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南靖 和貴樓今夜是我家,裕昌樓斜成明朝神話

2022-11-21 21:06:05 字數 4180 閱讀 3743

和貴樓:閩西南土樓群中方型樓之最

曾經居住過的土樓,離我遠了,離我的生活遠了。

我曾經造訪過的土樓群,客家人世代居住的土樓群,卻圍住了我的心,它與我越挨越近。

「五一」期間,可去的地方多矣,為何偏要攜妻兒不辭辛勞遠去閩西南尋訪土屋奇樓,且毫無顧忌地賴在和貴樓住上一晚呢? 難道冥冥之中有一種力在推我誘我「回家」?抑或那地方曾經居住著的原本就是我的先人?

我只知祖上是江西「老表」,糸「湖廣填四川」、「江西填湖北」的移民。而閩西南與江西接壤,閩西南的所謂「客家」亦原本就是中原大地被迫南遷的漢人呵,只是朝代不同罷了。

從宜昌坐火車到廣州,改乘大巴至漳州,看土樓的目的地就到了。請教當地人,問哪兒土樓最多最好看?回答是兩處:

一處是永定,是觀光**,去的人多車也多,相對路遠;另一處是南靖,交通不太方便,相對路近。

咋辦?去哪一邊呢?

與友人合計後,決定走冷線,去找尚未開發的土樓,去看原汁原味的圍屋!

於是,轉班車抵南靖,又換中巴,在閩西南的崇山峻嶺繞行著直奔梅林鎮。中巴車是私營,額定的票價不貴,但他賺錢的招數靠「超載」。車主在車站按定員裝客,開出站外又裝了一大堆人,這樣一路走走停停,不斷地上人下人,弄得人心裡挺煩。

好在武夷山脈樹茂林深,窗外的山色與田原風景不俗,一路可見村落間的零星土樓,覺得滿眼新奇一一

「和貴樓到了」!

一聲喊,搖搖晃晃著近兩個鐘頭的中巴車停了。下車一看,路旁有一塊木牌畫著和貴樓箭標,順箭頭方向看,一座高大的方型土樓的背面牆壁擋住了我們的視線。迫不及待拎著包從窄巷來到正門前的石板地,仰臉一望,都呆了。

一一好雄壯的土屋奇樓啊!

頭上是藍天白雲,背後有青山環抱,門前是小橋流水,「和貴樓」三個字鑲嵌在高聳的方型門樓上,真一派寧靜祥和之韻味也!

進入正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圍屋天井中的小圍屋,門楣上懸著的一塊」進士」橫匾,令我們對土樓的主人肅然起敬。再看兩廂,另兩塊匾更是稀罕:一塊是同盟會元老、中國****主席林森頒發的」興學敬教」;另一塊是國民**僑務委員會委員長陳樹仁,於**二十六年十月題贈的」興學利僑」。

由此看來,主人絕非等閒之輩。可惜人去樓空,我輩無緣與其謀面,那段史實鮮為人知。

講解員稱:和貴樓在閩西南土樓群中為方型樓之最,它位於梅林鎮璞山村,建於清雍正十年(1732),耗資15000兩**.樓高五層,21.

5公尺,有140個房間。 2023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樓內住家僅留兩戶負責接待遊客和維護衛生。

和貴樓的奇特地理現象令人費解:天井內小圍樓左右各有一眼水井,水質截然不同。左邊井水清澈甘甜,可飲用;右邊井水混濁,只可用於洗刷。

同一屋簷下相距不過10公尺,兩口井咋會有天壤之別呢?事實如此,不由你不信。有趣的是,左井的水位白天下降晚上上公升,且感覺明顯。

住家戶稱此二井為」陰陽水」,並講了一則傳奇:說原先兩口井水質都很好,有一天,不知是樓內哪一房的女子用不乾淨的物件在右井取水,那口井裡的水就變混了。

更為奇特的現象在講解員的行動中發生了:只見他手持一根數公尺長的鋼筋往天井的石縫裡插,一會就札進泥裡了。見我們滿臉疑惑,他笑著告訴我們:

