(金屬)貨幣流通規律公式中,即m=pt/v(式中,m為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量;p代表商品**水平,t代表流通中的商品數量,pt代表商品**總額;v代表同名貨幣的流通速度)。

這一公式既表達了貨幣需要量的決定因素,即流通的商品量、**水平和貨幣流通速度,同時也表達了這三個因素的變動與貨幣需要量變動的關係。

(2)對於紙幣流通問題,馬克思指出,紙幣本身沒有價值,只有流通才能作為金的代表。由於流通所能吸收的金量是客觀決定的,這樣,紙幣投入越多,每一單位紙幣所能代表的金量越少,即紙幣貶值,物價就**。於是,在紙幣流通條件下,紙幣數量的增減則成為商品**漲跌的決定因素,即把金幣流通條件下的貨幣數量與**之間的決定關係顛倒過來了。

4.試述交易方程式與劍橋方程式。

(1)交易方程式

古典貨幣數量論的觀點,貨幣只是交易的媒介。因此,在一定時期內,社會的貨幣支出量與商品、勞務的交易量的貨幣總值一定相等。據此,費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

mv=pt(m表示貨幣的數量,v表示貨幣流通速度,p表示物價水平,t表示交易總量)。

交易方程式雖然說明主要是m決定p,但當把p視為給定的**水平時,這個交易方程式就成為貨幣需求的函式:m=1/v·pt。

(2)劍橋方程式

劍橋方程式也稱為現金餘額方程式,劍橋學派的貨幣需求方程是:m d=kpy

式中,m d 表示貨幣需求量;p表示物價水平;y表示總收入;py表示名義總收入;k表示py與m d 的比,也就是一年中人們願意以現金餘額方式持有的貨幣量佔商品交易量的比率。

劍橋方程式的著眼點是個人對貨幣持有的需求,重視微觀主體的行為。

(3)劍橋方程式是交易方程式的變形與發展,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

①交易說重視貨幣作為媒介的功能,而劍橋說強調貨幣的價值貯藏手段功能

②與交易說不同,劍橋說以收入y代替了交易量t,以個人持有貨幣需求對收入的比率k代替了貨幣流通速度v。

③交易說重視影響交易的金融及經濟制度等因素,而劍橋說則重視持有貨幣的成本與持有貨幣的滿足程度的比較,重視預期和收益等不確定性因素。

④交易說沒有明確地區分名義貨幣需求與實際貨幣需求,而劍橋說的貨幣需求是實際的貨幣需求,它不受物價水平的影響,因為物價變動只能影響名義貨幣需求。

5.試述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

凱恩斯對貨幣需求理論的貢獻是他關於貨幣需求動機的剖析,並在此基礎上把利率因素引入了貨幣需求函式。

(1)他把決定人們貨幣需求行為的動機歸結為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三個方面。

交易動機,這是指個人或企業為了應付日常交易需要而產生的持有貨幣需要。交易需求是收入的函式。

預防動機,又稱謹慎動機,是指個人或企業為應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而持有貨幣的動機。貨幣需求的預防性動機和交易性動機都與收入(y)有關,兩者所引起的貨幣需求都是收入(y)的函式。

投機動機。這是指個人或企業願意持有貨幣以供投機之用。這是凱恩斯做出的同古典學派不同的並運用規範化的分析方法建立起來的函式方程式,這是他對貨幣理論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

貨幣的投機性需求是當前利率水平的遞減函式。

(2)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式:m=m1+m2=l1(y)+l2(r)

式中,m1表示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引起的貨幣需求,它是y的函式;m2表示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是r的函式;l是流動性偏好函式,因為貨幣最具有流動性,所以流動性偏好函式也就相當於貨幣需求函式。

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強調了貨幣作為資產或價值儲藏的重要性。

凱恩斯貨幣理論認為,當利率降低到某一低點後,貨幣需求就會變得無限大。這時,沒有人會願意持有債券或其他資產,每個人只願意持有貨幣。這就是著名的「流動性陷阱」。

6.試述貨幣主義的貨幣需求理論。

(1)貨幣主義的貨幣需求理論以微觀主體行為作為始點對貨幣需求進行分析。

(2)貨幣主義的貨幣需求理論建立了獨具特色的(個人)貨幣需求函式:

m/p= f (y, w; rm , rb ,re ,1/p·dp/dt; u)

式中, m為個人財富持有者持有的貨幣量,即名義貨幣需求量;

p為一般物價水平;

m/p為個人財富持有者持有的貨幣所能支配的實物量,即實際的貨幣需要量;

y為按不變**計算的實際收入,也可理解為預期的平均長期收入,是相對穩定的恆久性收入;

w代表非人力財富佔個人總財富的比率,它與貨幣需求負相關。這是貨幣主義所列出的獨特變數;

rm表示貨幣名義收益率。將rm變數納入其函式式,說明貨幣主義考察貨幣的口徑已大於過去各學派對貨幣考察的口徑。

rb和re分別為固定收益的債券收益率和非固定收益的**(**)的收益率。弗里德曼認為,乙個人可以持有幾種形式的財富,不僅是貨幣,還有債券、**和實物等;

1/p·dp/dt為預期的物價變動率,即實物資產的名義報酬率,它屬於機會成本變數,與貨幣需求負相關。將它明確列入函式式,強調了通貨膨脹;

u為收入以外的影響貨幣效用的其他因素。

(3)上述個人貨幣需求函式中,只須排除w即成為企業的貨幣需求函式。

(4)如果忽略y、w在分配上的影響,則上式就能應用於全社會,即m代表社會貨幣需求總量,y代表按不變**計算的國民收入,w則為以財產形式所表示的那一部分總財富。若將上式中括號內的決定因素用符號k表示,則有m/p=ky或m=kpy或mv=py,其中v=1/k,意即貨幣需求函式是貨幣流通函式的倒數。

7.試述權變法和規則法的內容並加以比較。

第一章化學基本概念

第一節物質的組成 分類和性質 一 物質的組成 一 分子 原子 離子 想一想 1 糖放入水中為什麼不見了?2 衣櫃中樟腦片為什麼不見了?3 同學們為什麼會聞到花的香味?活動與 一 向盛有水的燒杯中加入少量品紅 墨水 靜置,觀察發生的現象。現象 在靜置的水中,品紅擴散了 提問 在靜止的水中品紅為什麼能擴...

《物流管理概論》第一章基本概念

第一章基本概念 物流概念傳入中國的渠道 1.歐美等國的市場營銷 2.日本的物流。學派 a.流通領域 1.物資流通系統 2.商品流通系統。b.生產領域 c.軍事學派。交通運輸物流領域正在形成 物流的定義 物流是指物品從 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通的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 儲存 裝卸 搬運 包裝 流通加工...

第一章計算機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

資訊的定義 資訊處理 資訊與資料 圖靈機是研究用機器實現計算過程的理論。現代電子計算機是根據圖靈機的原理製造出來的。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製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它標誌著人類從此進入了電子計算機時代。從第一台計算機誕生到現在的短短50多年中,根據計算機所採用的邏輯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