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的三大矛盾

2022-12-11 00:12:05 字數 2338 閱讀 2960

閻學通教授

因此「改革」這個概念用於外交領域變得非常必要。

「改革」概念為何未用於外交領域

「改革」這個概念之所以沒有用於外交領域,主要原因是文革十年間,多數時間的外交政策不是以階級鬥爭為綱指導的。文革期間,階級鬥爭為綱的政治思想指導了中國各領域工作十年,但外交領域則只有3年多。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政治原則下,中國採取了反帝反修的外交政策,即反兩霸或稱為兩面出擊。

這種政策發展到2023年中蘇邊界軍事衝突時就無法執行了,因為繼續下去將有發生大戰的危險。

在大戰危險下,***同志不再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原則指導外交工作,而是重新轉向以民族利益為出發點的外交原則。以民族利益為出發點就接近了以國家利益為外交出發點的政治原則,2023年與美國關係正常化,從反兩霸轉變為反蘇霸。與美國結友,使得階級劃分原則無法適於外交政策。

2023年提出三個世界理論,更是乙個實力劃分的理論,而不是階級劃分的原則。2023年後,中國外交政策沒有明顯的重大戰略錯誤的主要原因是不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原則指導外交工作。而其他領域長期堅持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路線,因此重大戰略錯誤一致持續到文革結束。

2023年的改革開放路線就是要糾正文革中的錯誤,而外交戰線在2023年就開始糾正了,因此「改革」這個概念在文革之後沒有用於外交領域。

2023年以來的外交改革雖然「改革」這個概念沒有用於外交工作,但2023年後中國外交還是進行了許多重大的改革。1982的年12大首次提出「我們是愛國主義者,決不容忍中國的民族尊嚴和民族利益受到任何侵犯。」公開明確提出外交工作指導以民族利益為出發點,這一點與以往非常不同(2023年後的外交政策實際已經是以民族利益為指導但不能公開講)。

12大做出的乙個重大外交改革是,提出了不結盟政策,改變了以往的結盟戰略。2023年提出了爭取有利於經濟建設和平環境的政策目標,改變以往準備打仗的戰略目標。對台政策在2023年也發生了重大改變,從解放台灣改為和平統一政策(葉九條)。

不過統一仍是80年代三大任務之一。這一時期對外政策改革主要原因是對戰爭危險的判斷發生了變化,認為世界大戰打不起來。上述三個重大政策改變,都是從準備打仗轉變為不準備打仗。

冷戰結束後,中國外交又發生了一次重大改變。2023年將長期的反霸戰略改成不當頭的韜光養晦戰略。歷史演化過程是,反美霸、反兩霸、反蘇霸、到2023年戈巴契夫訪華,中國反霸戰略結束。

90年起韜光養晦成為中國外交的最高戰略指導原則。不反霸權與不挑戰美國主導地位是同一政策。與之相應的是以美國為重中之重的戰略,即所謂「大國是關鍵,周邊為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

這項外交政策原則的調整主要是出於適應冷戰後美國一超獨大的單極格局2023年對臺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將和平統一政策改為維護台海和平為台灣人民謀福祉。於是結束了兩岸在外交領域裡的爭奪,台灣稱之為外交休兵。這項政策調整之後,中國外交從拓展轉向了維穩。

外交工作開始需要「改革」概念

「改革」的概念沒有用於外交工作的影響有三方面。一、使調整外交政策缺乏合法性。「改革」的含義是指現行政策不適宜。

而「改革」不用於外交工作,就是說現行政策是適宜的,因此堅持現行外交政策有了合法性,而調整則沒有合法性。否認外交工作需要改革,就否認了現行政策不適宜已經變化的外部環境。二、調整外交政策缺乏主動性。

改革不成為主流觀念,保持外交政策一貫性就具有主導地位,於是缺乏調整外交政策的主動性。三、外交政策的調整缺乏及時性。不承認現行政策不適宜,不想主動調整外交政策,於是外交政策調整就不可能是及時的。

2023年中國經濟規模首次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當年奧運會得到金牌總數第一超過了美國;2023年中國經濟年增長總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發動機;2023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超過美國。這使得世界國際格局兩極化的可能性大於多極化,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再次發生重大改變。中國外交政策面臨著新的改革需要。

國際格局的變化及中國所處的世界第二地位,使得「改革」這個概念變得重要。今後十年,中國崛起速度會更快,這意味著我們面臨的外交困難會更多而且來得更加突然。這意味著,要適應這種國際環境加快變化的突然性,我國需要加快調整外交政策的主動性和及時性。

因此「改革」這個概念用於外交領域變得非常必要。我們現在已經遇到了幾個重大的政策矛盾,不改革就無法有效維護國家利益。

1、韜光養晦政策的不當頭與做負責任的世界大國家相矛盾。不當頭的國家是承擔不了責任的,承擔責任的就無法不當頭。

2、不結盟與睦鄰友好相矛盾。國家利益關係的最高水平是盟友。沒有盟友就沒有最好的利益關係。

當周邊國家與美國結為盟友時,他們與中國的關係就必然不如與美國的關係好。在中美矛盾之間,只能站在美國一邊。

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提高道義感召力相矛盾。以經濟利益為外交導向,在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發生衝突時,就會下意識地以政治利益服從於經濟利益需要。

解決這些矛盾的出路在於,以創新精神進行調整。如果將「改革」的概念運用於外交工作,則有助於增強調整政策的合法性,主動性、及時性和創新性。(本文系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教授在第七屆清華國際安全論壇上的發言)

對中國大國外交的看法

對中國大國外交的30個看法!1 有些問題,不立即解決比立即解決效果要好一些。比如,中國沒有在1949年收回香港,沒有拿下金門。留下香港,在西方的封鎖中留下了一扇讓中國可以與世界保持聯絡的視窗。留下金門,保留了台灣與大陸母體的臍帶,從此,無論這個孩子如何哭鬧,都無法離開母親的懷抱。2 有些牌,我們可以...

中國父母易陷入的六大矛盾家教

有一位教育工作者說,如今孩子們在成長中承受著許多矛盾的人生觀 價值觀的教化。看看我們身邊的家長和孩子,這樣的問題確實隨處可見 家長們在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同時,自己卻總在做一些 錯事 一 言教 與 身教 的矛盾 在做人上,現在的孩子處在 言教 與 身教 的矛盾中。許多家長一邊給孩子講 粒粒皆辛苦 一邊...

中國廣告學術研究的三大主流語境 一

摘要 廣告文明與和諧社會構建 新 與新廣告 廣告創新與產業公升級共同匯聚了當前中國廣告學術研究的三大主流語境。廣告文明與和諧社會構建這一主流話題所關注的是廣告倫理的失範與重構等顯性問題,網路媒介的主流化和手機功能的泛媒介化是推動中國廣告業發展的新興動力,廣告創新和產業公升級是實現中國廣告可持續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