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護理討論記錄

2022-12-21 15:54:03 字數 3720 閱讀 1454

婦產科子宮肌瘤護理查房

時間:2023年6月22日地點:醫生辦公室主持人:李格格

參加人員:李格格熊海勇病例診斷:子宮肌瘤

目的:通過對子宮肌瘤臨床病例的討論,應用護理程式對該患者進行護理評估、診斷、計畫、實施、評價,掌握該疾病的相關定義、**、分類、臨床表現、**、護理措施、健康指導等,以便更好地護理同種的病人,達到預期的護理目標,促進患者早日**。疾病知識簡介

子宮肌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無症狀,少數表現為**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症狀等。如發生蒂扭轉或其他情況時可引起疼痛。

子宮肌瘤確切**不明,可能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長期受雌激素刺激有關。由於子宮肌瘤生長較快,當供血不良時,可以發生不同變性。肌瘤愈大,缺血愈嚴重,則繼發變性愈多。分類:

根據肌瘤所在子宮的不同部位,而分為以下幾類:

(1)肌壁間肌瘤肌瘤位於肌壁內,周圍均為肌層所包圍,初發病時多為此類肌瘤,故最常見,約佔60~70%。

(2)漿膜下肌瘤肌壁間肌瘤向漿膜而發展,並突出於子宮表面,與漿膜層直接接觸,約佔20%。如突入闊韌帶兩葉之間生長,即為闊韌帶內肌瘤。

(3)粘膜下肌瘤肌壁間肌瘤向宮腔內生長,突出於子宮腔內,與粘膜層直接接觸,約佔10%-15%。此瘤可使子宮腔逐漸增大變形,並常有蒂與子宮相連,如蒂長可堵住子宮頸口或脫出於**內。

(4)子宮頸肌瘤較少見,肌瘤在子宮頸部位生長,因生長部位低,可嵌頓於盆腔內,產生壓迫症狀,手術切除困難,易損傷輸尿管、膀胱。子宮肌瘤常為多發性,並且以上不同型別肌瘤可同時發生在同一子宮上,稱為多發性子宮肌瘤。4.

臨床表現:

(1)月經改變:為最常見的症狀,表現為月經週期縮短、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流血等。

(2)腹塊:腹部脹大,下腹捫及腫物,伴有下墜感。

(3)白帶增多:白帶增多,有時產生大量膿血性排液及腐肉樣組織排出伴臭味。

(4)疼痛:一般患者無腹痛,常有下腹墜脹、腰背痠痛等,當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時,可出現急性腹痛肌瘤紅色變時,腹痛劇烈且伴發熱。

(5)壓迫症狀:肌瘤向前或向後生長,可壓迫膀胱、尿道或直腸,引起尿頻、排尿困難、尿瀦留或便秘。當肌瘤向兩側生長,則形成闊韌帶肌瘤,其壓迫輸尿管時,可引起輸尿管或腎盂積水;如壓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腫。

(6)不孕:肌瘤壓迫輸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宮腔變形以致妨礙受精卵著床,導致不孕。

(7)繼發性貧血:若患者長期月經過多可導致繼發性貧血,出現全身乏力、面色蒼白、氣短、心慌等症狀。

病歷介紹

9床,住院號7314,韓正娥,女,50歲,患者於入院前2月外院體檢查b超發現子宮實質性佔位,月經無明顯改變,無尿頻、**墜脹感,無腹痛、發熱、納差、進行性消瘦,白帶正常,無異味,下腹未捫及腫物,未予重視。今要求入院手術**,門診擬以「子宮肌瘤」收住院。發病以來,患者食慾、睡眠好,精神好,大小便正常,體重無明顯增減。

月經史:14 4/30,有痛經,白帶量少,無異味。既往無「肝炎、結核、傷寒」等傳染病史,無「糖尿病、心臟病、血液病、甲亢、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史,無射線輻射及毒物接觸史,無藥敏及食物過敏史,無外傷、輸血史,預防接種史不詳。

入院時查體:t:36.

6℃p:86次/分r:20次/分bp:

140/90mmhg。神志清楚,心肺無異常,腹微隆。婦檢:

****正常,宮頸輕度糜爛,無肥大,宮體前位,如孕2+個月大,表面凹凸不平,質

硬,可活動,無壓痛。雙側附件區未捫及明顯腫物,無壓痛。入院後給予完善血尿糞常規、血生化、凝血功能、白帶常規、輸血前免疫全套、胸片、心電圖及彩超等輔助檢查;並已將病情告知患方,其要求手術,簽字為證,於2023年6月23日8:

00在腰麻下行「腹式全子宮切除術」,術程順利,術畢安返病房。查體:t:

36.8℃p:68次/分r:

21次/分bp:110/80mmhg及予以一級護理,吸氧,心電監護,留置導尿及消炎,補液,營養支援,禁食等處理。經過8天精心**後患者於2016-6-15出院。

一、護理評估:

(1)病史:了解病人的一般情況如年齡、職業、體重、藥物過敏史、婚育狀況、末次月經、疾病史等。

(2)**情況:**:已婚已產式,發育正常,無白斑、潮紅,**分布正常。

**:未見異常分泌物,粘膜無潮紅、出血點,後穹窿不飽滿。宮頸:

輕度糜爛,觸之無出血,無肥大,宮口閉,未見組織物堵塞。宮體:宮體前位,如孕2+個月大,表面凹凸不平,質硬,可活動,無壓痛。

附件:左附件區可捫及一大小約2.5cm×2.

