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文練習

2022-12-19 21:39:05 字數 5556 閱讀 7315

一中國文學史的本與末

劉娟①魯迅先生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學眼光來看,曹丕的乙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其本意為嘲諷新月派與創造社「為藝術而藝術」的文學主張,孰料有人據此提出「魏晉文學自覺說」。中國古代文學自產生就自覺擔負起傳承道義的社會教化重任,「魏晉文學自覺說」乃至「文學的自覺」並不適宜用來描述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

②中國古代「文學」的內涵雖然有乙個不斷演變的過程,新的文體也不斷湧現,但正如曹丕《典論·**》所說:「文字同而末異。」言志載道的傳統是「本」,具體文體和文辭的變化是「末」。

根本點並沒有發生過動搖。近代以前,中國文人的主要學習及研究物件是經史、諸子、辭賦等著作,但20世紀以來,中國受西方文學觀念尤其是19世紀初法國女作家斯達爾夫人《**學》的影響,認為文學的特質為抒情性、形象性與典型性。照此標準,中國古代文學經典如六經、諸子就不是文學,至多含有文學因素,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者更側重符合西洋近代文學分類的詩歌、**、戲曲等文學種類的研究,這種現象限制了學者研究的範圍,破壞了中國文學歷時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統價值的深刻性。

這種典型的西方中心主義的文學觀是對中國古代文學及其價值的否定。**中國文學史,不能背離與古代文學共生共長的學術傳統,更不能失去對傳統的敬畏。若將六經、諸子等以原道載道為價值追求、引導社會向善為終極目標的著作從中國文學史中剝離,中國文學將失去自身特色,中國文學研究將不具有完整性。

③在斯達爾夫人《**學》之前的歐洲,文學觀念也包含了修辭學、詩歌、歷史、哲學和宗教等複雜內容,並非僅限於在虛構意義上。斯達爾夫人的文學觀既不適用於中國古代文學,也不能涵蓋18世紀以前的西方文學。有學者提出要相容幷包,匯通中西,但我們的「相容幷包」應有選擇性,「匯通中西」應堅持立足中國文學本位。

有責任的當代學人並非一味排斥西方文學觀念,而是在披沙揀金、去粗取精的過程之後,借鑑吸收其中契合中國實際的文學觀念。

④倡「魏晉文學自覺說」者多以曹丕《典論·**》之「詩賦欲麗」為據,認為魏晉時期文學從政治、教化和社會責任感的束縛中掙脫,重視表現個人情感,對藝術審美性有了自覺追求。事實上「文學的自覺」這一概念並不適合中國文學的實際狀況,中國文學自產生起就有自身的審美標準與價值追求,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言說目的很明確,即言志載道;二是先秦文學已對文辭之類有深刻認識並自覺追求。

《文心雕龍·宗經》說六經「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的敘述特點,說的就是六經的審美價值。《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之言曰:「《志》有之: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錢基博《中國文學史》說「孔子以前,有言有文,直言者謂之言,修辭者謂之文」,足見孔子之前中國文學已有建言修辭的良好傳統。

⑤中國古代文學包括魏晉南北朝文學從未有過「為藝術而藝術」的時代,曹丕對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的評價與《左傳》所載的「三不朽」思想一致,都表達了建功立業、名垂後世的終極人生理想。陸機《文賦》最早系統地**文學創作的問題,他將文學的根本目的歸結到載道教化一途。

⑥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絕大多數時代的絕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終將明德、載道與經世致用作為首要目的,這一社會價值被歷代作者和讀者共同認可。研究中國文學史,描述中國文學的發展歷程,就不能否定中國文學發展演變的這個根本特徵。

(有刪改)

1.下列對「中國文學史的本與末」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中國古代文學自產生就自覺擔負起傳承道義的社會教化重任,用「魏晉文學自覺說」乃至「文學的自覺」等來描述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就忽視了中國文學的「本」。

b.中國古代文學的內涵雖然有乙個不斷演變的過程,新的文體也不斷湧現,但根本點並沒有發生過動搖:言志載道的傳統是「本」,具體文體和文辭的變化是「末」。

c.研究中國文學史,不能將六經、諸子等以原道載道為價值追求、引導社會向善為終極目標的著作排除在外,否則中國文學將失去自身特色,中國文學研究將不具有完整性。

d.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除了魏晉時期文學從政治、教化和社會責任感的束縛中掙脫出來,絕大多數時代的絕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終將明德、載道與經世致用作為首要目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描述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要堅持自己的標準,不能用西方中心主義的文學觀來否定中國古代文學及其價值。

