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書 正文

2022-09-29 20:45:13 字數 4980 閱讀 6129

第1章緒論

1.1 課題背景

我國公路運輸特點:由於社會生產與消費的需要,人們必須克服空間上的阻隔,實現人和物的移動,為具體實現這種移動提供服務所進行的經濟活動成為交通運輸。交通運輸與國民經濟有著不可分割的的關係,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聯絡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生產和消費的紐帶,是國民經濟的「先行宮」。

公路是交通運輸方式中的一種。與其它方式相比,在整個交通運輸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其特點是:

(1)機動靈活能適應各種地形條件,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迅速集中和分散貨物。

(2)「門到門」的運輸在貨物集三點直接裝卸,不需要中轉。從而節省時間和費用,減少貨損,尤其是短途運輸。

(3)通達性好可以深入到邊遠地區或山區,直接與任何工礦企業廠區或居民點相連。

(4)投資少,社會效益高與鐵路、航空方式相比公路運輸投資較少,見效快。公路的建設給沿線廣大地區帶來顯著的社會經濟的效益。

(5)運輸成本偏高由於汽車燃料**偏高,服務人員多,單位運量小,導致公路運輸成本一般高於鐵路和水運。

1.2 我國公路的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四十多年的建設,我國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綜合運輸系統。公路建設有了長足進步。改革開放二十餘年,特別是「七五」和「八五」的十年也是公路工程實現現代化過程的十年。

這十年中高等級公路建設和深水大跨橋梁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到2023年底,全國民用運輸車輛3000萬輛,全國公路客運輛佔各種運輸方式的總量的88%。旅客周轉量佔50.

5%,公路貨運量佔76.6%,貨物周轉量佔13.6%。

公路交通這一運輸方式已經得到廣泛的重視。公路交通的快速發展勢頭將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下去。公路的設計、建設與管理水平已得到較大的提高。

在公路建設方面,通過推廣應用cad技術,引發了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史上的一場革命。截止到2023年底,全國40家部、省(區)、直轄市公路設計部門,在公路設計中全部應用了cad技術,發展最快的設計部門人均計算機已達到1.1臺,並取得了繪畫版,設計檔案100%由計算機完成。

在路線立體交叉和獨立大橋工程的透視和動畫顯示中應用了三維技術。在公路設計管理方面,全國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檔案和設計圖示。在公路建設和管理上,我國普遍實行了招、投標管理制度,大大提高了公路建設的管理水平。

我國確定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把交通繼續作為經濟建設重點之一,並規劃在2023年是我國交通運輸與國民經濟發展想適應。公路基礎設施,在交通運輸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我們應站在國民經濟發展全域性與交通相適應的戰略高度上,為我國的公路建設貢獻才華和力量。

我國的公路建設以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包括建設公路主骨架在內的「兩縱兩橫三條線」,行成幾條通行能力大,規模效益好的南北向、東西向的公路運輸大通道,建設其它國道主幹線和對地區發展至關重要的其它公路,加強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的公路建設。

第2章平面設計

2.1 選線

選線是在道路規劃線路起終點之間選定一條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又能夠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線的工作。它面對的是乙個十分複雜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為達此目的,選線必須由粗到細,由輪廓到具體,逐步深入,分階段分步驟地加以分析比較,才能定出最合理的路線來。

眾所周知,道路是一條三維實體,它是由路基、路面、橋梁、涵洞、隧道和沿線設施所組成的線形構築物。但是,這並不等於說,凡是道路設計都必須包括上述內容,其中的涵洞和橋梁是可選的,就是說需要的時候就設定,不必要的情況下自然就不必設定。一般所說的路線,是指該道路的道路中線的空間位置。

路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稱作路線的平面。沿道路中線豎直剖切之後再行展開則是路線的縱斷面。中線上任意一點的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該點的橫斷面。

道路路線設計是指確定路線空間位置和各部分幾何尺寸的工作。為了研究和敘述的方面,人為地把道路路線設計分解為路線平面設計、路線縱斷面設計和橫斷面設計。其實三者是相互關聯的,既要分別進行,又要綜合考慮。