「這一塊地基,建樓時是沼澤地,很軟的。不信你們踩踩!」

我們就搶著往他指的地方蹦,果然,地基是軟的。

講解員說:原來這和貴樓是建築在3000平公尺的爛泥田裡的,第一次開工時因地基下沉而倒塌;第二次建時動用了100多立方公尺的松木打排樁,在樁上壘砌基石,先夯築四層,若干年後確信地基不再下沉時,這才增加第五層。

從外表看,和貴樓四方四正被厚厚的土牆圍著,顯得頗為凝重。由樓底仰望,沿土牆四周木質結構重疊,疊成四四方方的組合「積木」,蔚為壯觀。我們順著樓梯從二樓到五樓巡視,好奇地推開這扇門,開啟那扇窗,遙想著雍正時代,臉上都漾溢著來和貴樓作客的喜悅。

在和貴樓的每乙個層面,從不同的角度俯視,它都有不同的感觀刺激。私下裡我對老婆說:咱今晚住這兒,回清朝去!

置身土樓,難免要設身處地替主人著想,在心中揣些疑問。遙想明代,倭寇屢屢在閩西南一帶為非作歹,加之海盜猖獗,身為非福建人的「客家」人(即中原漢人),怎樣才可以防匪、防盜、防本地人騷擾,確保一家老小和財產安全呢?

興建土樓,當是尋求自保的最佳選擇!

「客家」者,外人也。客家人與本地人之間的矛盾,肯定於客家人不利;客家人勢單力薄時,便採取多家多姓聯合的辦法,湊錢蓋樓;有條件的,多半是一家一戶,或乙個家族自建圍樓自成體系。

土樓圍成乙個與外隔絕的小世界,倘若糧草儲備充裕,乙個數百戶上千人的大家族可在樓內躲避戰亂匪情,少則半月,多者數月不成問題。

當然也有意外:我去看過距和貴樓不遠的另一處倒塌的土樓,它的四壁塌去三方,頂部有火燒的痕跡,僅從殘壁目測,其建築規模不亞於和貴樓。近前打聽,知此樓是被一夥強人用燃燒的弓箭射中木房,樓內慘遭火災,土樓毀於一旦。

置身土樓,做一回明朝人、清朝人當然是樂事,挺好玩的;但我想:真成了土樓的一員,所承受的豈止是時代的沉重和歲月的滄桑?

撫摸土樓內的圍欄,凝眸嚴實的窗台和厚達公尺許的土牆,便恍若隔世,浮念甚多。想著真做了主子,當了掌櫃,承擔的難道僅僅是乙個家族繁衍生息的責任麼?

已是子夜了,明亮的月光映照著和貴樓圍成的世界,樓內清靜極了。躺在古老且吱呀作響的木板床上,身邊有心愛的女人相伴,想不發瘋怕也難矣。打從我決定在和貴樓留宿,妻似乎就看透了我的心事,知道我一旦成了300多年前的男人,肯定會在土樓裡遺留下300年的念想…….

哦,一座土樓,圍著一族「客家」,圍成一部關於客家人倫理道德觀念與生存環境的真實畫卷!

一座土樓,圍著收藏著的,難道不是一部完整的客家人生存史嗎?

