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編版初中化學必背知識點總結

2022-11-15 15:06:04 字數 4859 閱讀 5911

1、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科學。

2、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有無新物質生成

變化和性質的區別:性質中有「能」「可以」「容易」等字眼

3、綠色化學-----環境友好化學(化合反應符合綠色化學反應)

①四特點(原料、條件、零排放、產品)②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汙染

4、蠟燭燃燒實驗(描述現象時不可出現產物名稱)

(1)火焰:焰心、內焰(最明亮)、外焰(溫度最高)

(2)比較各火焰層溫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現象:兩端先碳化;結論:外焰溫度最高

(3)檢驗產物h2o:用乾冷燒杯罩火焰上方,燒杯內有水霧

co2:取下燒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盪,變渾濁

(4)熄滅後:有白煙(為石蠟蒸氣),點燃白煙,蠟燭復燃

5、吸入空氣與撥出氣體的比較

結論:與吸入空氣相比,呼出氣體中o2的量減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氣與撥出氣體成分是相同的)

6、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科學**

一般步驟: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實驗驗證→記錄與結論→反思與評價

化學學習的特點:關注物質的性質、變化、變化過程及其現象;

7、化學實驗(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一、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

(一)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燃燒匙坩堝

只能間接加熱的儀器是--燒杯、燒瓶、錐形瓶(墊石棉網—受熱均勻)

(二)測容器--量筒

量取液體體積時,量筒必須放平穩。讀數時,視線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來加熱,不能用作反應容器。量程為10毫公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讀到0.1毫公升。

選擇合適的量程:所測液體不能超過量程,也不能比量程太小為宜

(三)稱量器--托盤天平(用於粗略的稱量,一般能精確到0.1克。)

注意點:(1)先調整零點(2)稱量物和砝碼的位置為「左物右碼」。(3)稱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

一般藥品稱量時,在兩邊托盤中各放一張大小、質量相同的紙,在紙上稱量。潮濕的或具有腐蝕性的藥品(如氫氧化鈉),放在加蓋的玻璃器皿(如小燒杯、表面皿)中稱量。

(4)砝碼用鑷子夾取。新增砝碼時,先加質量大的砝碼,後加質量小的砝碼(先大後小)

(5)稱量結束後,應使遊碼歸零。砝碼放回砝碼盒。

化學稱量(稱量已知質量的物質),過程中如果出現指標右偏,應該增加藥品,而不是減少砝碼或移動遊碼。

(四)加熱器皿--酒精燈

(1)酒精燈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新增酒精;②用火柴從側面點燃酒精燈,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直接點燃另一盞酒精燈;③熄滅酒精燈應用燈帽蓋熄,不可吹熄。

(2)酒精燈內的酒精量不可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也不應少於1/4。

(3)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焰、焰心。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物體。

(4)如果酒精燈在燃燒時不慎翻倒,酒精在實驗台上燃燒時,應及時用沙子蓋滅或用溼抹布撲滅火焰,不能用水衝。

(五)夾持器--鐵夾、試管夾

鐵夾夾持試管的位置應在試管口近1/3處。

試管夾夾持試管時,應將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往上套;夾持部位在距試管口近1/3處;用手拿住試管夾的長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六)分離物質及加液的儀器--漏斗、長頸漏斗

過濾時,應使漏斗下端管口與承接燒杯內壁緊靠,以免濾液飛濺。

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口逸出。

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一)藥品的取用

1、藥品的存放:

一般固體藥品放在廣口瓶中,液體藥品放在細口瓶中(少量的液體藥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屬鈉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藥品取用的總原則

①取用量:按實驗所需取用藥品。如沒有說明用量,應取最少量,固體以蓋滿試管底部為宜,液體以1~2ml為宜。

多取的試劑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亂丟,更不能帶出實驗室,應放在另一潔淨的指定的容器內。

②「三不」:任何藥品不能用手拿、舌嘗、或直接用鼻聞試劑(如需聞藥品的氣味,應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僅使極少量的氣體進入鼻孔)

3、固體藥品的取用

①粉末狀及小粒狀藥品:用藥匙或v形紙槽②塊狀及條狀藥品:用鑷子夾取

4、液體藥品的取用

①液體試劑的傾注法: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以免藥品被汙染)。標籤應向著手心,(以免殘留液流下而腐蝕標籤)。

拿起試劑瓶,將瓶口緊靠試管口邊緣,緩緩地注入試劑,傾注完畢,蓋上瓶塞,標籤向外,放回原處。

(取下瓶塞倒放桌,標籤向心右手握。口口相挨免外流,用完放回簽向外。)

②液體試劑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趕出滴管中的空氣,後吸取試劑b、滴入試劑時,滴管要保持垂直懸於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過程中,始終保持橡膠膠帽在上,以免被試劑腐蝕d、滴管用畢,立即用水洗滌乾淨(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膠頭滴管使用時千萬不能伸入容器中或與器壁接觸,否則會造成試劑汙染

(二)連線儀器裝置及裝置氣密性檢查

裝置氣密性檢查:先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鬆開手,導管口部有水柱上公升,就說明裝置不漏氣。

