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必背知識點

2022-10-23 08:21:09 字數 1302 閱讀 3923

1、城市起源於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生產力發展剩餘產品出現手工業和商業出現市政設施建設發展社會機構出現和完善城市出現。

2、城市的發展階段及特點:

(1)產業革命前:數量少、規模小、功能單

一、發展緩慢。城鄉相對對立。

(2)產業革命~二戰前: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功能擴充套件,城市成為區域經濟中心,城鄉差距擴大。

(3)二戰後:

①百萬以上人口特大城市出現;

②出現大城市帶;

③專業化城市出現(如科技城-日本筑波;旅遊城-黃山、桂林;大學城)

3、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多出現在中低緯、沿海和大河沿岸地帶。原因是這裡(自然條件優越)

氣候溫暖,光熱充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經濟條件)農業發達,交通便利,人口稠密。

4、城市化的主要表現: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③城市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上公升。城市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上公升是城市化的主要標誌。

高一地理必修二必背知識點(二)

1、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東部多,西部少;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區人口多,內陸乾旱的高山、高原地區人口少;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地區人口多,經濟落後、交通閉塞的地區人口少;漢族聚居地區人口多,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胡煥庸線,黑河-騰衝線)

2、環境人口容量與合理環境人口容量的區別:環境人口容量是指環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值,是乙個警戒值。人口合理容量是乙個適宜人口數量,其值小於環境人口容量。

3、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但又是相對確定的。

4、我國環境人口容量約為16億人,根據我國耕地、草原和水資源利用狀況**我國的人

高一地理必修二必背知識點(三)

影響城市形成的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河流、地形、氣候、礦產資源)

2.社會經濟因素(經濟水平、交通區位、生產方式、政治、歷史、宗教、旅遊、科技等)。

(1)河流:具有供水功能和運輸功能(古代特殊的防衛功能);一般在河流起止點(源頭和河口不同)、過河點、交匯點容易形成城市,原因是這裡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有大量的**、物流在此集散。

(2)平原地區城市多,原因是地勢平坦,水源充足,物產豐盈,交通便利,有利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3)氣候:城市大多分布在氣候適宜、降水適度的地區。(我國城市分布圖)

(4)礦產資源:主要在工業革命以後形成的資源型城市。我國的鞍山、包頭、攀枝花、大慶等;美國的匹茲堡,英國的阿伯丁,伯明罕等。

(5)科技城:日本筑波,美國矽谷,中國中關村。

(6)政治職能城市:美國首都華盛頓;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中國首都北京;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巴西首都巴西利亞

(7)宗教城市:拉薩,麥加,耶路撒冷等

(8)旅遊城市:桂林市、黃山市。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3 確定地方時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依據每隔15o,時間相差1小時,每1o相差4分鐘,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 同側相減,異側相加 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地圖知識 1.經度的遞變 向東度數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度數增大為西經度。0 以東,180 以西,為東經度 0 以西,180 以東,為西經度。2.緯度的遞變 向北度數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增大為南緯度。0 30 為低緯,30 60 為中緯,60 90 為高緯。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 互相平行的圓,...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 一 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 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太陽地軸 方向自西向東 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 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週期恆星年 365天6時9分10秒 恆星日 23時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 日近日點 1月初 快遠日點 7月初 快各地相等,每小時15 兩極除外 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