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窩煤礦緊急避險系統制度彙編制度

2023-01-10 10:57:02 字數 3985 閱讀 8414

遵義縣烏江鎮麻窩煤礦緊急

避險系統

管理制度

彙編目錄避難硐室響應組織流程 1

永久避難硐室操作規程 2

避險設施管理制度 3

緊急避險系統主要機構人員配備 7

緊急避險系統管理及維護人員 24 小時值班制度 8

緊急避險系統人員崗位責任制 9

緊急避險系統技術人員崗位責任制 10

緊急避險系統值班人員崗位責任制 11

緊急避險系統維護、維修人員崗位責任制 11

裝置定期檢查和校準制度 12

緊急避險系統檢查、維修人員操作規程 13

緊急避險系統維護管理、藥品食品更換制度 15

緊急避險系統培訓制度 17

緊急避險系統功能測試、安全儀器儀表計量檢驗制度 17

緊急避險系統應急演練制度 19

緊急避險系統事故應急預案 19

緊急避險系統裝置故障處理期間安全措施 21

緊急避險系統應急措施 22

緊急避險系統硐室維修制度 23

緊急避險技術資料管理制度 23

1、當災害發生時,根據排程室的命令,採區及運輸巷道內零散作業人員進入永久避難硐室。

2、最先進入永久避難硐室人員,根據準軍事化管理制度,按照進入避難硐室人員的級別承擔指揮任務(由級別較高人員指揮,同級別人員按照採、掘、輔助區隊先後排名順序排定級別)。

3、承擔指揮任務人員負責組織進入永久硐室內人員的秩序、操作流程、人員分工。

4、按照順序啟動避難硐室內部的裝置、設施,保持避難硐室內部環境正常,人員情緒穩定。

5、利用避難硐室內部的通訊系統向地面指揮平台匯報,匯報內容應包括災害情況、人員狀況及硐室內的現狀。

6、根據排程指揮部命令調整組織機構,開展應急救援指揮操作。

7、進入永久避難硐室後,按照《避難硐室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8、優先採用礦井壓風向硐室內通風、供氧。

9、若礦井壓風系統中斷或破壞,立即開啟氧氣瓶向硐室供氧,採用換氣扇控制避難硐室內部環境。

10、在具備排程井下永久避難硐室、臨時避難硐室的條件下,要及時掌握井下各避難點的情況,向地面指揮中心匯報,並對井下各避難點進行排程。

第一步:進入應急避難硐室緩衝區域,向左旋轉外部防護門手輪,開啟防護門。防護門兩側空氣幕隨即開啟,阻隔有毒有害氣體。

第二步:避難人員都進入後,首先旋轉防護門單點鎖緊手柄關閉防護門,隨後向左旋轉外部防護門手輪鎖緊防護門,空氣幕截止閥被壓緊,空氣幕關閉。

第三步:進入緩衝區人員開啟緩衝區感測器,觀察感測器,讀數顯示即為開啟。

第四步:開啟壓風控制櫃,開啟壓風管路閥門,觀察壓風管路風壓,高於規定值0.5mpa,即開啟布氣管路氣閥,進行硐室布氣。

觀察壓風管路出口壓力指示,壓力在1000pa以下即正常。當出風壓力表指示超過規定值即調整壓風管路閥門開度達到規定值。

第五步:向左旋轉二道防護門手輪,開啟二道防護門,進入避難區。

第六步:避難人員都進入避難區後,首先旋轉防護門單點鎖緊手柄,隨後向左旋轉二道防護門手輪鎖緊二道防護門。

第七步:首先進入避難區人員,開啟避難區礦燈。

第八步:開啟避難區內感測器。

第九步:避難人員開啟避難區另一側的二道防護門,開啟壓風控制櫃,開啟壓風管路閥門,觀察壓風管路風壓,高於規定值0.5mpa,即開啟布氣管路氣閥,進行硐室布氣。

觀察壓風管路出口壓力指示,壓力在1000pa以下即正常。當出風壓力表指示超過規定值即調整壓風管路閥門開度達到規定值。

第十步:進入硐室人員配戴好壓風自救袋。

第十一步:在硐室內擔任指揮人員與地面保持聯絡,正常情況下,按照以上操作可以維持硐室內部60-100人生存96小時。並盡快採用地面壓風機向硐室供風。

第十二步:若礦井壓風中斷,則採用氧氣瓶供氧,在氧氣瓶供氧期間,地面壓風機啟動,硐室緩衝區風壓表顯示壓力,則開啟麵壓風閥門,關閉氧氣瓶閥門。利用地面壓風系統向硐室內供風、供氧。

第十三步:在硐室避難期間,由硐室內擔任指揮人員分配壓縮乾糧和水,壓縮乾糧每天每人兩塊,飲用水每天每人1瓶。

第十四步:若有地面流體食物進入硐室,要在指揮人員的組織下有序領用,優先分配。分配原則以優先將食物分配給生命體徵較弱者。

第十五步:遇到緊急狀況,避難人員拿出儲物櫃中壓縮氧自救器,佩戴好後,通過避難區另一側的二道防護門和外部防護門離開應急避難硐室。

為有效維護應急救援防護體系安全平穩執行,確保其始終處於正常待命狀態,在災害發生時能夠迅速啟動,為避災人員提供可靠的待援保障,特制定如下管理規定,各單位必須嚴格遵照執行。

