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道豎井下彎段及漸變段砼施工技術措施

2022-10-02 19:15:07 字數 4370 閱讀 9946

5 施工計畫及進度 13

6 施工資源 13

6.1施工裝置配置 13

6.2勞動力配置計畫 14

7 質量保證措施 14

7.1質量控制管理措施 14

7.2工藝質量控制措施 15

7.3抹面質量控制措施 16

8 安全保證措施 16

8.1 危險源分析 16

8.2 施工現場安全技術措施 16

8.3 混凝土澆築安全措施 17

8.4 運輸安全措施 18

8.5 供電與電氣裝置安全措施 18

8.6 高空作業安全控制措施 19

8.7 捲揚機安全控制措施 19

9 文明施工與環境保護措施 21

9.1 文明施工措施 21

9.2 環保措施 21

引水道豎井下彎段及漸變段混凝土澆築施工技術措施

1 簡述

1.1 主要編制依據

1、《引水道開挖支護圖(1/7~7/7)》

2、《豎井漸變段襯砌體型鋼筋圖》

3、《引水道d型襯砌體型鋼筋圖》

4、《水工混凝土施工規範(dl/t5144)》

5、《水工混凝土鋼筋施工規範(dl/t5169)》

6、《引水發電系統接地布置圖(1/2~2/2)》

7、其它相關技術規程、規範、設計通知單及技術要求

1.2工程概況

糯扎渡水電站引水發電系統土建及金屬結構安裝工程中引水道採用單機單管供水,共布置9條引水道,各管道間平行布置;9條引水道通過101.3m的豎井連線上下彎段,豎井包括91.3m的標準段和10m的漸變段兩部分,漸變段襯砌採用c25鋼筋混凝土,襯砌後直徑為8.

8m~9.2m;下彎段半徑為25m,圓心角90°,全長39.27m,全斷面採用c25鋼筋混凝土襯砌,襯砌厚度0.

8m,襯砌後的直徑為8.8m。主要工程量見下表1。

主要工程量表

表12 施工總布置

2.1混凝土**及運輸道路

1、混凝土拌製

混凝土由c5標拌和系統提供。

2、施工通道

(1)水平通道

引水下彎段及豎井漸變段混凝土的水平施工通道主要分為上、下兩條通道:

下通道:

混凝土拌和系統→左岸進廠公路→主廠房運輸洞→2#施工支洞→施工現場

上通道:

混凝土拌和系統→左岸上壩公路→1#施工支洞→引水上平洞→施工現場

(2)垂直運輸

下彎段混凝土採用幫浦送,豎井漸變段混凝土通過豎井溜管及緩衝器垂直自由落至倉內。

人員上、下及其他材料運輸通過布置上彎段、上平洞的2套垂直提公升系統運輸。起吊系統利用豎井起吊系統。

2.2風水電布置

1、施工用風:主要為區域性欠挖處理、噴混凝土回彈料清理、清理倉面用風等,採用壓風機或打氣幫浦供風。

2、施工供水:主要為倉面清理、幫浦管清洗及養護用水,主要由開挖施工期的供水系統提供。

3、施工排水:施工期排水主要包括倉面清理、混凝土養護等施工廢水以及地下滲水的排除,利用開挖施工期的排汙系統集中抽排。

4、施工用電:混凝土澆築施工用電主要為混凝土幫浦車、振搗器、電焊機、倉面施工照明等施工用電,由洞內已建供電系統提供。

3 施工總程式

結合引水道施工通道的布置、結構特徵、鋼管安裝、施工資源配置及施工工期要求,引水豎井及下彎段澆築程式分為兩種。第一種澆築程式為先澆築下彎段和豎井漸變段再澆築豎井標準段,即從下至上澆築;第二種澆築程式為先澆築豎井標準段再澆築下彎段和澆築豎井漸變段。下彎段與2#施工支洞上游側鋼襯段鋼管安裝及混凝土回填根據下彎段混凝土施工進度也分兩種程式,第一種為先安裝鋼管及混凝土回填再澆築下彎段,另一種反之。

現初擬9#、7#、8# 、1#、2#、3#等6條引水豎井及下彎段採用第一種施工程式,與2#施工支洞上游側鋼管的關係為:9#、7#、8#先澆築下彎段混凝土,再安裝鋼管,1#~3#先安裝鋼管,後澆築下彎段。4#、5#、6#先澆築豎井標準段混凝土,再澆築下彎段及漸變段混凝土,與2#施工支洞上游側鋼管安裝關係為:

先安裝鋼管,後澆築下彎段混凝土。

9條引水道下彎段及豎井漸變段分三序施工,即9#、7#、8# ;1#、2#、3# ;4#、5#、6#。為了盡早進行1#、2#施工支洞的封堵,縮短施工支洞封堵直線工期,縮短總工期,需盡早啟動1#下彎段混凝土澆築。

4 施工方法

4.1 分層分塊

1、下彎段技術性超挖部分回填混凝土分四層澆築,層高2.5m,整體一次澆築。

2、引水道下彎段分為3塊,圓心角均為30°。第1、2塊分為底拱和邊頂拱兩層澆築,先底拱澆築,澆築圓心角90°,再邊頂拱澆築。第3塊採用全斷面一次澆築成型。

與壓力鋼管結合段(第1塊)在先澆下彎段後安裝鋼管情況下,下彎段與壓力鋼管結合部位須預留1m暫不澆築,在鋼管安裝後,與鋼襯段回填混凝土澆築同時施工,以保證下彎段與鋼襯段的結合質量。

3、引水豎井漸變段長為10m,高程為el624.3 m~el614.3 m,分兩層澆築,層高5m,第一層為el 624.

