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之歌唱出的不屈靈魂

2022-11-20 08:00:06 字數 3765 閱讀 6620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課例

一、激疑匯入

(課間**《夢遊天姥吟留別》一詩的配樂朗讀,匯入新課時調低音量把它作為背景**。)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故人西辭黃鶴樓,烟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是李白的兩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說到別離,這一題材的作品我們學過很多。

「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是高適的《別董大》裡的名句。「渭城朝雨挹輕塵,客舍輕輕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是王維的名篇。也許它們的風格不一樣,但內容相近,都是圍繞分別,抒發別離之情。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在別離時的留別詩,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板書課題)。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吳筠向玄宗推薦李白,於是李白就奉詔入長安。「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以為自己「濟蒼生」「安社稷」的抱負就要實現了。

可他只命供奉翰林,被看作詞臣,又受到權貴的排擠。天寶三年(744年),李白被賜金放還。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心中塊壘難消。

第二年,他由東魯南遊吳越,這是他臨行前寫給東魯朋友的詩。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詩人在離別時如何表現自己的惜別傷感之情的,它和我們以往了解的寫送別、留別的詩有什麼不一樣。

二、整體感知

欣賞詩詞,需要反覆誦讀,要在誦讀中領悟。誦讀是讀詩的基礎,讀詩而不能背誦,等於不讀;能背誦,則日後必能有所領悟。我們一起來朗讀一遍。

1、 學生集體朗讀課文。要求思考剛才留下的問題(它是否符合別離詩的常規寫法?抒發的是別離之情麼?)。

2、 討論交流,整理內容。

(1)、學生討論推翻「圍繞分別抒發傷感情」的提法,明確是在寫夢遊天姥山,感情複雜,但總體昂揚豪放。

(2)、詩人如何去寫天姥山的?在夢中他看到天姥山的哪些景觀?

老師參與討論,學生總結,老師板書:

天姥山的高大神奇———— 夢渡鏡湖→夢遊山景→夢入仙境→夢醒長嗟

入夢之因夢境

三、****

1、 詩人給我們描繪了乙個離奇變幻、五彩繽紛的夢境,你覺得有何深意?

一學生朗讀此段描寫,要求其他學生體會此時李白的感情。

老師點撥:(1)詩人在夢渡鏡湖時說「一夜飛渡鏡湖月」,「飛」表現了他怎樣的感情?(愉悅急切)

2)、在夢遊山景時「迷花倚石忽已瞑」可見詩人怎樣心情?

美景陶醉樂而忘返)

3)、詩人夢入仙境時,他看到了一場怎樣的聚會?

熱鬧非凡其樂融融盛會)

結合這三個問題學生開始討論**,形成自己的觀點,共有4位學生發言。老師簡單總結明確要點:

夢境是乙個快樂、自由的世界,是詩人嚮往的樂土,它象徵了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這個夢寄託了詩人的人生追求。

李白追求壯麗的人生,自由的生活;現實中卻是被排擠,被賜金放還,。他幻想彩雲,可現實是苦果。縱然是夢中神遊極境,自己也還沒融入其中,便「魂悸魄動」,惆悵又痛苦的回到了現實,惟有孤枕、涼蓆相伴。

如此失意,怎能不長嗟?

2、 面對此景,詩人發出了怎樣的長嗟?你是如何理解的?

(老師背誦末段課文以作暗示)

學生討論**,共5位學生發言。學生對情感的把握較好,但如何理解前2句「人生無常」的消極情緒還有困難。

老師點撥:本文是寫在乙個什麼樣的背景之下?

結合學生**結果,老師歸納明確:有著經時濟世之才,卻無用武之地!誰能心如止水?

