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感恩教育實施方案

2022-11-19 06:48:03 字數 4618 閱讀 4094

北票長皋學校建立「感恩教育」德育特色學校實施方案

「感恩」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裡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類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主題,是乙個人正常的、被世俗社會所認可的一種思想感情狀態。所謂感恩,就是「對自然、社會和他人給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認可,並真誠回報的一種認識、情感和行為。

」感恩包蘊著孝親敬長、關愛他人、熱愛故土、精忠報國、敬畏自然、珍愛生命等傳統倫理價值,是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規律,通過有效的方法與手段引導受教育者培養感恩意識,在個人和社會許可的範圍內報恩於行的系統活動過程。

根據我校的校情,決定把「感恩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切入點,對全體師生全方位地實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學校「感恩文化」,其目的就是要讓師生知恩圖報,不忘國之恩,社會之恩,養育之恩,知遇之恩,幫扶之恩……使「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情感充盈校園。讓感恩之情感生根、開花、結果。

一、指導思想:

中國的感恩教育源遠流長,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古訓。

培養學生成為具有感恩意識的人,讓學生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長、老師的付出,同學的幫助,社會的關愛與扶持,體會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家長的關愛,同學的幫助,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扶持,對別人為自己的付出知道感恩。進而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學會對自己負責、對父母負責、對社會負責。

讓學生懂得: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尊敬師長;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勤奮學習,真愛自己;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能學會包容,贏得真愛,贏得友誼;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我們就會明白事理更快地長大,我們就能夠擁有乙個美好未來。

我校在實施感恩教育的過程中將遵循以下原則:

(1)堅持與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標相一致、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原則。

(2)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

(3)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強調實踐育人,注重養成教育、體驗教育。

(4)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強調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要與各項管理有機融合。

二、感恩教育的目標:

學會感恩、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值得我們不斷繼承和發揚。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做人的起碼支點。所以,從感恩教育入手,使學生感悟到:

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應該感謝父母;老師給了我們知識,提高了我們的能力,我們應該感謝老師;他人關心幫助了我們,我們應該感謝他人,使「滴水之恩當報湧泉」之情感在學生心中生根、開花、結果。從而讓他們樹立起責任意識,以積極的心態完成學習任務。要通過感恩教育使學生做到:

1、通過感恩教育使學生「知恩」。感恩教育是一種以人性喚起人性的人性教育。通過感恩教育使學生明白,在這個社會裡,愛從來都是雙向的,誰都沒有只奉獻不回報的義務,誰也都沒有只索取而不付出的權利。

人人每時每刻都在享受著父母、老師、朋友、他人、學校和社會的恩惠,人人都需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這一切。乙個人再強也離不開他人的幫助,對他人施予的恩惠即使再小也要銘記於心,沒有感恩心的人格是不完整和不健康的。

通過感恩教育,使學生能在正視個人價值的同時,也能顧及他人,學會感恩、懂得感恩,使人更豁達,心胸更開闊,不會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而生仇、記仇甚至報仇。用感恩的心來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養與人為善、與人為樂、樂於助人的品德。有感恩心的人會對周圍的人和事充滿感激之情,會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風氣。

2、通過感恩教育使學生學會「圖報」。感恩教育是一種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通過感恩教育使學生明白,感恩與「圖報」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知恩不報非君子」,不會感恩、不願意感恩或者知恩不報,既是缺乏修養、自私自利的表現,又是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現。

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發現自己是受恩惠的,由此產生回報恩情的一種衝動。懂得對生活和對別人心存感激,學會理解關愛他人。通過感恩教育提高學生的「圖報」能力,學會如何去報答父母、老師、朋友、他人、學校、國家和社會。

3、通過感恩教育還要更高層次地讓學生明白在知恩圖報的同時施恩不圖報。當我們能夠做到知恩圖報時,還當抱著寬容心態去幫助自己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即「施恩」。「施恩」的前提是「不圖報」,否則你就不會有乙個愉快的心情去幫助別人。

4、通過感恩教育還要培養學生對自己、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感,讓學生知道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

三、感恩教育的主要內容

1、感恩父母。「百善孝為先」,感恩教育首倡感恩父母,感恩父母是做人之本。感恩父母的支援,感恩父母的鼓勵,感恩父母的無私的愛。

2、感恩師長、朋友與他人。感恩師長、朋友是立德之本。我們要報答眾人的恩情和付出,感恩朋友的信任和情誼。

3、感恩社會與祖國。感恩社會與祖國是構建和諧社會之基。我們要回報社會,感恩祖國。乙個對國家、社會有責任心的人,才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一切。

4、感恩自然。感恩自然是生存之基。只有懂得感恩自然,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珍惜資源愛護家園,才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四、感恩教育的實施策略

感恩並非生而知之、與生俱來的,需要教育的導引和環境的影響,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種感恩的心態、品質和責任,進而外顯為感恩的行為。

1、從認知層面點撥。感恩意識前提是要讓師生了解「恩」,體會「恩」,要認識到我們所獲得的一切並非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裡蘊涵的感恩思想,利用傳統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通過情境再現、故事講述、踏訪遺跡、查閱資料等途徑,點撥師生知恩,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和感動。

