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及評估格式

2022-12-14 15:57:02 字數 4711 閱讀 9597

第一章總則

1.1編制目的

簡述應急預案編制的目的、作用等。1.2編制依據

簡述應急預案編制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以及有關行業管理規定、技術規範和標準等。1.3工作原則

明確應急工作應遵循預防為主、減少危害,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企業自救、屬地管理,整合資源、聯動處置等原則。1.4適用範圍

明確應急預案適用的範圍。1.5事件分級

明確應急預案中突發環境事件的分級指標。1.6應急預案體系

明確應急預案體系的構成情況,以及與外部其他預案的關係。

需要編寫綜合環境應急預案的企業事業單位,應該說明綜合環境應急預案、專項環境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預案之間的相互關係。

第二章基本情況

2.1單位概況

1、企業(或事業)單位名稱、法人、企業**、詳細位址、郵政編碼。

2、企業經濟性質隸屬關係及事業單位隸屬關係、正常上班人數、往來人數(原料**商及客戶)等。

3、企業(或事業)單位的地理位置(經緯度)、詳細位置圖、所處地形地貌、廠址的特殊狀況(如上坡地、河流的岸邊)。2.2周邊環境概況及環境保護目標2.2.1周邊環境概況

一、自然環境概況

企業所在區域地理位置圖、地形、地質、地貌、**烈度、氣候(風向、風速等)、水文、水系、土壤、植被、降雨量及暴雨期等資料。二、社會環境概況

企業(或事業)單位所在地社會經濟概況。

企業(或事業)單位物料運輸(進廠和出廠)依託的公路、鐵路、水域、管道等情況。2.2.2環境保護目標

企業(或事業)單位周邊區域5公里範圍內大氣、水環境保護目標的規模、****、人數、與企業(或事業)單位的距離和方點陣圖等相關資料。

區域大氣環境功能區劃及執行的環境標準,接納地表水執行的環境標準,區域地下水(或海水)執行的環境標準。

第三章環境風險評價

3.1風險識別

3.1.1環境汙染事故危險源基本情況

主要內容包括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說明;主、副產品及中間產品的產生量、消耗量等,並列出危險物質的明細表等;排放汙染物的名稱、日排放量,汙染治理設施去除量及

處理後廢物產生量,汙染治理工藝流程說明及主要裝置、構築物說明,其他環境保護措施等。

3.1.2環境風險物質特性分析

明確環境汙染事故產生汙染物相關環境安全標準、限值、最高允許濃度。應包括gb3095、gb 3838、gb/t14848、gb 5749、gb 16297、gb 8978、gb 14554、gbz1、gbz2及相關標準中的規定。

3.2環境風險源可能產生的危害後果及嚴重程度**可能產生的危害後果、波及範圍及嚴重程度。3.3風險能力評估3.3.1風險防範措施

針對危險源數量和性質,確定應具備的風險防範措施,並對企業現有的風險防範措施進行比對分析,對其對應急處置能力進行評估。對應急物資儲備情況進行統計彙總。3.3.2應急隊伍建設

內部應急隊伍建設情況,包括環境應急、搶修、現場救護、醫療、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訊、**、運輸、後勤等各種專業人員。3.3.3應急保障制度

各種保障制度(汙染治理設施執行管理制度、防止非正常性排放措施、日常環境監測制度、裝置儀器檢查與日常維護制度、培訓制度、演習制度、安全運輸卡制度等)。3.3.4外部資源及能力

明確外部資源及能力,包括地方**預案對企業(或事業)單位應急預案的要求、該地區環境應急指揮系統的狀況、環境應急監測儀器及能力、專家諮詢系統、企業(或事業)單位互助的方式等內容。

第四章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

4.1領導機構及職責4.1.1應急領導小組

說明應急領導小組領導機構、組織成員及職責。4.1.2現場指揮機構

明確應急組織形式,構成單位或人員,並明確其職責。4.2工作機構及職責

明確應急職能小組的構成及具體職責。4.3地方機構及職責

對於規模較小的企業,一般企業不具備自己組織應急救援的能力(比如監測等),需要依託周邊企業及相關**機構,所以應該簡述周邊可以依託的機構及其聯絡通訊錄。

4.4環境應急專家組

應急專家可以依託地方**應急專家庫成員,但至少應該列入三位本企業在職職工作為應急處置專家組成員。

第五章預防與預警

5.1資訊監控

明確應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對重點排汙口進行例行監測。明確本企業事業單位對危險源監測監控的方式、方法,以及採用的預防措施。5.2預防和**

說明具體的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和整治措施。

明確要根據監測監控資訊分析、判斷突發事件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

5.3預警

5.3.1預警分級與預警發布明確突發環境事件的預警級別。5.3.2預警措施

說明進入預警狀態後各級人民**、企業事業單位應該採取的具體措施。5.3.3預警級別的調整和預警解除說明預警解除條件和解除程式。

第六章應急處置

6.1分級響應6.1.1分級響應機制

明確突發環境事件的分級響應機制。6.1.2分級響應的啟動

明確不同級別突發環境事件的啟動條件和啟動部門。6.2資訊報送

6.2.1資訊報告的時限和程式

明確突發環境事件報告的時限,明確24小時應急值守**、事故資訊接收和通報程式,確定報警系統及程式,確定現場報**式,如**、警報器等,明確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明確應急反應人員向外求援的方式。6.2.