3 m~el619.3 m,第二層為el619.3 m~el614.

3 m。

4.2 模板方案及安裝

4.2.1 模板方案

下彎段技術性超挖回填及引水豎井漸變段採用3015組合鋼模及木模,1.5″鋼管作背管,拉筋加固;下彎段採用定型組合鋼模板,第1、2塊底板按翻模法施工,邊頂拱由滿堂腳手架鋼管承重輔助拉筋加固,第3塊澆築全斷面澆築,以滿堂腳手架鋼管承重及拉筋加固;堵頭模板採用木模,1.5″鋼管作背管,採用拉筋加固。

4.2.2 模板安裝

1、下彎段模板安裝

(1)下彎段技術性超挖回填混凝土模板安裝:模板採用定型小鋼模,兩塊模板間用u型扣扣牢,背撐採用1.5″鋼管,採用φ12拉筋加固。

(2)下彎段底拱翻模安裝:下彎段底拱橫向90°混凝土施工採用定型鋼模翻模施工。鋼筋綁紮完並驗收合格後,按2.

0×2.0m的間排距焊接內撐,內撐採用墊託尺寸大小為10cm×10cm×10cm等標號混凝土加工,墊託鋼筋與結構主筋牢固焊接。墊託安裝結束後按模板順序安裝定型模板,第1塊底板橫向40°不安裝模板,採用人工抹面。

縱、環向背管均採用1.5″鋼管,鋼管按襯砌斷面半徑或隧洞轉變半徑加工成弧形鋼管,採用φ16內建式拉筋進行加固,拉筋及背枋間排距不大於75cm。

(3)下彎段邊頂拱模板:下彎段模板支撐採用兩種方式,下面兩塊採用拱架支撐,最上一塊採用拱架結合φ16內建拉筋加固。

第一種方式:在底拱澆築結束後搭設滿堂架並綁紮邊頂拱鋼筋。邊頂拱混凝土澆築鋼拱架在加工廠製作,外購弧形定型模板經驗收合格後運至現場進行安裝。

鋼筋安裝結束後按拱架設計位置搭設拱架,並按編號順序安裝定型模板。拱架及模板安裝結束後按75cm×75cm間距搭設對撐鋼管採用φ32調節螺桿加固,拱架與拱架間採用鋼管進行連線,每榀拱架不少於3根,內撐採用φ32調節螺桿按250cm×250cm間距設定。滿堂腳手架按間排距為75×75cm,層高75cm進行搭設,鋼拱架的安裝間距為0.

50m,安裝時採用扣件與滿堂架連線。

第二種方式:下彎段最上一塊全斷面一次澆築。鋼筋安裝結束後先用10×10×10cm預製混凝土墊塊(強度不低於設計值)以2.

5m間距按設計邊線安裝內撐並做好立模基準線,內撐安裝結束後安裝定型模板,模板採用拉筋加固。模板安裝結束後先安裝縱向背枋再安裝環向背枋,縱向背枋採用單根鋼管,間距50cm,環向背枋採用兩根鋼管,間距不大於75cm,拉筋間排距不大於75cm。

2、漸變段模板

鋼筋安裝結束後先用10×10×10cm預製混凝土墊塊(強度不低於設計值)以2.5m間距按設計邊線安裝內撐並做好立模基準線,內撐安裝結束後安裝組合模板,3015組合鋼模板按豎向安裝,採用5cm三角木模板補縫,模板採用拉筋加固。模板安裝結束後先安裝環向背枋再安裝豎向背枋 ,環向背枋採用單根弧形鋼管,間距50cm,豎向背枋採用兩根鋼管,間距不大於75cm,拉筋間排距不大於75cm。

3、堵頭模板安裝

常規堵頭模板的安裝在邊頂拱模板安裝結束後進行,模板採用φ12拉筋加固,間距不大於0.75m,圍檁採用採用1.5"腳手架鋼管作為背枋,間排距75cm,拉筋與錨桿焊接。

下彎段上堵頭模板安裝時每隔1.5~2.0m下料口或振搗視窗,在混凝土澆築到後再封堵,以保證澆築飽滿。

採用先澆築豎井標準段後澆築下彎段及豎井漸變段時,在滑模安裝平台上按50×50cm的間排距鋪設兩層10×10cm方木並訂3cm板作為滑模下堵頭;在漸變段最後一段澆築時在其上部設定30×30cm牛腿模作為下料及振搗視窗。

4.3 基岩面、基礎面及施工縫處理

鋼筋安裝前人工清撬鬆動岩塊,鑿除回彈料,對區域性欠挖部分進行處理,澆築前縫面及岩面採用清水沖洗乾淨,併排乾倉內積水;各分層分塊間按施工縫採取鑿毛處理。澆築過程中,如因故終止並超過允許間隔時間且初凝時,應按施工縫處理。

4.4 測量放線

基礎面處理合格後,用全站儀測量放線檢查規格,將體型控制點線放在明顯地方(對控制點做好保護),並在方便度量的地方給出高程點,確定鋼筋綁紮和立模邊線,並做好標記,焊鋼筋架立筋;對測量放線中發現的欠挖,採用風鎬或衝擊破碎錘進行岩面處理,直至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