2.1.1 總體設計與選線

公路路線設計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路線走向所要考慮的問題;一是線形設計方面的問題。這兩個方面的問題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聯絡又相互制約的。路線設計,應合理的利用地形,正確的運用技術標準,保證線形的均衡性。

設計中應妥善處理遠期與近期、整體與區域性的關係,結合地形、地質、水文、氣象、築路材料等條件,充分考慮農業、環保、旅遊、文物等方面的要求,注意與鐵路、航空、航運、管道運輸等方面的配合、協調,通過綜合研究分析,認真進行放案比選。不同的方案應對其工程造價及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影響進行充分的論證和分析,達到技術經濟與環境效益的統一。

公路線形設計應在平、縱、橫三方面進行綜合設計,保持各元素之間的協調一致。公路等級越高,進行協調組合設計的作用越突出。平、縱、橫三方面的組合不僅要滿足汽車動力效能的要求,而且還要滿足駕駛員視角和心理等方面的要求,這對保證汽車行駛安全順適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不恰當的線形組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降低道路通行能力。

無論是路線定線還是線形設計以及工程實施階段的問題,都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設計人員必須充分認識這些問題,綜合起來考慮,這樣就會提高道路的運用效率和安全性,達到能以穩定的速度行車,設計出視覺上舒適的好線形。

在路線走向和公路等級確定後,應對全線總體布局做出設計,其要點如下:

(1)根據地形特徵,確定地形類別和計算行車速度。

(2)路線起終點除必須符合路網規劃要求外,對起、終點前後一定長度範圍內的線形必須做出接線方案和近期實施的具體設計。

(3)合理劃定設計路段長度,恰當選擇不同設計路段的銜接地點,處理好銜接處前後一定長度範圍內的線形設計。

(4)根據交通量及執行需要確定車道數。

(5)調查沿線主要城鎮規劃,確定同其連線的方式、地點。

(6)調查沿線交通、社會、自然條件,確定互通式立體交叉位置及其同連線道的連線方式。

(7)根據公路的功能,確定交通安全設施,交通管理設施,以及停車區、服務區等的布局與位置。

(8)對收費公路應在論證的基礎上確定收費制式。

(9)應綜合考慮互通式立體交叉、服務區、停車區、公共汽車停靠站、大型橋梁、隧道等的位置和間距,以保證交通執行安全所需的最小距離。

(10)擬分期修建的工程,必須在按總體規劃的技術標準做出設計之基礎上,制定分期修建方案並做出分期實施的設計

2.1.2 選線目的

道路選線的目的,就是根據道路的性質、任務、等級、標準,結合地形、地質、地物及沿線條件,綜合平、縱、橫因素,在實地上或紙上選出道路中線的平面位置。

具體到本設計上說,就是通過對各種限制的逐步滿足,在已知的地形圖上畫出一條道路中線。

2.1.3 選線任務

道路選線就是確定道路的走向和總體布局,具體確定道路的交點位置和選定道路的曲線要素,通過紙上或實地選線,把道路的平面位置確定下來。

說得通俗一些,選線的任務就是在調查研究、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礎上,設計出一條有一定技術標準、滿足行車要求、工程費用最省的路線。具體到本設計上,就是在地形圖上確定道路的走向和路線的線形,然後具體定出道路的直線、圓曲線、緩和曲線等各自的長度、交點位置、曲線轉角、曲線半徑等要素。

2.1.4 選線的原則

(1)在道路設計的各個階段,應運用各種先進的手段對路線方案做深入、細緻的研究,在多方案論證、比選的基礎上,選定最優的路線方案。

(2)路線設計應成為在保證行車安全、舒適、迅速的前提下,使工程數量小,造價低,營運費用省,效益好,並有利於施工和養護。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前提下,應盡量採用較高的技術指標。不要輕易採用極限指標,當然也不必不顧工程大小,片面追求高指標,以免造成資源、人力、物力等的浪費。

(3)選線應注意同農田基本建設相配合,盡量做到少佔田地,並應最大量不佔高產田、經濟作物田或經濟林園(如橡膠林、茶林、果園)等。

(4)選線時應對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進行深入勘測,弄清它們對公路工程影響。對於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岩溶、軟土、泥岩等嚴重不良地質地段和沙漠、多年凍土等特殊地區,應慎重對待,一般情況下應設法繞避。如果線路必須穿過上述特殊地段,則應選擇合適的位置,縮小穿越範圍,並採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5)通過名勝、風景、古蹟地區的道路,應注意保護原有自然狀態,其人工構造物應與周圍環境、景觀相協調,務必要處理好重要歷史文物遺址。一旦發現擬建路線有損於上述文物等,應考慮改線。