(三)物質的加熱

(1)加熱固體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試管受熱時先預熱,再集中加熱。

(2)加熱液體時,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加熱時使試管與桌面約成450角,受熱時,先預熱,然後對著試管裡的液體的中下部加熱,並且不時地上下移動試管,為了避免傷人,加熱時切不可將試管口對著自己或他人。

(四)過濾操作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二低」:(1)濾紙的邊緣低於漏斗口(2)漏斗內的液面低於濾紙的邊緣

「三靠」:(1)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2)用玻璃棒引流時,玻璃棒下端輕輕斜靠在三層濾紙的一側

(3)用玻璃棒引流時,燒杯尖嘴緊靠玻璃棒中部

過濾後,濾液仍然渾濁的可能原因有:①承接濾液的燒杯不乾淨②傾倒液體時液面高於濾紙邊緣③濾紙破損

(五)蒸發注意點:(1)在加熱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作用: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由於區域性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2)當液體接近蒸乾(或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餘熱將剩餘水分蒸發掉,以避免固體因受熱而迸濺出來。

(3)熱的蒸發皿要用坩堝鉗夾取,熱的蒸發皿如需立即放在實驗台上,要墊上石棉網。

(六)儀器的洗滌:

(1)廢渣、廢液倒入廢物缸中,有用的物質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儀器洗滌乾淨的標準:玻璃儀器上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儀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熱的純鹼(na2co3)溶液或洗滌劑洗滌,再用水沖洗。

(4)玻璃儀器中附有難溶於水的鹼、鹼性氧化物、碳酸鹽:先用稀鹽酸溶解,再用水沖洗。

(5)儀器洗乾淨後,不能亂放,試管洗滌乾淨後,要倒插在試管架上晾乾。

我們周圍的空氣

1、第乙個對空氣組成進行**的化學家:拉瓦錫(第乙個用天平進行定量分析)。

2、空氣的成分和組成

(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產物是固體

b、裝置要求:氣密性良好

c、現象:有大量白煙產生,廣口瓶內液面上公升約1/5體積

d、結論:空氣是混合物;o2約佔1/5,可支援燃燒;

n2約佔4/5,不支援燃燒,也不能燃燒,難溶於水

e、**:①液面上公升小於1/5原因:裝置漏氣,紅磷量不足,未冷卻完全就開啟彈簧夾

②能否用鐵、鋁代替紅磷?不能原因:鐵、鋁不能在空氣中燃燒

能否用碳、硫代替紅磷?不能原因:產物是氣體,不能產生壓強差

3、空氣的汙染及防治:對空氣造成汙染的主要是有害氣體(co、so2、氮的氧化物)和煙塵等

目前計入空氣汙染指數的專案為co、so2、no2、o3和可吸入顆粒物等。

4、空氣汙染的危害、保護:

危害: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

保護: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工廠的廢氣經處理過後才能排放,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5、目前環境汙染問題:

臭氧層破壞(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溫室效應(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汙染(塑料垃圾等)

6、氧氣

(1)氧氣的化學性質:特有的性質:支援燃燒,供給呼吸(2)氧氣與下列物質反應現象

*鐵、鋁燃燒要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細砂的目的:防止濺落的高溫熔化物炸裂瓶底

*鐵、鋁在空氣中不可燃燒。

(3)氧氣的製備:

工業制氧氣——分離液態空氣法(原理:利用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進行蒸發物理變化)

實驗室制氧氣原理2h2o2mno22h2o+o2↑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mno22kcl+3o2↑

(4)氣體製取與收集裝置的選擇△

發生裝置:固固加熱型、固液不加熱型收集裝置:根據物質的密度、溶解性

(5)製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以高錳酸鉀製取氧氣並用排水法收集為例)

a、步驟:查—裝—定—點—收—移—熄(諧音:茶莊定點收利息)

b、注意點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②藥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均勻受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

⑤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⑥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

⑦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

⑧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

(6)氧氣的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排水法收集時,水中集氣瓶口有氣泡冒出)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

7、催化劑(觸媒):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一變兩不變)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8、常見氣體的用途:

①氧氣:供給呼吸(如潛水、醫療急救)

最全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精編版

初中化學知識點目錄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1 基本概念 二 基本知識 理論 三 物質俗名及其對應的化學式和化學名 四 常見物質的顏色的狀態 五 物質的溶解性 六 化學之最 七 解題技巧和說明 八 初中化學中的 三 九 化學中的 一定 與 不一定 十 化學實驗總結 十一 基本化學反應 初中化學規律總結 ...

最全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精編版

初中化學知識點目錄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1 基本概念 二 基本知識 理論 三 物質俗名及其對應的化學式和化學名 四 常見物質的顏色的狀態 五 物質的溶解性 六 化學之最 七 解題技巧和說明 八 初中化學中的 三 九 化學中的 一定 與 不一定 十 化學實驗總結 十一 基本化學反應 初中化學規律總結 ...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精編

該背的你要背,不揹你必吃虧 一 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 固體的顏色 1 紅色固體 銅,氧化鐵 2 綠色固體 鹼式碳酸銅 3 藍色固體 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 紫黑色固體 高錳酸鉀 5 淡黃色固體 硫磺 6 無色固體 冰,乾冰,金剛石 7 銀白色固體 銀,鐵,鎂,鋁等金屬 8 紅褐色固體 氫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