0cm包塊,囊**,表面光滑,無壓痛,活動度一般,右附件區無增厚、壓痛。

(3)心理社會評估:了解病人有無不適,告知手術的情況及術後的恢復情況,了解病人的心理反應。

二、以上病史,提出以下護理診斷:

(1)焦慮:與擔心手術是否順利及術後恢復有關

(2)知識缺乏:缺乏疾病發生,發展、**及護理知識(3)自我形象紊亂:與手術切除子宮有關(4)疼痛:與手術創傷有關

(5)潛在併發症:感染、下肢靜脈栓塞

三、護理措施:(一)術前護理:

1.一般護理:病人術前應補充高蛋白、高熱量、豐富維生素、易消化少渣飲食。

2.病情監測:a.

**流血:嚴密監測生命體徵,了解有無頭暈、乏力、眼花、面色蒼白等症狀;觀察**出血的時間、量、色及性狀,正確評估**出血量。b.

腹痛:注意觀察腹痛的部位、性質、程度。

3.按醫囑查血常規、尿糞常規、血型交配等檢查,術前給予備皮、**沖洗、腸道灌洗及導尿等準備。

4.心理護理:與患者及家屬交流,告知其手術的有關知識,緩解患者術前的緊張和焦慮。(二)術後護理: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1)注意病人至清醒,每30分鐘測血壓、脈搏、呼吸一次共三次或至平穩,或每小時測血壓、脈搏、呼吸一次共6次至平穩。

(2)注意輸液,輸血的速度及有否滲入皮下。

(3)持續導尿24小時,注意尿管通暢及尿顏色,必要時記錄尿量或24小時出入量。(4)測體溫、脈搏、呼吸每日4次。三天無異常後改每日測1次。

(5)沙袋置腹部6小時取出,隨時觀察,注意切口有無滲血,並保持敷料乾燥勿使脫落和移動。2.環境:給病人提供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限制陪伴避免高聲喧嘩。

3.臥位:給病人去枕平臥6小時。術後第二天應採取半臥位,有利於腹腔引流,應定時翻身,注意肢體的活動,以幫助病人的恢復。

4.心理護理:術後病人的疼痛與不適是術後前三天不良心理反應的主要原因,**應協助病人減輕疼痛,解除不適。

5.疼痛的護理:主要措施有保持安靜的環境,6小時以後腹部捆腹帶,幫助創傷口的固定,有利於咳嗽及床上活動,半臥位以減輕腹部肌張力,以而減輕切口的疼痛,按醫囑給止痛藥。

6.營養及飲食:術後6小時後可進流質飲食,但應避免牛奶,豆漿等產氣食物,以防腸脹氣。**排氣後改為半流質再逐步進渡到普食。

7.預防併發症:協助病人按時翻身擦背及早期活動,並注意觀察病人手術後第一次排尿、排氣、做好護理記錄。

四、護理評價:

1.病人自述疼痛減輕,無疼痛苦表情,並安靜入睡。2.病人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護理。

3.病人沒有口渴,**乾燥等體液不足的體徵。

4.病人體溫維持正常,血漿指標正常,切口無紅、腫、熱、痛徵象。五、健康教育:

1.飲食:病人出院後維持均衡的飲食,進食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含纖維多的食物,預防便秘。指導病人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情愉快。

2.複診:定時服藥、定期複查,一般在術後乙個月複查,如出現高熱、**出血、休克、異常分泌物或切口紅腫疼痛、化膿等情況應立即就診。

3.休息:居室保持清潔通風、注意個人衛生,保持**清潔,保持心情愉快。

4.運動:術後2月內避免提重物,抱小孩、拖地板、登高取物等動作,以防傷口裂開,半年內避免從事增加盆腔充血的活動,如久坐、跳舞等。

5.性生活:術後6-12週內避免性生活和**灌洗,避免引起感染。

危重病人安全護理制度

鄭州市第二人民院 1 危重病人入院 轉科由所在科室的 先 通知接受科室,並護送病人至病房。接收科室 接到 後立即通知醫生 準備好病床及搶救物品,並做好病人病情交接。2 落實分級護理制度。3 危重病人出科做任何檢查應由醫護陪同前往。4 遇急 危重病人病情發生異常 醫生如果不在場,除立即通知醫生外,應迅...

內科危重病人護理常規

一 根據病情需要將病人安置於重症病房或監護室內,選擇合適的臥位並及時通知醫生。二 生命支援,給予吸氧 心電監護 建立靜脈通道,保持液體通暢,備齊搶救器械及藥品。三 規範執行醫囑,及時準確完成 和護理。四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並作好記錄。一 觀察心率的頻率 節律的變化,有無心率失常。二 觀察呼吸的頻率 節...

2023年危重病人搶救記錄

危重病人搶救登記 疑難病例討論登記 死亡病例討論登記 危重病人搶救記錄格式 危重病人搶救記錄 危重病人搶救記錄 危重病人搶救記錄 危重病人搶救記錄 危重病人搶救記錄 危重病人搶救記錄 危重病人搶救記錄 危重病人搶救記錄 危重病人搶救記錄 危重病人搶救記錄 危重病人搶救記錄 危重病人搶救記錄 疑難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