(6)選線應重視環境保護,注意由於公路修築以及汽車執行所產的影響與汙染問題,具體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路線對自然景觀與資源可能產生的影響;

2)占地、拆遷房屋所帶來的影響;

3)路線對城鎮布局、行政區劃、農業耕作區、水利排灌體系等現有設施造成分割而產生的影響;

4)雜訊對居民以及汽車尾氣對大氣、水源、農田所造成的汙染及其影響;

5)對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的影響和汙染的防治措施及對策實施的可能性;

(7)對於高速和一級公路,由於其路幅寬,可根據通過地區的地形、地物、自然環境等條件,利用其上下行車道分離的特點,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採用上下行車道分離的形式設線。

上述的選線原則適用於各級道路,但是具體到不同等級的道路上,會有不同的側重點。譬如說高速公路主要為起終點及中間重要控制點間快速直達交通服務的,該功能決定了它的基本方向不應該偏離總方向過遠,如果需要與沿線城鎮連線時,可以用支線連線。對於等級低的地方道路,其主要服務於地方交通,基於此,在合理的範圍內,多聯絡一些城鎮也是無可非議的。

重丘區應綜合考慮平、縱、橫三者的關係,恰當地掌握標準,提高線形質量。路線應隨地形的變化布設,在確定路線平、縱麵線位的同時,應注意橫向填挖平衡,同時還應注意縱向的土、石方平衡,以減少廢方和借方。總之一句話,對於選線原則的採用宜因地制宜,忌死搬硬套。

2.1.5 選線的一般步驟

一條道路路線的選定是經過由淺入深、由輪廓到區域性、由總體到具體、由麵到帶進而到線的過程來實現,一般經過以下三個步驟:

(1)全面布局

全面布局是解決路線基本走向的全域性性工作。就是在起終點及中間必須通過的控制點間尋找可能通過的「路線帶」,並確定一些主要的控制點,連線起來即可形成路線的基本走向。

(2)路線布局

在總體路線方案既定的基礎上,以相鄰主要控制點間劃分段落,根據道路標準以及道路的技術指標,結合其間具體地形條件逐段加密細部控制點,進一步明確道路路線走法,這就構成了路線的雛形。

(3)具體定線

有了上述路線輪廓即可進行具體定線,根據技術標準和路線方案,結合有關條件在有利的定線帶內進行平、縱、橫的綜合設計,具體定出道路中線,以期使整個線形連貫協調,

綜上所述,選線是由淺入深,由粗到細,由麵到線的工作過程。它是根據路網規劃、技術和規範指標值、自然條件、工程造價等綜合考慮的結果。

說明書正文 西爾康

1 確認及安裝 2 佈線 3 操作和執行 4 維護和檢查 5 其它 目錄1 安全注意事項1 2 目錄2 3 接線4 3 1 變頻器接線圖4 3 2 控制器接線5 4 操作6 4 1 各按鍵功能及指示6 4 2 基本操作7 4 3 系統引數7 5 其它引數10 5 1 相關技術引數10 5 2 電氣引...

畢業設計說明書 正文

國產六輥冷軋機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在國內成功執行,但只是一些單機架的中小型冷軋機。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快速發展,對高質量板 帶 材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長。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速現代化冷軋機的開發和研製成為當務之急。冷軋機是工業生產中非常重要的材料處理裝備,軋輥裝置是軋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決定著軋機的...

課程設計說明書正文 參考

1.零件圖分析 1.1 零件的功用 本零件為拖拉機變速箱中倒速中間軸齒輪,其功用是傳遞動力和改變輸出軸運動方向。1.2 零件工藝分析 本零件為迴轉體零件,其最主要加工面是 62h7孔和齒面,且兩者有較高的同軸度要求,是加工工藝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其次兩輪轂端麵由於裝配要求,對 62h7孔有端麵跳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