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河,同性戀

2022-10-17 04:18:13 字數 1729 閱讀 5612

當我初次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沒有任何其他的念頭,只是平日喜歡看電影的我不由得想起了李安導演的《斷背山》和張國榮出演的《霸王別姬》這兩部電影。我只能從這兩部電影之中去勾勒出我自己腦中的隱約概況:什麼是同性戀,什麼是亞文化,同性戀者具有怎樣的生存型別、怎樣的價值觀念、樣的人際關係、怎樣的交往行為等等。

但是電影並不能找到相應的特定概念、學科理論和專業知識,因而我就進入了這部書的世界。同性戀是指乙個人在**、心理、情感上的興趣主要物件均為同性別的人,無論這樣的興趣是否從外顯行為中表露出來,和異性戀一樣,同性戀屬於人類正常戀愛的型別之一;那些與同性產生愛情、性慾或戀慕的人被稱為同性戀者。亞文化,又稱小文化、集體文化或副文化,指某一文化群體所屬次級群體的成員共有的獨特信念、價值觀和生活習慣,與主文化相對應的那些非主流的、區域性的文化現象,指在主文化或綜合文化的背景下,屬於某一區域或某個集體所特有的觀念和生活方式。

同性戀亞文化就在於說明同性戀這一特殊群體有著其存在的客觀原與發展現狀,他們也有其自身的諸多特質和表現形式,也存在特殊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當我看到書中關於「同性戀現象普遍存在」時我真的有點不太敢想象如下事實:很多人不理解柏拉圖的所謂"精神戀愛",這都是因為對古希臘社會研究了解不深的緣故,如果知道了其意義在某一方面就是指同性戀,這個就不難理解。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卓大帝,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藝術家、工程師、科學家、哲學家和發明家達文西以及與他同時代的公尺開朗基羅都是同性戀,公尺開朗基羅曾狂熱的愛過乙個叫做卡瓦列里的青年貴族,他們的戀情幾乎全城皆知。

這兩個可以說是眾人皆知,不足為奇的是還有英國大哲人培根被認為是同性戀者;美國大詩人惠特曼和狄金森幾乎可以被肯定是同性;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俄羅斯大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身上,他因為愛上外甥而被迫自殺,然而**界和史學界許多人寧可接受漏洞百出的記錄說他死於霍亂。並且書中所提及的不僅僅只侷限與此,結論在於:同性戀是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一種行為模式,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歷史告訴我們人們對同性戀的態度,主要有以下幾種:同性戀是犯罪;同性戀不道德;同性戀是疾病;同性戀是性反常;同性戀是一種生活方式。那麼我們必須正確的看到同性戀這一社會事實或現象:

同性戀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許多人並不了解這個隱秘的世界,從而導致了誤解乃至憎惡。同性戀心理有其自然性,這一點已被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所認同。

人們常把同性戀看作精神病,性**,性倒錯;在乙個世紀之前,同性戀一直被認為是**的「行為」;同性性行為被**教會譴責為罪惡,並在一些歐洲國家,包括英國,被定為違法。有關同性戀的第一例案例研究2023年在美國發表,揭開了人類對同性戀研究的序幕。在這一時期,很多專家用「性倒錯」來形容新的意義上的同性戀者,同性戀被認為是一種性別身份的倒錯,或者顛倒。

研究專家總結出:對於想要做男人的女人,或者想要做女人的男人,同性戀關係是一種盡量接近正常異性戀的情緒上的努力。今天,同性戀,異性戀和雙性戀,被認為是同時存在的「性傾向」,而並不存在角色倒錯現象。

性傾向被認為是:「持久的對某一特定性別成員在**,感情或幻覺上的吸引」;因此,同性戀指的是「對自身性別成員基本的或絕對的吸引」。要消除公眾對同性戀者的歧視,主要靠普及的教育,其中既要有感性的關懷,也要有理性的判斷。

總之,同性戀是一種複雜的人類社會問題,由此引起爭議是隨著社會的開放而產生的。單一地從個人權利,或社會倫理,或心理學,或自然法則都無法準確定義同性戀行為。這種爭議將長期存在下去,我們所做的結論還只是階段性正確的。

實際上主流社會都有一種保守的特質,而正是這種保守的特質保護了社會的平穩發展,剔除了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浮躁和不良現象。某些事物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在我們還無法確定孰是孰非的情況下,持謹慎而相互尊重的態度才是正確的。

希望眾多學者都能踐行科學研究的實事求是原則,。

同性戀留學生會如何看待

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自有文字的歷史以來,就有關於同性戀的記載。像盧基拿的書中就有這樣的描述 亞里斯多德是男色家,利用自己的學問引誘美少年,常與 克里伊尼亞情語綿綿,並將先哲和 談的 的談話讀給他聽。關於世人對同性戀看法,一直有著很大的爭議。但是隨著人們思想的進步,在看待同性戀這個問題上相比之前,更多...

大學生對同性戀看法調查報告柱狀圖

大學生關於同性戀問題看法 調查方法 開始時間 2012 5 3 結束時間 2012 6 1樣本總數 62 份 原始資料 資料與分析 第1題請問您的性別 單選題 第2題請問您所處的專業 單選題 第3題您對於同性戀的定義是什麼?單選題 第4題你認為同性戀屬不屬於疾病範疇?單選題 第5題對同性戀的接受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