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積岩石學複習

2022-10-02 18:33:02 字數 4571 閱讀 9530

一、 名詞解釋

沉積岩:(sedimentary rocks)沉積岩是組成岩石圈的三大類岩石(岩漿巖、變質岩、沉積岩)之一,它是在地殼表層條件下,由母岩的風化產物、火山物質、有機物質等沉積岩的原始物質成分,經過搬運作用、沉積作用以及沉積後作用而形成的一類岩石。

母岩:地表上出露的供給沉積岩原始物質成分的岩石,主要指早於該沉積岩而存在的岩漿巖、變質岩和較老的沉積岩。

沉積岩石學:(sedimentary petrogrogh)是研究沉積岩(包括沉積礦產)的物質成分、機構構造、分類和形成作用以及沉積環境分布規律的一門地質科學,是岩石學的一部分,但又是一門獨立的學科。

沉積學:(sedimentology)研究沉積物和沉積作用的科學。包括研究未曾石化和已經石化的天然沉積物及自然環境中沉積作用的過程和作用。

元素的風化分異:在相同的特定風化條件下,各類造岩元素由於從母岩中析出的難易程度不同而按一定順序從母岩中分離出來的現象。

沉積物重力流:是一種在重力作用下發生流動的瀰散有大量沉積物的高密度流體。

生物化學沉積作用: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或生物遺體分解過程引起介質物力化學環境變化,使某些溶解物質沉澱,或由於有機質吸附作用使某些元素沉積。

生物物理沉積作用:指生物在生命活動中通過捕獲、粘結或障積等作用使沉積物沉積。

沉積分異作用:是指母岩風化產物以及其他**的沉積物在搬運和沉積過程中會按顆粒大小、形狀、比重、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在地表依次沉積下來的現象,也叫地表沉積分異作用。

機械沉積分異作用:碎屑物質在流水搬運和沉積的過程中,將按粒度、密度、形狀、成分等差異發生有序沉積的現象,又稱機械成因分異作用。

化學沉積分異作用:溶解物質由於化學活潑性或溶解度的差異,以及受所處環境ph和eh的影響,將按一定的順序依次從溶液中沉澱出來的現象。

正常沉積作用:在正常情況或條件下發生的,有明顯機械沉積分異作用的、緩慢的、均勻變化的沉積作用,一般發生在河流湖泊和海洋。

事件沉積作用:由於重力、洪水、火山爆發、風暴等因素所引起的陣發性的、突然性的或災變性的(搬運和)沉積作用。

同生作用:是指沉積物剛剛沉積後而且尚與上覆水體相接觸時的變化,也稱「海底風化作用」或「海解作用」。

準同生作用:這一變化發生在同生作用後,沉積物已基本與水體脫離,但基本上還未脫離沉積時的環境,沉積物與上覆水體之間發生的變化(主要指潮上帶來的疏鬆caco3沉積物被高鎂粒間水白雲化的作用)。

後生作用:泛指沉積岩形成以後,遭受其風化和變質作用以前發生的作用和變化。

表生作用:指沉積岩公升到近地表,在潛水面以下常溫、常壓或低溫、低壓的條件下,由於滲透水和淺部水地下水的影響所發生的變化。

表層後生作用:在接近地表的沉積岩層中,主要是在地下水面附近所發生的一些作用。

深部後生作用:是指地層深部沉積岩的後生作用。深度可達6000~8000m。

風化作用:地殼表層岩石的一種破壞作用;因溫度的變化,水以及各種酸的溶蝕作用,生物的作用以及各種地質營力的剝蝕作用等,地殼表層的岩石處於不穩定狀態,逐漸遭受破壞,轉變為風化產物的過程。

風化殼:由風化殘留物質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層部分,或者說已風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層部分,就叫做風化殼或者風化帶。

碎屑岩:主要由母岩風化作用所形成的碎屑物質經過機械搬運和沉積作用、少量化學搬運和沉積作用,並經沉積後作用形成的一類岩石,又叫陸源碎屑岩(terrigenous clastic rocks)。

岩石碎屑:簡稱岩屑,是母岩機械破碎形成的碎塊,保留母岩結構的礦物集合體。

重礦物:相對密度大於2.86的礦物,在岩石中含量很少,一般不超過1%。其中在0.25~0.05mm的粒級範圍內含量最高。

雜基:雜基是碎屑岩中與粗碎屑一起沉積下來的細粒填隙組分,其粒級一般以泥為主,可包括一些細粉砂。或:

分布於碎屑顆粒之間,以懸移載荷方式與顆粒同時沉積粒級一般小於0.03mm的細小機械成因碎屑沉積物。

原雜基:代表原始沉積狀態的雜基。

正雜基:原雜基經過明顯重結晶後則轉變為正雜基。

膠結物:是沉積岩中以化學沉澱方式形成於粒間孔隙中的自生礦物。或:碎屑岩在沉積、成岩階段,以化學沉澱方式從膠體或真溶液中沉澱出來,充填在碎屑顆粒之間的各種自生礦物。

自生礦物:沉澱和成岩階段以化學或生物化學方式形成的沉積礦產。

沉積構造:指沉積物沉積時,或沉積之後,由於物理作用、化學作用及生物作用形成的各種構造。

原生構造:在沉積物沉積過程中及沉積物固結成岩之前形成的構造。

次生構造:固結成岩之後形成的構造。

膠結型別:碎屑岩中碎屑顆粒和填隙物間的關係。

孔隙:岩石中未被固體物質充填的部分,是碎屑岩重要的結構組分之一。

次生孔隙:是岩石中的礦物組分被溶解以及岩石組分破裂和收縮形成的孔隙。

碎屑岩構造:指岩石各組成部分的空間分布和排列方式。

成熟度:碎屑顆粒在風化、搬運、沉積等作用改造下接近終極產物的程度。

結構成熟度:是指碎屑物質經風化、搬運和沉積作用的改造,使之接近終極結構特徵的程度。結構成熟度愈高,表示碎屑物質分選性愈好,雜基含量越少。

成分成熟度:是指碎屑物質經風化、搬運和沉積作用的改造,使之接近終極成分特徵的程度。

同生變形構造:也稱變形構造,是沉積物沉積的同時或在沉積物固結成岩之前還處於富含孔隙水的塑性狀態下發生的變形所形成的構造。

滑塌構造:已沉積的未固結沉積物在重力作用下發生運動和位移所產生的各種同生變形構造的總稱。

流動成因構造:沉積物在搬運和沉積時,由於介質(如水、空氣)的流動在沉積物內部或表面形成的構造,屬於機械成因構造。

層理:是沉積物成層沉積時岩石性質沿垂向變化而產生的層狀構造,可通過礦物成分、顏色、粒度、形狀或填集方式的突變或漸變而顯現出來。

交錯層理:(cross bedding)由一系列與層系介面斜交的紋層(前積層)組成,層系可以彼此平行交錯、切割,組成不同形態的交錯層理,也叫斜層理。

波痕:(ripples or ripple markes)由於風、水流或波浪等介質的運動,在非粘性沉積物(主要是鬆散砂)表面形成的一種波狀起伏的層面構造,也稱為波紋或砂紋。

沖刷面:流體對下伏沉積物沖刷、侵蝕而成的起伏不平的面。

包捲構造:層內的揉皺—連續的開闊「向斜」和緊密的「背斜」。因層內液化,洩水而成,多見於粉砂岩與泥岩薄互層中。

生物跡:儲存在沉積物層面上及層內的生物活動痕跡。

生物擾動構造:原始發育很好的沉積層被破壞,不具有確定形態的生物成因構造。

平行層理:是由於平行而又近乎水平的紋層砂組成的,紋層厚1~2mm,它是在較強水動力條件下流動水作用的產物。而非靜水沉積。

底層面構造:發育在岩層底面上的構造,由水流或其攜帶的『工具』(如礫石、介殼等)對床底(泥或粉砂)侵蝕或刻蝕成槽、坑等,後來被(砂)充填而成。

槽模:由定向水流(突發性水流、渦流)在尚未固結的軟泥表面侵蝕沖刷出許多凹槽,後被砂質充填而在砂岩底面上鑄成的印模。

溝模:工具刻壓模,是由流水攜帶運動的顆粒對下伏泥質沉積物侵蝕而成細溝,後被砂質充填,而在砂質岩石底面上呈現出一些稍微突起的直線形的平行脊狀構造。

沉積後作用:沉積後作用是從沉積物到沉積岩,以及在沉積物形成以後再到它遭受風化作用或變質作用即到其被破壞或發生質的變化以前,發生的一系列的變化或作用,是沉積岩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階段。