一、管理規定

1、所有職工在入井前必須接受應急救援安全防護知識、避難硐室的避難要求等培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

2、安監部和各隊要將應急救援安全防護體系知識納入日常培訓計畫中。培訓內容包括:

1)礦用避險設施應急組織流程

2)硐室的結構、設計和工作原理

3)避難硐室內生存環境及活動要求。

3、安監部要將應急救援安全防護知識納入新工人入井前安全培訓必授課程。

4、避難硐室必須保持通風良好和氣密性;必須進行一次完整的打壓測試以檢驗密封效能。

5、每3個月對避難硐室的各項功能進行一次檢驗,必須進行仔細檢驗,做好相關記錄並存檔。

6、避難硐室的維護和保養工作由其專職硐室管理員負責,其他硐室管理員協助。

7、避難硐室不得挪作它用,避難硐室不得存放任何無關物品。

8、各隊必須在班前會上安排上崗人員在危急情況下逃生路線及其避難硐室內位置的一人一位對應關係。所有人員必須清楚自己所在位置的避災路線。

9、氧氣測定器每月進行一次零點和精度調校,若未超規定誤差範圍可繼續使用。

10、二氧化碳測定器必須每半年進行一次零點和精度的調校。

11、避難硐室內必須附置應急操作流程圖和操作指南。

12、避難硐室內急救箱藥品必須每月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失效立即更換。

13、建立氣密性日常檢查、儀器調校、裝置檢查維護、急救藥品檢查等專用臺帳和一人一位對應關係說明牌,並現場定置。安檢科納入安全檢查,作為安全重點工作跟蹤考核。

14、避難硐室內飲用水食品要有詳細食用說明,必須在保質期內定期更換。

15、避難硐室供電停電後再次啟動前必須進行送電前的檢查。

16、避難硐室內必須使用專用**,不得與任何作業地點串聯;通訊系統在正常狀態下必須保持暢通無阻。

17、嚴禁任意拆除或斷開避難硐室的外界供電、供風、通訊系統;如在特殊情況下斷電,在供電恢復後,應立即送電,保證各大系統的正常執行。

18、嚴禁任何人在維護、檢修過程中敲打或撞擊任何應急救援設施、裝置。

19、除定期維護、專項檢查(參觀)、應急避災時,任何人不得進入避難硐室內。

20、在發生火災、瓦斯或一氧化碳湧出、瓦斯**事故時,作業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佩戴好自救器,按照指定避災路線逃至與自己對應的避難硐室內。

21、採、掘工作面避難硐室必須提前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並納入月度計畫中,作為重點監管專案。

22、部門、隊級幹部進入應急救援安全防護採區,必須巡查相關設施完好情況及檢修維護等記錄。

23、外來參觀人員進入避難硐室的數量不得超過安全硐室的額定容量。

二、考核辦法

1、安通部及各隊未將應急救援安全防護體系知識列入日常培訓計畫的,給予責任單位負責人罰款200元/月。

2、安裝或拆解重組時未對密封效能進行檢驗,給予責任隊機電隊長、科長分別罰款200元/次。

3、避難硐室挪作它用或放置其它物件,給予責任隊罰款200元/次。

4、各隊班前會必須對作業人員與避難硐室的對應位置進行詳細安排,否則,處罰隊值班人員200元/次,處罰隊長100元/次。

5、未對氧氣、二氧化碳測定器進行零點和精度調校的,給予責任隊罰款200元/次。

6、未對避難硐室內急救藥品進行月度檢查,給予責任隊罰款200元/次。

7、違反規定敲打、撞擊急救設施、裝置,給予責任人罰款500元/次。

8、避難硐室內**出現串聯或通訊不暢,給予機電隊罰款500元/次。

9、隊裝置檢查維護、急救藥品檢查等專用臺帳和對應關係說明牌記錄不全的,視為未執行,給予責任隊罰款200元/項;弄虛作假者,給予罰款500元。

10、違反規定進入避難硐室內,給予責任人罰款200元。

煤礦人員定位系統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有效使用和管理人員定位系統,充分發揮其在礦井安全生產動態管理過程中可靠的安全保障功能,創造本質安全型高產高效現代化礦井,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 煤礦安全規程 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使用與管理規範 等行業標準,結合有關檔案要求和本礦系統管理實際,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二條 本制度...

關於鐵鑫煤礦緊急避險系統設計合同

山西華潤煤業 鐵鑫煤礦 緊急避險系統設計合同 委託人 甲方 山西華潤煤業 設計人 乙方 太原華煤工程設計 甲方委託乙方承擔山西華潤煤業 鐵鑫煤礦緊急避險系統設計工作,並協助甲方做好相關工程驗收工作。經雙方協商一致,簽定本合同,共同執行。一 設計依據 1 甲方給乙方的委託書。2 乙方採用的主要技術標準...

煤礦通訊聯絡系統制度

重慶吊水洞煤業 吊水洞煤礦安全監控系統規章 制度彙編 二0一一年度 目錄一 通訊系統事故應急預案 1 二 通訊聯絡系統操作人員崗位職責 2 三 通訊聯絡系統維修工操作規程 3 四 通訊聯絡系統裝置 設施管理制度 4 五 通訊系統裝置設施技術資料管理制度 5 六 通訊聯絡系統值班制度 5 七 通訊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