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大學從個人學習到組織學習

2022-11-24 05:06:01 字數 1383 閱讀 9676

培訓體系,高深吧?企業大學,懸乎吧?目前很多大企業,在面臨危機時,沒錢去請外部講師,要內部挖潛了,於是把培訓體系,甚至是企業大學提上了日程。

更何況,即便危機了,中國的企業發展速度都是驚人的,人才隊伍靠誰建設呢?總不能都靠外部講師,培養成雇傭軍吧,還是靠企業大學培養成子弟兵,更合算。

我再以小人之心揣度一下老闆的想法:「業務少了,但不能讓那幫小子們閒著,閒會生事呀,要給他們找點事幹,培訓不是很合適嗎?花費少但收益大,關鍵是讓他們都忙起來了,說法還好聽:

學習!你不是說水平高待遇低嗎?現在讓你講課,倒點東西出來,證明你確實是個高手。

什麼?不能講課?那以後別吵吵說待遇低,外面有本事的大把。

」另外花錢請外面老師上課,有時還講不到點子上,學員不能舉一反三,心疼那些「白花花的銀子」呀,自己人講課畢竟便宜些,結合業務實際,可能解決一些企業的實際問題,老闆還落得個「重視培訓、倡導學習」的美名,豈不美哉?

老闆的話可能粗糙了些,但理不糙呀。把老闆的話,說文化一些就是如下了:「21世紀最重要的能力是學習能力,尤其是組織學習的能力。

所以企業要建立知識傳遞體系,變個人學習為組織學習,建立學習型組織,從而基業常青。」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煉》中說,「學習型組織是一種充分發揮,每個員工創造性的能力,努力形成一種瀰漫於群體和組織的學習氣氛,憑藉學習,個性價值得以實現,組織績效得以大幅度提高的組織。」小一點說,培養個人是學習型的個人,建設學習型企業,大一點說,形成學習型社群,最後形成學習型國家,不也是小到家大到國的大事嗎?

不過總的來看,跨國公司的歷史深厚些, 把企業大學的分支,紛紛伸到中國,來支撐它們在中國的戰略發展。摩托羅拉的企業大學,最早成立於2023年,到目前為止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有100處分校,遍布全球24個國家。而我們本土的企業,在企業大學方面,才剛起步。

先不談企業大學,先說說學習吧,企業大學只不過是學習的手段而已。目前的企業人,大多是個人學習,而不是組織學習,所以企業大學在學習上的目的,就是要變個人學習,為組織學習。但沒有學習型的人,**來學習型的組織?

沒有學習型的老闆,哪來學習型的管理者?沒有學習型的管理者,那來學習型的員工?沒有廣大的學習型的員工,那來學習型的組織?

哪來什麼企業大學呢?我們本土的企業,相比跨國公司,在學習方面有什麼差距呢?理論上說《勞動法》中規定員工工資總額的1.

5%要用於培訓,這是把培訓視為員工福利的一部分。然而有多少企業能做到?有的老闆重視培訓,但更重視的是,如果培訓出人才來了,萬一那個人才走了,對他的損失該多大。

有的老闆重視培訓,但光重視蓋培訓大樓,而忘記了裡面應該有大師。有的老闆重視培訓,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學問和品牌。那些真正重視培訓的企業,真是少之又少,或許還要20年才能出現。

21 世紀競爭的不是人才,人才是流動,萬科的王石說過:「人才是一條理性的河流」。通用汽車的斯隆也說過,在他那個時代「資本遷就人才,而不是人才遷就資本」,所以他鼓勵搭檔柯萊斯勒去創業,成為美國第三大公司。

大學個人學習計畫

個人學習計畫 大學的生活和學習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和開放性,所以要好好培養自己,學會學習 學會做事 學會共同生活 學會生存 學會改變,學會向他人學習,學會利用各種資源學習,讓學習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作為學生,學業是第一要務,人常說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世界的潮流 生活往往是殘酷的,...

企業文化落地 從個人到組織的轉變

馬寶雲 amt集團外包事業部總經理 很多成長型企業在由小至大發展過程中,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創業期員工能夠較好地理解並執行企業文化。但隨著人員數量增長,企業文化傳承難,凝聚力和員工離職率成為很大的問題 這些問題是否可以規避 解決?本文將從企業文化落地的角度進行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價值觀在其指導思想 經...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個人學習計畫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2011年度個人學習計畫 為了認真落實檢查隊聯合支部學習計畫,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學習力 創新力和戰鬥力及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現制訂個人學習計畫如下 一 年度學習目標 1 深入學習政治理論和有關會議重要精神,用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圍繞縣委 縣府提出的 建立國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