2資訊報告的方式和內容

明確事故發生後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人民**報告事故資訊的流程、內容和時限,確定24小時與相關部門的通訊、聯絡方式。

6.2.3資訊通報

明確可能受影響區域的通報方式、聯絡方式、內容及防護措施。6.3先期處置

明確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後,事發地企業事業單位在報告突發環境事件資訊的同時,要根據職責和規定的許可權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6.4現場應急處置及救援

6.4.1汙染事故現場應急救援措施

根據汙染物的性質及事故型別,事故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範圍,確定具體的現場應急救援措施。

6.4.2現場人員應急救援

明確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後人員緊急疏散撤離路線和程式,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措施等內容。6.5應急監測

根據在事故時可能產生的汙染物種類和性質,明確應急監測方案、應急監測方法和標準、監測布點和頻次、監測人員的安全防護措施等內容。6.6現場保護與現場洗消

明確現場保護、清潔淨化等工作需要的裝置工具和物資,事故後對現場中暴露的工作人員、應急行動人員和受汙染裝置的清潔淨化方法和程式。6.7資訊發布

明確資訊發布的程式、規範等。6.8安全防護

6.8.1環境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

應根據突發環境事件的特點,採取安全防護措施,配備相應的專業防護裝置,嚴格執行應急人員出入事發現場的程式。6.8.2受威脅人員的安全防護

受威脅人員的安全防護由組織處置突發環境事件的人民**統一規劃,設立緊急避難場所。6.9應急終止

1、明確應急終止的條件;2、明確應急終止的程式;

3、明確應急狀態終止後,繼續進行跟蹤環境監測和評估方案。

第七章後期處置

7.1調查與評估

明確事故原因調查、經濟損失評估、處置過程評估、總結報告編制等相關任務的具體職責部門。7.2善後處置

明確受災人員的安置及損失賠償方案,並組織專家對環境汙染事故中長期環境影響進行評估。7.3恢復重建

明確開展環境恢復與重建工作的內容和程式。7.4保險

應建立突發環境事件社會保險機制,對環境應急工作人員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可能引起環境汙染的企業事業單位,要依法辦理相關責任險或其他險種。

第八章應急保障

8.1應急隊伍保障

明確各類應急響應的人力資源,包括專業應急隊伍、兼職應急隊伍的組織與保障方案。8.2經費保障

明確應急專項經費**、使用範圍、數量和監督管理措施,保障應急狀態時應急經費的及時到位。

8.3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明確應急救援需要使用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的型別、數量、效能、存放位置、管理責任人及其****等內容。8.4通訊與資訊保障

明確與應急工作相關聯的單位或人員的通訊****和方法,並提供備用方案。建立資訊通訊系統及維護方案,確保應急期間資訊通暢。8.5其他保障

根據本單位應急工作需求而確定的其他相關保障措施(如:技術保障、交通運輸保障、治安保障、醫療衛生保障、後勤保障等)。

第九章監督管理

9.1預案宣傳培訓

依據對企業(或事業)單位員工能力的評估結果和周邊工廠企業、社群和村落人員素質分析結果,制定培訓計畫。9.2預案演練

應明確企業(或事業)單位環境汙染應急預案的演習和訓練的內容、範圍、頻次等。9.3預案修訂

說明應急預案修訂、變更、改進的基本要求及時限,以及採取的方式等,以實現可持

續改進。9.4責任與獎懲

明確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獎勵和處罰的條件和內容。

第十章附則

10.1名詞術語10.2預案解釋

10.3修訂情況(若為第一次則不寫)10.4實施日期

明確應急預案實施和生效的具體時間。

第十一章附件

附件1:內部應急人員通訊錄(職責、姓名、**清單);

附件2:外部(**有關部門、救援單位、專家、環境保護目標等)聯絡單位、人員、**;

附件3:危險廢物登記檔案;

附件4:企業環境監測應急網路分布或依託單位應急網路分布;附件5:應急監測機構聯絡人通訊錄;

附件6:單位所處位置圖、區域位置及周圍環境保護目標分布、位置關係圖;附件7:單位重大危險源(生產及儲存裝置等)分布位置圖;附件8:

應急設施(備)布置圖;附件9:本單位及周邊區域人員撤離路線;

附件10:危險物質運輸(輸送)路線及環境保護目標位置圖;

附件11:企業(或事業)單位雨水、清淨下水和汙水收集、排放管網圖;附件12:應急工作流程圖;附件13:應急物資儲備清單。

備註:環保部門編制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不用寫第2章、第3章、6.4、6.6內容。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目錄1總則 2 1.1編制目的 1 1.2編制依據 1 1.3適用範圍 1 1.4預案體系 1 1.5工作原則 1 2企業基本情況 2 2.1企業概況 2 2.2地理位置 2 2.3水文條件及氣象條件 2 2.4生產經營規模與現狀 3 2.5周邊交通情況 3 2.6周邊環境敏感點 3 2.7生產工藝...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甘肅山丹巨集定元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 市環境應急的各項措施要求,提高公司員工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確保重大環境汙染事件 事故 突發時,能夠快速響應,有序行動,高效處置,降低危害,實現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公眾及公司職工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促進公司生產經營...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正式檔案 official document 檔案編號 document no.ehs 28 部門 department 環保健康安全部 eh s 版次 version 01 生效日期 effective date 2014 04 23 1.題目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2.目的 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