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營環境和相關方需求管理程序ok

2023-01-13 09:51:03 字數 2452 閱讀 8718

5.1.4 環境影響因素的分析、評價

5.1.4.1 swot 分析法

5.1.4.

1.1 swot 分析法是用來確定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的一種科學的分析方法。 swot分析,即基於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就是將與研究物件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通過調查列舉出來,並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後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

1) 優勢,是組織機構的內部因素,具體包括:有利的競爭態勢;充足的財政**;良好的企業形象;技術力量;規模經濟;產品質量;市場份額;成本優勢;廣告攻勢等。 2) 劣勢,也是組織機構的內部因素,具體包括:

裝置老化;管理混亂;缺少關鍵技術; 研究開發落後;資金短缺;經營不善;產品積壓;競爭力差等。

3) 機會,是組織機構的外部因素,具體包括:新產品;新市場;新需求;外國市場壁壘解除;競爭對手失誤等。

4) 威脅,也是組織機構的外部因素,具體包括:新的競爭對手;替代產品增多;市場緊縮;行業政策變化;經濟衰退;客戶偏好改變;突發事件等。

5.1.4.

1.2 構造 swot 矩陣將調查得出的各種因素根據輕重緩急或影響程度等排序方式,構造swot 矩陣。在此過程中,將那些對公司發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遠的影響因素優先排列出來,而將那些間接的、次要的、少許的、不急的、短暫的影響因素排列在後面。

5.1.4.2 pestel分析模型

pestel分析模型又稱大環境分析,是分析巨集觀環境的有效工具,不僅能夠分析外部環境,而且能夠識別一切對組織有衝擊作用的力量。它是調查組織外部影響因素的方法,其每乙個字母代表乙個因素,可以分為 6 大因素:政治因素 (political) 、經濟因素(economic) 、 社會因素 (social) 、技術要素( technological )、環境因素 (environmental) 和法律因素 (legal) 。

1) 政治因素 (political) :是指對組織經營活動具有實際與潛在影響的政治力量和有關的政策、法律及法規等因素。

2) 經濟因素 (economic) :是指組織外部的經濟結構、產業布局、資源狀況、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未來的經濟走勢等。

3) 社會因素 (social) :是指組織所在社會中成員的歷史發展、文化傳統、價值觀念、教育水平以及風俗習慣等因素。

4) 技術因素 (technological) :技術要素不僅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變化的發明,還包括與企業生產有關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出現和發展趨勢以及應用前景。

5) 環境因素 (environmental) :乙個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6) 法律因素 (legal) :組織外部的法律、法規、司法狀況和公民法律意識所組成的綜合系統。

pestel 分析模型可以與 swot 矩陣整合使用。環境影響因素分析的結果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

5.1.5 制定行動計畫

在完成環境因素分析和 swot 矩陣的構造後,便可以制定出相應的行動計畫。制定計畫的基本思路是:發揮優勢因素、克服弱點因素、利用機會因素、化解威脅因素;考慮過去,立足當前,著眼未來。

運用系統分析的綜合分析方法,將排列與考慮的各種環境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組合,得出一系列公司未來發展的可選擇對策。

5.1.6 針對公司環境分析、評價過程中識別出的風險和機遇應確定應對措施,按照《風險和機遇評估及應對措施控制程式》執行。

5.2 相關方需求和期望管理

5.2.1 相關方需求和期望識別與評估:

相關方包括但不限於顧客、所有者、組織中的成員、**商、銀行、工會、合作夥伴、社會團體或行業協會。由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識別並評估其與 qms 的相關性。

5.2.2 各利益相關方的要求可以不同的方式提出。如:

a) 顧客可通過「顧客特定要求」、顧客工程規範等形式,以及合同約定。顧客特定要求可從整車廠特殊要求手冊、**商手冊、顧客的質量協議、顧客年度採購協議等檔案中識別,並確定其中與 qms 相關的要求。

b) 供方、合作夥伴可通過合同或協議約定;

c) 公司員工通過勞動合同、管理制度約定;

d) 公司股東通過公司章程約定;

e) **監管部門通過有效的法律法規、通知性檔案等體現,識別其中適用的條款要求;

f) 其它民間組織則通過談判約定。

5.2.3 各部門將識別結果登記在《相關方及qms要求清單》上,確定哪些要求與 qms 相關,提交管理者代表進行彙總整理,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

5.2.4 相關方需求和期望監測與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評審前組織一次全面的識別與評審,如發生變化應及時更新《相關方及qms要求清單 》 。

5.2.5 qms 執行過程中,各部門在獲得內、外部環境要素資訊變化時,應及時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對《相關方及qms 要求清單》進行更新。

6 相關檔案

● 風險和機遇評估及應對措施控制程式

7 記錄表單

8 版本歷史

—end—

相關方安全和環境管理程式

gyjt 03 12 2010 1.0目的 為了保障公司安全 環境管理體系的正常執行,對體系涉及的相關方進行必要的管理和影響,使其了解本公司的安 環方針,促使其自覺加強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和保護環境,改善作業條件 改善環境行為,特制定本程式。2.0適用範圍 適用於與本公司重大危險源和重要環境因素有關的安...

相關方環境與安全管理程式

作業程式書編號 spu e446 01 上電梯裝置 1海永大 相關方環境與安全管理程式 索引版次發行 頁次第2.0版1 4 序號1.02.03.04.05.06.07.0 目的適用範圍職責定義作業程式相關檔案記錄 專案頁次22222 444 記號承認日期 黃智德核定日期 呂文忠2008.08.01 ...

12相關方環境和安全要求

ems gl 12 環境 安全保護是每個公司進行生產 活動和服務時都必須考慮的問題。我們認識到,與其他經濟組織一起,節約能源 保護生態 保護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和安全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因此,在積極推進公司技術和經濟許可範圍內的環境 安全保護行動的同時,為了加強與公司相關方在環境 安全保護方面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