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冊 概念及知識框架總概括

2022-10-30 08:33:05 字數 4696 閱讀 5487

第一章人口的變化

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指某一特定時期內,某一地區人口的出生率與人口的死亡率之差成為人口的自然增長率。

人口遷移:所謂人口遷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範圍內發生改變。

環境人口容量:乙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二、文章結構

本章「人口的變化」主要闡述的是人口問題。為什麼把人口問題放在開始呢?因為當今世界人口、資源、環境是人類普遍關注的三大問題,而人口問題又是產生另外兩大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人口問題成為所有問題的焦點。

人口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地球資源的消耗,也影響著人口素質的提高,所以保持地球上人口的適度規模,盡快實現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是當務之急。當前我國和世界上面臨的人口問題,主要是由於人口增長過快引起的,因此人口數量的變化是學習的重點。這部分內容主要從人口增長過程及其地區差異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兩個方面闡述。

由於經濟發展迅速,全球範圍內的人口遷移越來越頻繁,而我國正在加速城鎮化的程序,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必然隨之出現,因此人口的空間變化也是學習的重點。這部分內容主要從人口遷移過程和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分析的。目前人口的日益增長,和一定歷史時期、一定地域範圍內人類開發利用資源的能力和空間的有限性,環境承載能力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十分緊迫。

其邏輯關係如下:

所以第一章「人口的變化」包括三節課文,分別是人口的數量變化、人口的空間變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本章最後的問題研究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壯大的農民工為題材,利用資料讓學生分析民工現象存在的意義和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進一步培養學生關注現實生活,關愛他人,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的意識。

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

主要概念

城市形態:城市的外部輪廓形態。

城市的空間結構:之構成城市的各種要素在空間上的位置及其組合狀況。

城市化:是乙個人口向城鎮集聚、城市範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市的過程。

重要內容

城市形態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①平原地區:用地規整,集中發展,團塊狀。

②山區、丘陵:用地破碎,分散發展。

③河流、交通幹線:條帶狀。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特點及形成原因

(1)特點:

中心商務區:位於市中心,建築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早晚人口流動量大,人口晝夜差異大。

商業區:位於市中心,交通幹線兩側,街角路口,主要為點狀或線條狀分布,交通便捷,**量大,地價高,土地利用集約。

住宅區:是城市中最廣泛的一種土地利用方式。

中高階住宅區:位於城市外緣,面積大,壞境優美,有相應的公共設施。

低階住宅區:房屋面積狹小,擁擠密集,多分布在內城和工業區附近,環境較差。

工業區: 工業相互集聚而形成,多分布在城市邊緣,靠近河流、鐵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帶,專業化程度較高。

(2)形成原因:

經濟原因(主):不同區域土地利用價值不同,圈層分化顯著。

歷史原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對日後的功能區有深遠影響。

社會原因:隨社會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而不同。

行政原因:**的政策規劃引導。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我國的城市等級劃分

按城市非農業人口數量的多少將城市分為四類:

特大城市:人口≧100萬

大城市:50—100萬

中等城市:20—50萬

小城市:﹤20萬

服務功能:

城市規模越大,服務功能越強。

小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範圍小。

大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範圍大。

城市化的程序和特點:

城市化水平隨時間可表示為拉平的s形曲線,發達國家多進入後期階段,發展中國家大部分處於初期中期加速階段。

特點:①城市化程序快。

②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程序不同。

③特大城市加速發展。

④出現巨大的城市帶。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環境問題:表現為大氣汙染、水汙染、雜訊汙染、垃圾汙染等。

交通問題:表現為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停車問題等。

住宅問題:發展中國家:住房緊張,存在貧民窟、棚戶區。

發達國家:市中心空房過多並逐漸衰落

社會問題:表現為就業、貧困、種族歧視、社會爭端等。

第三章農業區域的形成於發展

一、農業地域型別:

1、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a、自然因素:氣候地形土壤

b、社會經濟條件:市場交通運輸政策

2、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擴大某種農作物的區位範圍,改造不適宜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使之適宜農業發展

3、社會經濟因素的發展變化:

a、市場區位以及需求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突出

b、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充套件

二、農業生產活動

1、定義:人類利用土地的自然生產力栽培植物或飼養動物以獲得所需的產品

2、特點:地域性季節性週期性

3、投入與產出

a、投入要素: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活動

b、產出要素:各種農產品

4、分類:

a、按農業生產物件: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副業

b、根據投入多少分為:粗放農業和密集農業

c、根據產品用途分為:自給農業和商品農業

三、世界主要的農業地域型別:

水稻種植業大牧場放牧業種植園農業商品穀物農業

混合農業乳蓄業

第四章工業地域的形成於發展

工業區位因素:

土地水源

勞動力政策

原料動力

運輸 市場

對應的各工業型別

工業區位選擇的變化(影響因素)

科技交通

政策環境

個人偏好

工業慣性

工業聯絡、非工業聯絡

工業集聚

工業地域

傳統工業區

新工業區

第五章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第一節、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運輸方式優點及缺點

鐵路運輸 · 當代最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

· 修築鐵路造價高,消耗金屬材料多,占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 ·發展最快、應用最廣、地位日趨重要的運輸方式。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水路運輸 ·歷史最悠久的運輸方式,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且裝置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 ·運具和線路合二為一的新型運輸方式。貨物主要是**、成品油、天然氣、煤漿及其它礦漿。氣體不揮發,液體不外流,損耗小,連續性強,平穩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晝夜不停,運量很大。

·管道運輸要鋪設專門管道,裝置投資大,靈活性差。

二、交通運輸布局:

各種交通運輸的點、線形成了交通運輸網,影響了交通運輸的方式。它們的布局也受到經濟、社會、技術和自然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第二節、交通運輸布局變化

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交通條件對聚落空間形態影響很大,表現在聚落空間形態往往沿交通幹線擴充套件,這些交通幹線也成為聚落的主要發展軸。

·乙個地區主要交通線發生變化,會引起該地區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交通線的發展也會帶動空間形態的變化。同時交通線的衰落也會影響空間形態的演變。

第三冊第一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

第一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 區域: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由於目的同,所用的指標和方法不同,人們劃分的區域型別也不同。

2. 區域的內涵:

①區域的客觀性和主觀性

② 區域是地表空間單位

③區域的排他性

④區域的區位特徵

3. 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以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為例)

4.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

第二節地理資訊科技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1.地理資訊科技:指獲取`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空間資訊的現代技術的總稱,主要包括遙感(rs) 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地理資訊系統(gis)等。廣泛應用於區域地理環境研究, 在資源調查,環境檢測,自然災害防禦檢測,國土資源開發,國土開發規劃等許多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遙感(rs),是人們在航空器(如飛機,高空氣球)或太空飛行器(如人造衛星)上利用一定的技術裝備,對地表物體進行遠區域的感知。

目標物 → 感測器 → 遙感地面系統成果

3.全球定位系統(gps):利用衛星,在全球範圍內實時進行導航,定位的系統.它包括三個部分:

空間部分---gps衛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使用者裝置部分---gps訊號接受機.

特點:全球定位系統能為各類使用者提供精密的三維座標,速度和時間,並且具有全能性(陸地,海洋,航天和航空),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和實時性.

4.地理資訊系統(gis):專門處理地理空間資料的計算機系統.

5.數字地球:數位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資訊進行數位化後,由計算機網路來管理的技術系統.

是將不同空間,時間的自然,人文的大量資訊,按地理座標,從區域到全球進行整合,並進行立體的,動態的顯示,能為複雜的生產,研究活動提供實驗條件和試驗基地.

高中地理選修 第二冊 培訓

培訓資料目錄 內容頁碼 第一單元中國的區域差異 浙江省回浦中學李小冬 一 教材分析 一 地位和作用 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是我國的乙個基本國情。本單元從總體上介紹我國的區域差異,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我國國土的基本特徵,為後面講述我國國土的整治與開發專題提供背景知識。本冊教材的知識編排體系為 總 分 ...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識框架

必修三共分章。第一章第二章 第三章第四章 第五章其中,第一章為地理背景 第二章到第四章分析區域發展的生態環境 資源利用和經濟發展等方面 第五章強調了區際聯絡。必修三為總 分 總結構。第一章共分節。第一節第二節 第二章共分節。第一節第二節 第三章共分節。第一節第二節 第四章共分節。第一節第二節 第五章...

新概念第二冊句庫

jeremyhampdenhasalargecircleofjeremy hampden交際甚廣,是各種聚會上深friends and is very popular at parties.受大家歡迎的人。everybody admires him for his fine sense人人都欽佩他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