b.20世紀以來,中國古代文學研究者受西方文學觀念影響,更側重於研究具有抒情性、形象性與典型性的詩歌、**、戲曲等文學種類。

c.在學習、借鑑西方的文學觀念時,只要堅持「相容幷包,匯通中西」的原則,就能保持中國文學的自身特色和完整性。

d.研究中國文學史,不能背離古代文學生長的學術傳統,不能失去對傳統的敬畏,不能否定中國文學發展演變的根本特徵。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新月派與創造社受西方文學觀念的影響提出「為藝術而藝術」的文學主張,沒有立足中國文學本位,破壞了中國文學歷時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統價值的深刻性。

b.近代以前,中國古代文學經典包含經史、諸子、辭賦等著作,這和19世紀之前的歐洲的文學也包含了修辭學、詩歌、歷史、哲學和宗教等複雜內容,有相似之處。

c.「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體現了中國文學對文辭之美有深刻認識和自覺追求;「『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體現了中國文學「言志載道」的價值追求。

d.曹丕對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的評價與《左傳》所載的「三不朽」思想,是中國古代文學包括魏晉南北朝文學從未有過「為藝術而藝術」時代的乙個明證。

二「仁義禮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綱五常」中的「五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它最終聚合為乙個核心的價值理念,是中國文化長期發展、傳承和選擇的結果。

在孔子之前,「仁」「義」「禮」「智」「信」這些術語已經廣泛流行,是當時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念。「仁」作為一種品德,最初的含義是「愛親」,即愛自己的親人。孔子論「仁」,意蘊豐富,尤重視「愛人」和「忠恕」。

「仁者愛人」擴充套件了「愛親」,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公升成為人類社會的一般原則。「忠恕」是仁的具體化。「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是「忠」,指主動的推及行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是「恕」,指出了「為仁由己」的底線。

論「仁」的同時,孔子也說「義」。「義」即「宜」。凡合乎道德義理的行為便是「義」,反之便是「不義」。

而「禮」,起源於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動,歷經數千年傳承損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禮作樂」,將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禮樂制度。孔子主張恢復周代禮樂,同對又說:「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

」(《論語·陽貨》),認為「禮」不僅僅是形式化的東西;「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強調「禮」應根植於「仁」。孔子講「禮」時輕其儀重其內的態度,為後來儒家的禮學思想奠定了基調。

「智」,即聰明、有智慧型。孔子所言之「智」,並非一般所說的小聰明,而是一種道德境界。孟子更是明確地將「智」與「仁」「義」「禮」相提並用,作為君子的「四德」之一。

「信」,則是指誠實守約、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論及。到西漢武帝時,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謂「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將這五者並而論之,稱之為永恆不變之道。至兩漢之交,「五常」的提法就固定了下來。

儘管後世儒家對「五常」的解釋不盡相同,但孔子的觀點一直是他們闡說的根基。

對「仁」「義」「禮」「智」「信」諸範疇的闡發,體現了儒家對人的本質的認識:人不僅有自然性,更有道德性,而後者才是人不同於萬物的根本,孔子的「仁」、孟子的「四德」、董仲舒的「五常」正體現了人之為人的本質屬性。

作為傳統中國的一種核心價值觀,「五常」擺脫了時空等具體條件的限制,具有普適性,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維繫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各種學說、文化碰撞不斷,比如延續兩千多年的本土儒、法等學說的對立與鬥爭,元、清兩代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游牧文化的衝突,佛教傳入後中華文化與異域文化的衝撞等等。但正是因為有了像「五常」這樣的價值理念,中華文明才具有無比強固的凝聚力,能容納不同的文化元素,將產生於不同生活習俗和社會環境乃至於文明背景差異極大的眾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共聚交融於乙個極富彈性的文化結構之中。

今天,我們講「仁義禮智信」,不只是認識它曾經發揮的重要歷史作用,還應將它作為寶貴的思想資源,為澆灌當代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提供養料。