失意後流露出的這種傷感和逃避現實的消極態度,恰恰讓我們更真切的感受到了李白一腔熱血。愛的越深,傷的才越痛呀!再深的傷痕也不能對人生屈服,也不能與權貴合流!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這一聲吶喊響徹全文,喊出了他傲岸的性格;喊出了他反抗的精神;喊出了他不屈的靈魂。乙個不事權貴,追求個性自由的豪放的李白又站在了我們面前。

這首詩完全突破了一般離別詩的老套,他是借助留別用夢遊的形式來表明自己當時鮮明的立場態度。這也是本詩在構思上的一大特色。

我們再來體會一下李白的豪邁奔放的情感,一起把詩人直抒胸臆的部分朗讀一遍。

四、自主欣賞

1、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杜甫《春日憶李白》)

2、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杜甫《不見》)

3、飄然而來,忽然而去,不屑於雕章琢句,也不勞於鏤心刻骨。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

趙翼《甌北詩話》)

這是杜甫和趙翼對李詩評價。結合評價談談你對課文的理解,請寫一百字左右的賞析片段。

( 同桌之間交流修改,推薦一篇作為范文朗讀)

范文:李白巧妙的運用了多種手法,把幻想中的景物寫得令人眼花繚亂,驚心動魄。夢渡鏡湖、夢遊山景、仙人盛會,這一幅幅奇異的景象,都是依靠詩人豐富的聯想展開的,尤其是盛會,景色壯麗,異彩紛呈!

詩人的幻想無拘無束的任意馳騁,正如趙翼《甌北詩話》所說「飄然而來,忽然而去」,「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

五、快速鏈結

李白的詩我們學過很多,現在一起來回顧回顧。我們採取名句對接的方式,看看誰知道的最多。誰先開始?

學生對接的部分名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日照香爐聲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六、研究學習

「熊咆龍吟殷岩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這樣的景色並不讓人感覺美麗,反讓人害怕。「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是詩人受驚而起,哪像理想之夢的況味?這樣又怎能說詩人的夢境是快樂自由的世界?

那它還是詩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嗎?你是如何理解這些的,請談談你的見解。

七、教學反思

在我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教師很忙,學生輕鬆的無聊的現象。現成的結論、現成的論證、現成的說明、現成的講解,使學生總是游離在學習的門外,無法真正的主動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在這節語文課上我感覺我是把學習過程還給了學生。

討論交流、**閱讀、自主學習以及課後研究性學習等環節的設定,都是試圖引導學生去質疑、判斷、比較、選擇,讓學生在自己親身探索的過程中體驗和感悟詩歌。努力實現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認真反思,我認為有兩點很重要。

一、內容安排上,要抓住重難點,「集中兵力,直接圍攻」。優秀的作品,可學的東西很多,但教師必須大膽取捨,每一節課,每一篇課文都應該重點突出,詳略分明。

在這首詩中,我把感受李白豪放飄逸的詩風、把握李白傲岸不屈的個性作為重點,集中精力組織學生進行突破。 由於李白的詩以前接觸的較多,他的詩風學生有所了解,所以我設定了一道鑑賞題安排為自主性學習,重在引導學生自己去感受。把握詩歌情感和詩人精神不僅是個重點,更是難點。

處理時,我把它分成兩步,首先研究李白的夢境,然後體會夢醒後的長嘆。這兩個重點約花去35分鐘。課堂內容相對集中,給學生乙個更明確的目標,有利於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能有效的提高45分鐘的效率。

二、在過程設定上,要突出教學的開放性,關注課堂的生成性。教學過程中,學生認知水平、思維特點、個性差異等都會給教學帶來不確定因素,諸多的不確定性決定了課堂的開放與生成。所以設計教學過程時一定要預留空間。

本詩在夢境的理解上,一般認為它是象徵李白追求的理想境界,如何讓學生理解,教師不可指定唯一路徑,學生可自由發揮,尋找各自的突破口。甚至對夢境本身的理解也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就把夢境看成李白一年前宮廷生活的反映。但在學生**討論中,沒能得出這一結論,於是我把它作為研究性學習的思考題了。

這又培養了學生的開放思維、求疑思維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設定上的這樣空間為教師靈活的駕馭課堂打下了基礎,為教師更輕鬆的帶領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打下了基礎。

當然,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有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