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式公司治理的缺陷和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進

2022-11-17 05:03:02 字數 5531 閱讀 1876

-新古典理論認為,在一定的假定條件下,勞動和資本這兩種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是等同的,即資本雇傭勞動還是勞動僱傭資本是等價的,然而在現實經濟中,幾乎所有的生產活動都是資本雇傭勞動,而很少存在著勞動僱傭資本的方式。新古典理論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因為資本相對於勞動的稀缺性;而資訊經濟學則用委託—**理論來解釋資本雇傭勞動。隨著技術和知識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斷地增強,許多人認為資本已經不再是稀缺的生產要素,經濟全球化和金融深化等降低了融資的成本和難度,從而擁有技術和知識的(複雜)勞動相對於資本而言也逐漸成為稀缺要素,國內有些人提出,在某些產業中,勞動僱傭資本將取代資本雇傭勞動(注:

方竹蘭:《人力資本所有者擁有企業所有權是乙個趨勢》,《經濟研究》,2023年6期;毛蘊詩、李新家:《從資本雇傭勞動到勞動僱傭資本》,《經濟與管理研究》,2023年6期。

)。作者認為,伴隨著知識和技術經濟的到來,生產方式本質上並沒有改變,改變的僅僅是形式,資本依然控制著生產過程,這是由資本的社會屬性所決定的。因此生產方式依然是資本雇傭勞動,而不可能是勞動僱傭資本。

一、新古典理論中的三種生產方式

在新古典經濟理論中,生產的產出決定於生產中投入要素(勞動和資本)的數量和所採用的技術(即生產函式)。勞動和資本是獨立要素,處於同等地位。新古典理論證明了在一定的條件(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下,勞動僱傭資本和資本雇傭勞動這兩種生產方式是完全等價的,即勞動和資本這兩種生產要素得到的報酬是相同的(注:

維克賽爾:《國民經濟學講義》,上海譯文出版社,2023年版,第125頁;samuleson,1954,thepure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reviewofeconomicsand

statistics,36,p387-389。規模報酬不變也就意味著生產函式是線性齊次性的,即投入同時增加相同的比例,產出也增加相同的比例;完全競爭意味著微觀經濟主體均是**接受者,產品和要素的**完全不受單個經濟主體的影響。在區域性均衡分析中,**可以認為給定的。

)。在新古典經濟模型中,可以採取存在著三種生產方式,一種是資本雇傭勞動,即新古典認為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注:其實,這並不是真正的資本主義生產,因為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勞動和資本的地位並不是等同的,而在這種假想的生產方式中,勞動和資本的地位是等同的;另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資本家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也是資本的一部分,而在新古典的資本主義生產模型中,工資並不是資本的一部分。

這裡,馬克思把資本區別為可變資本(生產資料,相當於新古典理論中的資本)和不變資本(工資)是正確。),資本家控制著生產過程,由資本家在利潤最大化的條件下(收益最大化)時,決定雇傭勞動的數量;一種是勞動僱傭資本,勞動者控制著生產過程,勞動者支付資本利息後的剩餘部分最大化的條件下,決定僱傭資本的數量,這是新古典設想的勞動自治經濟模型;還有一種是勞動和資本都是同等的,由廠商在利潤最大化的條件決定投入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即新古典理論常採用的分析模型。新古典經濟理論證明了這三種生產方式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為了分析方便,勞動和資本假定是同質的,並且可以無限分割,資本採用的實物形式(注:新古典生產函式一般採用價值形態,這樣得出資本的邊際生產力在均衡時就是利息率。本文為了分析上的方便,將資本定義為實物資本。

這在本質上是一樣的,由於邊際生產力採用是區域性均衡分析,在完全競爭時,資本的**不受到單個經濟主體對資本需求量的影響,因此將實物資本乘以資本的**就是價值形態的資本。當然為了分析方便,忽略了流動資本。),也就是機器。

生產是單一產品,生產中採用的技術即生產函式是q=f(l,k),q為生產產品的數量,l是生產中投入的同質勞動數量,k為生產中投入的同質實物資本的數量,即生產過程使用的機器數量。f為生產所採用的技術,它代表著投入和產出的關係,技術存在著擬凸性,即生產函式的一階偏導大於零,二階偏導小於零,,這表明一種生產要素的邊際產品大於零,並隨著投入的數量而不斷下降;w為支付給單位勞動的工資,r為資本的利息(潤)率,p為產品**,p[,k]為單位實物資本的**,mp[,l]是勞動的邊際產品,mp[,k]是資本(機器)的邊際產品。那麼,資本的價值總額為p[,k]k,資本的總報酬就是rp[,k]k。