(摘編自景海峰《什麼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

4.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五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的界定受孔子思想的影響最大。

b.「仁」「義」「禮」「智」「信」被合稱為「五常」是在漢代,但早在孔子之前它們就已廣泛流行,並獲得了普遍的社會認同。

c.作為品德的「仁」,原意是「愛親」,而孔子提出的「仁者愛人」,使「仁」突破了血緣關係的界限,上公升為人類社會普遍遵守的原則。

d.在「禮」的發展歷程中,周公是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他將史前留傳下來的宗教祭祀活動,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禮樂制度。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隨著時代的發展,儒家對「仁」「義」「禮「智」「信」的闡釋可能不盡相同,但它們都體現了儒家對人的本質的認識,揭示了人的道德屬性。

b.孔子將「仁」視為做人的原則,把「忠恕」當作實現這一原則的具體方式。「忠」和「恕」雖然有異,但都強調將心比心,為人著想。

c.孔子主張恢復周代禮樂,但又認為不能像周代那樣只注重玉帛之類形式化的東西,而應讓禮植根於仁,這種輕儀式重內涵的態度對後世影響深遠。

d.因為有以「五常」為代表的核心價值觀的存在,所以中華文明不但沒有在與不同文化的衝撞中崩解或變質,反而能將眾多文化融匯其中。

6.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五常」觀念的聚合形成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從其具體構成來看,孟子的「四德」觀應該對董仲舒「五常」觀的提出有重要的影響。

b.「五常」的「常」是「恆常不變」的意思。儒家學者將「仁義禮智信」視為恆常不變之道,表明他們認為這五個範疇所體現的人的本質屬性具有跨越時空的永恆性。

c.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充滿著不同學說與文化之間的碰撞和融合,其中,以中華文化與異域文化的碰撞最為激烈,也最能體現中華文化的彈性與包容性。

d.「五常」作為傳統中國的一種核心價值觀,對構建當代中國的價值體系也有實際意義,比如,能啟示我們要以人為本、傳播愛心,恪守底線、重視誠信等。

三真正的教養不追求任何具體的目的,一如所有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義。對於「教養」也即精神和心靈的完善的追求,並非朝向某些狹隘目標的艱難跋涉,而是我們的自我意識的增強和擴充套件,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教養一如真正的體育,同時既是完成又是激勵,隨處都可到達終點卻從不停歇,永遠都在半道上,都與宇宙共振,生存於永恆之中。

它的目的不在於提高這種或那種能力和本領,而在於幫助我們找到生活的意義,正確認識過去,以大無畏的精神迎接未來。

獲得真正的教養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研讀世界文學,就是逐漸地熟悉掌握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們在作品中留給我們的思想、經驗、象徵、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財富。這條路永無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麼時候將哪怕僅僅只是乙個文化發達的民族的全部文學通通讀完並有所了解,更別提整個人類的文學了。

然而,對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傑作的深入理解,卻都會使你感到滿足和幸福——不是因為獲得了僵死的知識,而是有了鮮活的意識和理解。對於我們來說,問題不在於盡可能地多讀和多知道,而在於自由地選擇我們個人閒暇時能完全沉溺其中的傑作,領略人類所思、所求的廣闊和豐盈,從而在自己與整個人類之間,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動聯絡,使自己的心臟隨著人類心臟的跳動而跳動。這,歸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義,如果活著不僅僅為著滿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話。

讀書絕不是要使我們「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們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虛假的慰藉來麻痺我們,使我們對無意義的人生視而不見,而是正好相反,要幫助我們將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充實、高尚,越來越有意義。

論述文閱讀

第二輪複習 論述類閱讀 學案 一 論述類文字閱讀十大常設誤區及解題技巧 就題型而言,為三道選擇題。其文字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具有理論性強 邏輯性強 針對性強的特點 涉及學科門類齊全,包括經濟學 歷史學 教育學 語言學 哲學等,可謂包羅永珍 它與時代緊密相連,往往反映某一社會領域的最新指向,有時甚至...

應用文練習

1 學校大隊部決定於7月1日組織各中隊幹部去光明街道進行社會調查,要求參加者穿上校服,佩戴紅領巾和隊幹部標誌,上午8時在校門口集合出發。請代大隊部寫乙份通知,2 6月3日晚上,王明頭痛發燒,第二天要去醫院看病,向張老師請假半天。3 李軍生病了,今天沒來上學,張明到他家去看望他,並想告訴他,明天學校去...

文言文練習

襄城三高高三語文學科練習 文言文閱讀 四 班級姓名編寫 庫曉婷 時間 40分鐘分值 38分 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4題。19分 陳慶之字子雲,義興國山人也。普通中,魏徐州刺史元法僧於彭城求入內附,以慶之為武威將軍,與胡龍牙 成景俊率諸軍應接。還除宣猛將軍 文德主帥,仍率軍二千,送豫章王綜入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