碎屑沉積後作用:。相當於英美文獻中的「成岩作用」(diagenesis),即廣義的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指沉積物到沉積岩,以及在沉積岩形成以後再到它遭受風化作用或變質作用,即到期被破壞或發生質的變化以前,發生的一系列的變化或作用,是沉積岩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階段。或:

是指沉積物已基本與上覆水體脫離的情況下,由疏鬆的沉積物轉變為固結的沉積岩的作用。

壓實作用:是指沉積物沉積後在其上覆水層或沉積層的重荷下,或在構造形變應力的作用下,發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體積縮小的作用。

膠結作用:(cementation)是指從孔隙溶液中沉積出礦物質(膠結物)將鬆散的沉積物固結起來的作用。

交代作用:是指一種礦物代替另一種礦物的現象。

白雲石交代結構:後來的白雲石晶體交代原先的各種結構組分,所形成的一種結構形式。表現為晶形很好的白雲石顆粒交代其它顆粒或化石,白雲石晶體常具環帶或汙濁的核心。

溶解作用:岩石組分發生部分或全部溶解的現象。

壓溶作用:隨埋藏深度的增加,碎屑顆粒接觸點上所承受的壓力增大,顆粒接觸處的溶解度增高,發生晶格變形和溶解作用,砂質沉積物就進入了壓溶作用階段。

重結晶作用:在成岩作用過程中,砂岩中的各種組分都可以通過溶解、區域性溶解和固結擴散等方式,使物質質點發生重新組合,由非晶質變成結晶質,或由小顆粒集合成粗大的晶粒。

異化顆粒:福克認為碳酸鹽岩中的顆粒是異常化學作用的結果,即它的形成是化學或生物化學沉澱作用,以及沉積環境水動力條件影響的共同結果。

內碎屑:內碎屑主要是沉積盆地中沉積不久的、半固結或固結的碳酸鹽沉積物,受波浪、水流等作用,破碎、搬運、磨蝕、再沉積形成的盆內碎屑。

鮞粒:具有核心和同心層結構的球狀或橢球狀碳酸鹽顆粒,因為很像魚子,所以叫鮞粒。

泥:是與顆粒相對應的另一種結構組分,是指泥級的碳酸鹽質點,它與粘土巖或粘土質砂岩中的粘土泥是相當的。

晶粒:是晶粒碳酸鹽岩的主要結構組分。

生物格架:主要是指原地生長的群體生物如珊瑚、苔蘚、海綿、層孔蟲等,以其堅硬的鈣質骨骼所形成的骨骼格架。

疊層石構造:主要是由藍綠藻的生長活動所形成的亮暗基本層在垂向上有規律的交替的一類構造。暗層:富藻紋層,富有機質;亮層:富碳酸鹽礦物層,富碳酸鹽碎屑。

鳥眼構造:在泥晶石灰岩或白雲岩中,常見一種公釐級大小的、多呈定向排列的、多為方解石、石膏、石英等礦物充填的孔隙。因其形似鳥眼,故稱鳥眼構造。

沉積岩石學

事先宣告,此資料若於考卷不符,本人不承擔任何責任 不同意者,情無視此資料。岩石學一 名詞解釋 1.雜基 碎屑岩中的細小的機械成因組分,其粒級以泥級為主,可包括一些細粉砂 2.膠結物 碎屑岩中以化學沉澱方式形成於粒間孔隙中的自生礦物 3.層系 由許多在成分 結構 厚度和產狀上近似的同型別紋層組合而成。...

沉積岩石學

2004年沉積岩試題 一名詞解釋 15分,每題3分 1.交錯層理 2.次生孔隙 3.結構成熟度 4.弗羅德數 fr 5.填隙物 二簡述題 30分,每題10分 1.指示古水流方向有哪些標誌?2.成岩作用劃分為哪幾個階段?3.碳酸鹽岩的結構特徵是什麼?三 論述題 55分,2 3任選一題 1.試述砂岩的結...

《沉積岩石學》版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概念和術語 1,沉積岩 sedimentary rock 沉積岩是三大類岩石 岩漿巖 沉積岩和變質岩 之一,在地球表面出露面積最廣 75 沉積岩是在表生條件下,由各種沉積作用形成的沉積物,在逐漸被埋藏過程中又經成岩改造而成的成層岩石。可從四個層面來理解沉積岩的定義 1 沉積岩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