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賬制外幣交易會計處理圖表解析

2022-10-13 14:18:17 字數 930 閱讀 5219

作者:關旭

**:《新會計》2023年第11期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企業外幣交易業務日漸增長。但由於外幣業務涉及到不同的匯率選擇及匯兌損益處理等特殊問題,在實務操作上往往有些難度。文章基於目前實務中涉及較多的統賬制記賬方法,採用圖表的形式對外幣交易會計處理進行了歸納和總結,力圖明示外幣交易業務的處理難度。

【關鍵詞】外幣交易統賬制彙總損益

在經濟全球一體化浪潮的推動下,國內外的經濟聯絡不斷擴大。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19號——外幣折算》(以下簡稱《外幣折算準則》),用來規範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和相關資訊的披露。本文針對企業常見的外幣交易業務,以圖表的方式對準則規定進行歸納和解析,以幫助對外幣交易業務的理解。

一、外幣交易與外幣記賬方法簡介

企業常見的外幣交易包括以下幾項:外幣兌換業務;接受外幣投資業務;外幣購銷業務;外幣借款業務。企業涉及外幣業務的記賬方法有統賬制和分賬制兩種。

1.統賬制記賬方法。外幣統賬制記賬方法是一種復幣記賬法,同時將外幣金額與記賬本位幣金額在專門的外幣賬簿上進行記錄。

在統賬制記賬法下,應選擇企業經營所處的主要經濟環境中的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因而會計準則明確,企業通常應該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其他各種非記賬本位幣的貨幣就是會計上的外幣。由於企業將記賬本位幣(功能貨幣)作為計量其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統一尺度,故一旦選定記賬本位幣,企業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就應以它來計量。對以外幣(非記賬本位幣)金額表示的經濟業務,都要按一定的匯率換算成記賬本位幣金額後再進行核算,而非記賬本位幣金額在賬戶上只作為輔助記錄(宋艷芳,2007;廖涵平,2008)。

2.分賬制記賬方法。外幣分賬制記賬方法是單幣種記賬法,即將外幣與記賬本位幣分別記錄在兩個不同的賬簿。

根據《外幣折算準則》的規定,金融類企業外幣交易頻繁,涉及外幣幣種較多,可以採用分賬制記賬方法進行日常核算。在核算時,為保持不同幣種借貸方金額合計相等,需要設定「貨幣兌換」科目進行核算。

全日制研究生交材料清單

材料清單 姓名 專業 學號聯絡 每位碩士生須上交如下學位申請材料 1 學位 五份 注意簽名及日期,在統一要求上交時才需列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2 碩士學位申請書一式兩份 全部要求手寫,不得空項,如此項沒有可填 無 或划 要求正反列印,最後一頁碩士學位審批表不填。倒數第二頁學位 答辯情況,要求在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