去書洋鎮下版寮村,交通不便,可那裡有座神奇的裕昌樓,不能不去看。在梅林鎮討價還價後,我們一男四女分乘五輛摩的跑去了。

下版寮村倚山傍水,裕昌樓鶴立雞群般高聳在一片錯落的瓦房之間,煞是惹人眼目。過小橋,淌流水,攀石階,這才進入土樓的石門洞。

與和貴樓一樣,參現得買門票。我們來時已下午五點了,門洞內居家戶聚在一堆,不知在議論什麼。正口渴哩,這兒居然有賣鮮豆汁挑子,我們便灌了個夠,這才仔細打量這座龐物大物。

裕昌樓是圓型樓,正中間蓋的卻是小方屋,周邊另有四間小屋。顯然,造樓的主人懂得陰陽風水,樓內石砌天井嵌著五行八卦圖案,想必樓內房間布局和欄柱支撐,都是遵從五行八卦了。

講解員介紹說:這裕昌樓建於明朝成化年間(1487),原計畫建造七層,可建到七層時遭遇火災,後將六層也拆掉了,只剩下五層,樓內又建半圓型二層樓,總共有大小270個房間。

從天井舉目仰望,裕昌樓內上下五層,幾乎所有的木柱支撐梁乃至房門全是歪斜著的。單看某一層,它又歪得頗有規律:一排數根柱子朝左歪,另一間隙的柱子則向右斜,最大傾角竟有15度。

再看另一層,也是如此。這樣地東斜西歪,相互牽扯著,居然平安度過了500多年,真是奇蹟!

據住戶老人講,興許是建樓時主人對木工師傅照料不周,師傅做了手腳。快完工時,主人發現傾斜,就問樓房未來安危,師傅冷言回答他八個字:「地理生成,安居無事」。

看來,木匠之言不虛,地質因素注定此樓必然傾斜.。國外不是有300年不倒的比薩斜塔麼?咱中國閩西南的這座裕昌樓,比它早建200年。

講建築規模、施工難度,比薩斜塔無與倫比;論藝術品位、造型風格尤其是東斜西傾之審美趣味,比薩斜塔更是望塵莫及。

據考證,裕昌樓原糸劉、羅、張、唐、范五姓合資共建,樓內建築共分五大單元,每一單元設一道樓梯,每個單元各居乙個家族。為了五姓和睦相處、共同富裕昌盛,遂取樓名為「裕昌」。後來人丁興旺,羅張唐範四家相繼外遷,將房子賣給了劉姓家族,這裕昌樓便單是劉姓世代居住,迄今巳繁衍了25代。

現住戶仍有30幾家,100多號人哩。聽說人口最多時,住300多人。清朝這兒出了幾位進士,青史留名;近代也出了幾位大學教授,造詣皆深。

想這裕昌樓,果真名不虛傳也!

最讓我驚奇的發現,是裕昌樓的人都會唱漢劇。一打聽可了不得,樓內人才濟濟,演員行當人選齊全,他們自組的漢劇團名聲響亮,曾上演過全本《玉簪記》。還聽說,漢劇《擔水記》是他們的保留劇目,在本地久演不衰。

這兒男女老幼,吹拉彈唱,各有絕活。

這一發現令我激動不已。因為它印證了我的猜想了!

裕昌樓的先人,肯定就是湖北佬。漢劇為湖北獨有啊,遙在偏遠閩西南的深山老林客家土樓內,世代有人堅持吟唱漢調,他們不是我的親人是誰?遷徙者,我之先人也!

世代保留漢腔漢調,能說不是對於家鄉的一種懷念對於故土文化的頑固扼守麼?

聽說樓內有13口水井,均崛在廚房內。我們走進一老婆婆家,老人近90歲了,穿著乾淨,耳聰目明,熱情在井中打水讓我們品嚐,還硬拉著妻子留下吃飯。妻極憐愛老人,當即塞給她10元錢跑了。

歪樓不倒,我們想體驗,就請賣票人當嚮導,層層攀登,穿堂入室,作壁上觀;

危樓不危,我們想考察,就進住家戶當門客,開門推窗,左搖右晃,當見證人。

哦,夕陽已西下,家家炊煙冉冉公升騰起來。我們戀戀不捨地走出石門,沿石階繞小溪,過小橋來到彼岸後,再回望裕昌樓,感覺她頗似一位年邁慈祥的老奶奶,一如既往地目送著自家的兒女們走出土樓、走出村寨、走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