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曾認真地馬虎過

2022-12-01 06:48:03 字數 1764 閱讀 2142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桐華著)

兩天之內看完了一整本《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發現桐華不是當下人們所認為的文字天才,但是勝過大多標榜號稱是文字天才的人。所謂文字天才,不過是自個敏感的詞彙,幾個句子之間很狡猾的邏輯。像桐華,像艾公尺,像三毛,寫出來的東西好似流水一般,理解起來毫不費力,卻一鑿一眼地刻在心裡。

看完了一整本,感慨不已,連日裡不能從中自拔。本來我就已經是乙個懷舊的人了,到現在為止,抽屜裡還偷偷保留著同桌初一用過的扇子,密友在初二時從巧克力裡吃出來的摩羯座書籤,班長高三時的一張登記全班語文成績的皺皺巴巴的紙,因為覺得他們這些朋友只是會存在一段時間,很難一生一世留在身邊,不是任我希望緬懷過去的時候他們被我收入眼簾,所以想留下點東西,向我證明這些記憶都是真的,發生過的點點滴滴都曾經真實地存在過。

書看到一半,有那麼一章節感覺最舒服,在那一刻,主角羅琦琦不再被排擠,和摯友曉菲重逢,有最要好的好兄弟在身邊,一切都是積極向上的,畫面的背景是明快而溫暖的橘色。那時候我以為許小波一定能有最美好的結局,他作為羅琦琦的知己,哥哥,保護神,隱忍了那麼多年,寬巨集地包容環境給他的一切不如意,他依舊在努力,就像他說最後說的「他們爭著紋紋身,我沒有,我覺得我不是這條道上的人」,他那麼堅定地相信自己,也相信命運,相信所謂的不負有心人,所謂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可命運還是給他開了乙個小小的玩笑,而他,確實沒有能力開得起這個玩笑。最終選擇了離開,他沒有參與羅琦琦的成長與蛻變,也沒有參與羅琦琦日後的規整有序。

他做的選擇,是為了羅琦琦,或許脫離他和他的圈子,才是有著陽光的大道。他用放棄羅琦琦的方式放棄了自己,自己的夢想,與羅琦琦的兄妹情,用放棄這一著逼迫羅琦琦不要放棄,用最認真的方式向羅琦琦展示他始終是乙個在犯錯的人。這也許是我在這本書裡看出的最大的悲劇,大過曉菲的出走,大過林嵐的無奈,大過張駿的一樁樁麻煩。

許小波離開了。生活強迫許小波背離一些東西,但是以富裕,奢華,有錢有地位的下半生作為回報,小波放棄了,可是放棄的,是他最看重最珍貴的,失去了這些,所謂的回報,並不能補償一絲一毫。正因為選擇不走他期待的正確的路,他已不再是當年的許小波,所以,他的離開,只不過是物理空間的對羅琦琦的躲避,而事實上,從像命運低頭的一瞬間,那個羅琦琦的大哥哥已經不再有了。

我不知道該把這本書當做什麼來看,言情?顯然不是,它對很多東西一筆帶過隻字不提。校園,好像不完全,它涉及的,還有校園之外的無奈和複雜。

偶像,更不是,它精心塑造的一位位登台的人,都是不完美的典型。它更像一本自傳,乙個有想法,待成長的小姑娘的心路歷程。從開始,到糾纏,到盤根錯節,到雲封霧繞,到狂風暴雨,到煙消雲散,到最好一抹夕陽,羅琦琦的越來越柔和,越來越平穩,越來越走入完整而正確的道路。

一切,那些童年及少年的一切,過去的時候,她可以看著夕陽對自己說,其實我擁有的已經很多了,關荷沒有爸爸,林嵐面對著尷尬的家庭婚變,曉菲杳無音信,陳松清面對著家庭的窘境不能讀書;而她,*歲,離開外公到父母身邊,*歲認識曉菲,*歲認識高老師,*歲因為逃學認識小波,*歲遇到張駿,*歲與曉菲重逢,......她是幸福的,她擁有了很多,雖然最後一一失去,但是,最重要的是,都有過了。 只要有過,他們就不會消失,在記憶力,在心裡,化作不同力量的源頭,支援她走下去。

而當年的固執與彷徨,糾纏與較量,不過是兒時的戲碼,其實羅琦琦始終明白,她與她的朋友們,都不過是認真地犯著乙個個年少的或明媚或傷懷的錯誤。

不斷離開的朋友與永恆留存的記憶,對羅琦琦來說,是成長的滋味。小波也好,曉菲也罷,見或不見,大家就在那裡,不來不去。看似大多數人都能把love理解和推崇到一種匪夷所思的境界,可是對友情,真正的友情,那麼真實那麼珍貴讓人依賴讓人倖存的友情卻不屑一顧。

能做到無論見或不見,愛或不愛,念或不念,卻始終不悲不喜不增不減不來不去的,往往不是幾縷山寨的love能做到的,而是恰恰是那一種認真地犯過了所有年少錯誤,依舊一無所悔的,友誼。

年輕幹部要有遠大理想,踏實認真地工作

今天,市委辦公廳專門召開35歲以下年輕幹部座談會,聽取大家的思想工作匯報以及對辦公廳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這說明辦公廳對年輕幹部的健康成長十分關心,也說明辦公廳對年輕幹部給予了很大期望。年輕幹部是辦公廳幹部隊伍的生力軍,是辦公廳的希望和未來。這些年來,由於工作需要,一批又一批的年輕同志相繼到辦公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