2、從情感層面培養。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活動,實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動情,以情感人。可以通過開展發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講、寫感恩家書、感恩徵文等一系列活動,引發師生的認同共鳴,培養感恩意識,激發感恩情感。

3、從實踐層面引導。教育師生將感恩意識化為行動,從小事做起,將感恩之行落實在日常行為之中,使師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樂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為自然之舉。

五、感恩教育的實施途徑

家校結合,齊抓共管,同時做到四個結合:與日常教育相結合;與學科教學相結合;與傳統文化相結合;與社群教育相結合。

七、感恩教育的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2023年3月)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校廣播站、櫥窗、班會、學科滲透等為陣地,全方位地進行感恩教育的宣傳發動。

1、通過國旗下講話及向全體師生宣傳我校感恩教育實施方案,全員發動。

2、各班制訂《班級感恩教育活動倡議書》,並進行倡議書師生簽名活動,對優秀的倡議書在學校集會中宣讀並在校宣傳窗張貼,創設校園感恩氛圍。

3、以班級為單位,召開「感恩的心」的主題班會,並將主題班會活動記錄上交到學校團委。

4、全面啟動校園環境文化建設,讓每一面牆說話,讓每一棵樹說話。通過砌雕塑、刻警句、貼標語、訂班訓等各種方式,營造較為濃厚的「感恩文化」氛圍,並逐步完善。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2023年3月——2023年3月)

(一)全員參與,以豐富活動彰顯特色。

1、感謝父母養育恩:

(1)各班級組織全體學生開展主題為「算算親情賬,感知父母恩」的班會。

①算一算自己自從進入學校後,平均每天學習了多少小時,又浪費了多少時間,並對自己入學來的學習等方面的收穫作出自我評價。

②將自己的學費、書雜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出加起來,算出家長為自己的投資。

③假定自己以後的收入,計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報父母。

④每個月月底時向家長匯報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思想情況,費用開支情況。

(2)布置愛心家庭作業。每週利用雙休時間為家裡做四件家務:打掃衛生、疊被、洗碗、洗衣物。

(3)開展「孝心」活動,給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腳等。

(4)開展「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為主題的「一封家書」活動,要求每一位在校學生以此為題,給父母寫一封家信。

(5)一學期為父母製作一件小禮物,問清父母的生日並在生日時說一句祝福的話。

(6)週末出門隨時讓父母知道自己的活動內容。走讀生每天出門和回家時都要向父母道別和問好,以免父母掛念「每週將自己最出色的作業本帶回給父母欣賞一次等。

2、感謝老師教育恩:

(1)開展「老師頌」演講比賽,

「誦名句,承傳統」讀書活動,「學榜樣,正氣節」讀講故事活動,「定標準,辨是非」主題班會,「論世情,說美醜」知恥感恩辯論會,「知善惡,積善行」知恥感恩實踐活動,「記進步,談收穫」知恥心與感恩心培養評價活動,進一步將「感恩」教育引向深入。

(2)開展《我愛我師》徵文活動,每班選送兩篇,在「校園之聲」廣播站廣播或在宣傳櫥窗中張貼。

(3)舉行作文比賽,參考題目:《世恩難忘,師情永存》、《給老師的一封信》、《母校——我成長的搖籃》或自選題目。

(4)開展以「五個一」(寫一封信,談一次心,做一張賀卡,提乙個建議,表乙個決心)為主題的學生向老師獻真情活動。要求所有學生會講十字文明用語(謝謝、請,你好,再見,對不起)。

(5)教師節幫老師做一件有意義的事,道一聲「老師辛苦了」。

(6)組織「感謝師恩」感恩賀卡製作大賽。

3、感謝同學幫助恩:

(1)開展「我為同學做一件好事」活動,要求班主任對活動情況有記錄。

(2)回憶班內對自己幫助較大、恩情較大的一名同學,然後把他對自己的幫助恩情通過一封信表達自己的感恩心情。可利用班會課各班級搞演講比賽或進行校內書信評比活動。

(3)開展以「同學如手足」為主題的作文比賽,感激同學間的愛心相助;以及給同學做一件有益的事,給班級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動,掀起同學之間互幫、互助、互學、互進的熱潮,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感恩教育實施方案

xx中學 開展 感恩教育 活動,以歌頌祖國歌頌黨和弘揚民族團結精神為宗旨,以孝敬父母 尊敬師長 關愛他人 學會感恩 學會報效為導向,在全體學生中開展 感恩教育 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學生道德素質,使全體學生能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時刻懷有感恩之心。一 活動主題 圍繞 感激祖...

感恩教育實施方案

2 開展感謝老師教育之恩的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懂得老師不僅賜予我們知識,更是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正是老師春風化雨式的教育解開了學生成長路上的心結。3 開展感謝社會和同學們的愛心相助教育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同學之間友愛互助之風,要讓學生懂得對幫助過自己的人感恩,也讓學生們知道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離不開社會...

感恩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撤稗 罷凳敵 蝶搬 罷雕敵 錘 伴貶辦 卞 辦罷 搬長半 蒼邦 伴便拜 根據教育局的要求,我校積極開展 建立文明校園 活動,這次活動我們定格為感恩教育活動,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感恩不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感恩應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也是人之常情。對於今天的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