1.廠商模型

在新古典生產理論中,存在著乙個虛擬的廠商,這個虛擬的廠商決定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勞動和資本的數量,並將勞動和資本投入到生產過程中,得到一定數量的產品。這個廠商本質上就是生產函式。廠商的目標是(超額)利潤最大化,即產品銷售的收入扣除支付給工人的工資和支付資本家的利息之後的剩餘:

maxπ=pq-lw-kp[,k]r

=pf(l,k)-lw-kp[,k]r(1)

分別對l和k進行求導:

附圖最大化時,所有的一階導數等於零(注:極值時,還要分析二階條件,這是保證函式的極值存在,本文中的分析其實還需要證明極值存在的二階條件成立,在此忽略。)。從而得到:

w=mp[,l]p=f[',l]p(4)

r=mp[,k]p=f[',k]p/p[,k](5)

這就是邊際生產力理論,即每種要素的報酬等於其邊際產值。從而可以求出廠商使用勞動和資本的數量:

l=f[-1',l](w/p)(6)

k=f[-1',k](rp[,k]/p)(7)

其中f[-1',l]、f[-1',k]分別是函式f[',l]和f[',k]的反函式,這樣給定技術和要素**(注:實物資本的要素**即資本的**乘以利潤(息)率,實際上實物資本的要素**還包括實物資本的折舊,這裡為了分析的方便,將其忽略。)、產品**,就可以得出對勞動和資本的需求量。

這樣資本和勞動這兩種生產要素都得到自己應該得到在生產中做出的貢獻,這是由資本和勞動的技術性質所決定的。由於每種生產要素都得到自己在生產過程中所做的貢獻,因此這種生產方式是公平的和有效率的。

2.資本雇傭勞動

假定在乙個社會中,資本家擁有資本,勞動者擁有勞動。存在著和前面一樣的生產函式q=f(l,k)。生產方式是資本家雇傭勞動並支付給勞動的報酬w,資本家得到扣除支付勞動總報酬(即成本)後的剩餘s[,c]=pq-lw,p是產品**,資本家得出在追求最大化剩餘決定僱傭的勞動量,那麼就有

maxs[,c]=pq-lw=pf(l,k)-lw(8)

對其求導數:附圖

最大化的條件是一階導數等於0,可以

w=mp[,l]p=f[',l]p(9)

即得出勞動的邊際生產力等於勞動這種要素的**,也就是僱傭最後乙個勞動力所帶來的收入等於支付給這個勞動力的成本,和(4)完全相同的結論,從而可以求出僱傭的勞動數量l=f[-1',l](w/p)。這時,勞動得到的報酬依然是勞動在生產中做出的貢獻,並沒有低於它,因此不存在剝削,也就得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有效率的和合理的結論來。

3.勞動僱傭資本

假設存在著這樣的一種方式,條件如前,工人控制著生產過程,即決定僱傭資本的數量,並支付給資本家提供資本的報酬即利息rp[,k]k,r是支付給單位資本的報酬,即利息率。工人得到支付給僱傭資本的利息(成本)後的剩餘s[,w]=y-rp[,k]k。工人在生產過程中,要得到最大化的剩餘(收益),並在收入最大化時決定僱傭資本的數量。

附圖最大化的條件是一階導數等於0,可以

r=mp[,k]p/p[,k]=f[']kp/p[,k](12)

即得出資本的邊際生產力等於資本這種要素的**,也就是僱傭最後乙個實物資本所帶來的邊際收入等於支付給這個資本的成本,從而可以求出工人決定僱傭的資本數量k=f[-1',k](rp[,k]/p)。這時資本也是得到其在生產中所做出的貢獻,並沒有超過它,因此也就不存在著剝削。

4.三種模型的等同性

在新古典經濟理論中,最重要的假設就是存在著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在規模報酬不變時,也就是說生產函式是線性齊次性。線性齊次生產函式(注:

線性齊次函式乙個性質就是所有的自變數都變動n倍,因變數也變動n倍,即f(nl,nk)=nf(l,k)。線性齊次生產函式可以表明這樣一種生產過程,即投入擴大1倍,產出也擴大1倍,乙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建造乙個相同的工廠。)q=f(x[,1],x[,2],x[,3],…,x[,i],…,x[,n]),存在著乙個奇妙的性質,即就是這個函式的因變數q等於各個自變數的一階導數乘以自變數的加總,這就是數學中的尤拉定理(euler'stheorem)。

如果乙個生產函式q=f(l,k)是線性齊次性,那麼它將滿足這樣的條件:,如果在兩邊同時乘以產品的**p,就可以得到pq=kk[,p]r+lw,這樣就可以得出各種不同要素的報酬之和等於總產品的價值(注:詳細證明見黎詣遠:

《微觀經濟分析》,清華大學出版社,2023年版,第129-131頁,惠鳳蓮:《關於生產函式的分析》,《統計理論與實踐》,2023年第11期。),這是威克斯蒂德在2023年的《論分配法則的協調》中第一次明確地指出(注:

《帕爾格雷夫經濟學詞典》,第一卷,經濟科學出版社,2023年版,第22-23頁。熊彼特:《經濟分析史(第三卷)》,商務印書館2023年版,第407-409頁。

),在邊際生產力分配理論中它被稱為總額相符問題(adding-up-problem)。

由於線性生產函式滿足尤拉定理,即存在著總額相符,可以得出三種模型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在廠商模型中,資本得到報酬與工人得到的報酬等於產值,因此廠商得到的利潤為零。勞動僱傭資本模型中工人得到的剩餘(利潤)sw與資本雇傭勞動模型中工人得到的總工資lw相等,同樣,資本雇傭勞動中資本得到剩餘sc與勞動僱傭資本時資本得到的利息rpkk相等,都得到各自在生產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如果自然規律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從事任何生產職能所應分配的收入量,都將以它實際所產生的成果來衡量。

換句話說,自由競爭傾向於將勞動創造的給予工人,將資本創造的給予資本家」(注:克拉克:《財富的分配》,商務印書館,2023年版,第10-11頁。

),這就達到了新古典理論家推崇之極的帕累託最優;同時三個模型中使用的勞動和資本的數量以及產量都是相同(注:這種一致性只有在生產函式是線性齊次性的條件下,即規模報酬不變條件下才是成立的。然而這種假設並不和現實相符,因為現代化生產基本上全部是規模報酬遞增,而新古典理論在如何使邊際生產力理論擴充套件到規模報酬遞增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來。

);三種體制下都不存在著新古典意義上的「剝削」,因此也就可以得出資本主義生產是公平的和有效率的。生產過程純粹體現了一種技術關係,和生產所採用的方式(即社會關係)沒有關係,這表明勞動和資本這兩種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是平等的,即物與人處於平等地位。

二、各種理論對資本雇傭勞動的解釋

古典理論對資本雇傭勞動的解釋是在社會關係的基礎上解釋的,擁有勞動的工人和擁有資本的資本家在地位上不平等導致資本雇傭勞動:資本處於支配地位,資本家把超出勞動者工資那部分占為己有,而工人除了自己的勞動力之外一無所有,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得到是取決於自己生存水平的工資。斯密認為用老闆們在工資爭端中的優勢來解釋為何他們比工人堅持持久,因為老闆對工人的需求沒有工人對老闆的需求那麼刻不容緩,這其實也說明了資本在資本主義經濟中處於支配的位置。

李嘉圖也認識到工資和利潤的對立關係,這種對立也就是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對立,「利潤的高低就會和工資的高低成反比……工資上公升時,利潤就會成比例地降低。」(注:李嘉圖: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商務印書館,2023年版,第92-93頁。)而工資是由生存工資決定的,「勞動的自然**是讓勞動者大體上能夠生活下去並不增不減地延續其後裔所需的**……勞動的自然**取決於勞動者維持其自身與其家庭所需的食物、必需品和享用品的**……」(注:李嘉圖: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商務印書館,2023年版,第77-78頁。)馬克思用勞動力來替代勞動的概念,認為工資是勞動力的**,而勞動力**基本上近似於生存工資,而扣除工資(可變資本)和生產資料(不變資本)之外就是剩餘價值,全部歸資本家無償占有,資本家之所以能夠占有剩餘勞動,原因就在於資本所具有的社會屬性,而不是在於資本的技術屬性。然而在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邊際革命,新古典正規化逐漸取代了古典正規化,使經濟理論的研究拋棄古典理論的研究方法,即完全拋棄生產過程中的社會關係,而轉向生產的技術性質的研究。

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財務績效的關係

摘要 文章以2001 2007年為時間窗,資訊披露考評結果為優秀的中興通訊股份 為例,採用灰色關聯法,分析公司治理結構因素與財務績效因素間的關聯關係。結果表明 1 董事會規模和獨立董事人數與每股收益最優相關,與主營業務增長率最劣相關 2 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第二大持股比例之比與每股收益最劣相關,...

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對盈餘管理的影響

作者 葉永輝 現代經濟資訊 2013年第08期 摘要 本文以公司治理結構為出發點,主要考察存在於上市公司使盈餘管理現象得以發生的機理。以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作為框架,了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對盈餘管理的影響。分析發現,解決我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問題的關鍵在於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從根本上防範盈餘管理問題的發...

我國上市公司債務融資的公司治理效應研究

本科生畢業設計 2009屆 題目 我國上市公司債務融資的公司治理效應研究學院工商管理 專業財務管理 學生姓名 高雯學號 05800209指導教師 葉宗裕職稱 教授合作導師職稱 完成時間2009年2月21日 成績浙江師範大學本科畢業設計 過程管理材料目錄1 浙江師範大學本科畢業設計 任務書12 浙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