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排放及控制技術知識點彙總

2022-09-23 11:09:04 字數 3867 閱讀 9961

◆ 論述co的生成機理和影響因素

◆ 論述車用汽油機和車用柴油機未燃hc的生成機理和影響因素

◆ 論述nox的生成機理和影響因素

◆ 多氣門技術優點

1. 擴大進排氣門的總流通面積,增大進排氣量,降低幫浦氣損失,使燃燒更徹底,功率更高

2. 可實現關閉部分通道,形成與汽油機轉速相適應的進氣滾流強度,拓寬了汽油機的高效工作轉速範圍

3. 氣門增多,則氣門變小變輕,更快的開關,增大了氣門開啟的時間斷面值,並使相鄰氣門之間的浪費燃燒室面積減小,增大表面積利用率

4. 進排氣重疊角減小,降低了小負荷工況時的排放,多氣門排氣阻力小,進氣量大,掃除缸內廢氣效果提公升

◆ 汽油機機內淨化的主要措施

5. 大力推廣汽油噴射電控系統

6. 改善點火系統

7. 積極開發分層充氣及均質稀燃的新型燃燒系統

8. 選用結構緊湊和面容比較小的燃燒室,縮短燃燒室狹縫長度,提高壁溫

9. 採用廢氣再迴圈控制

10. 採用增壓技術

11. 採用可變氣門正時技術

◆ 均質壓燃的優缺點

優點:採用均質燃燒混合氣,保持了原汽油機比功率高的特點;節流損失較小且壓縮比高,採用多點同時著火的燃燒方式使得能量釋放率高,接近於理想的等容燃燒,效率較高,改善了部分負荷下的燃油經濟性。

缺點:冷啟動時著火困難;執行工況範圍有限;著火時刻和燃燒速率難以控制。

◆ 稀薄燃燒

影響:1. 在》1的某一範圍內,co的排量可得到有效控制

2. 進行適當的稀薄燃燒可改善hc的排放

3. 稀薄燃燒的最大優點在於提高指示熱效率的同時,極大降低nox的排放量

措施:1. 應用可變渦流控制系統

2. 採用結構緊湊的燃燒室,提高燃燒效率,減少熱損失,並採用盡可能高的壓縮比

3. 採用電控順序噴射系統,擴充套件稀燃失火極限

4. 應用高精度空燃比控制系統,把nox排放降足夠低的水平

5. 應用分層燃燒技術,在火花塞周圍形成較濃混合氣,使著火穩定

6. 採用廢氣再迴圈,使排氣中的nox進一步降低

◆ 電控汽油噴射系統的特點

12. 用微機控制每迴圈的噴油量和噴油時刻,可按工況對噴油量進行校正

13. 每缸單獨噴油器供油,提高各缸空燃比的均勻性和噴油量的精確性

14. 燃油霧化特性由噴油器決定,啟動時具有良好的噴油效能,啟動效能良好,hc排放少。

15. 進氣系統沒有節流作用,減少阻力損失,充氣效率高

◆ 電控高壓共軌系統

組成:電控單元,高壓油幫浦,共軌管和高壓油管,電控噴油器和各種感測器執行器

優點:1. 噴油壓力柔性可調,優化柴油機綜合性能

2. 控制噴油正時,控制nox,微粒的排放量

3. 控制噴油速率,實現預噴射和多次噴射,既降低了nox的排放又保護了良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4. 控制精度高,不會出現氣泡和殘壓為零現象

注意事項:1. 系統供油量與發動機相匹配

2. 噴油壓力、噴油規律與發動機燃燒室形狀、氣體渦流相匹配

3. 提高電磁閥的動作速度

◆ 三效催化劑的劣化機理

16. 熱失活:催化劑長時間工作在高溫環境,塗層組織相變,載體燒溶塌陷,***間發生反應,催化劑活性降低

17. 化學中毒:毒性化學物質吸附在催化劑表面活性中心不易脫附,使催化劑對有害排放物轉化效率降低的現象。分為鉛中毒、硫中毒、磷中毒

18. 機械損傷:催化劑及載體受外界激勵負荷作用產生磨損甚至破碎的現象。

19. 催化劑結焦:催化劑被沉積物覆蓋和堵塞,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 噴油規律

20. 滯燃期內的初期噴油量控制了初期放熱率,從而影響最高燃油壓力和最大壓力公升高率;

21. 為了提高迴圈熱效率,應盡量減小噴油持續角,並使放熱中心接近上止點;

22. 在噴油後期,噴油率應快速下降以避免燃燒拖延,造成煙度及耗油量的加大。噴油後期也不應該出現二次噴射及滴油等不正常情況。

噴油規律:(影響柴油機排放的主要因素)初期緩慢,中期急速,後期快斷。

第三章汽車排放特性

1. 瞬態工況:發動機的轉矩和角速度隨時間迅速變化的工況。

2. 發動機的排放特性:各種排氣汙染物的排放量隨發動機運轉工況如轉速、平均有效壓力的變化規律

3. 常溫啟動:濃混合氣、溫度低都使燃燒不完全,使co、hc排放增加;混合氣過濃溫度低,氧氣缺乏,使nox排放減少,但隨溫度公升高呈上公升趨勢。

熱啟動時較常溫下混合氣濃,co量公升高,hc的量減少,熱啟動缸內混合器溫度高於常溫啟動,氮氧化物排放高於常溫啟動。

4. 加速時,混合氣過稀,hc排放增加,混合氣過濃導致co、hc排量增加,溫度公升高,氮氧化物公升高;減速時,對於化油器式汽油機,形成濃的混合氣,co、hc排量增加;汽油噴射發動機,不在供油,co、hc排放減少。

5. 怠速工況:轉速低,混合氣濃度較高,殘餘廢氣量增加,燃燒不完全使co、hc量增加,氮氧化物減少;當怠速轉速增大時, co、hc的量減少。

6. 柴油機啟動工況:壓縮溫度低,燃油霧化氣化很差,必須供給較多的油,因此co、hc及微粒的排放量比穩態高。

7. 柴油機減速時排放問題不大;加速時,排放煙度明顯增加。

第四章汽油機機內淨化

1. 機內淨化:從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機理及影響因素出發,以改進發動機燃燒過程為核心,達到減少和抑制汙染物生成的各種技術。

2. 汽油機的燃燒過程分為:著火延遲期、明顯燃燒期、補燃期

3. 汽油噴射電控系統:通過感測器檢測發動機狀態,經微機判斷、計算,使發動機在不同的工況下,均能獲得合適空燃比的混合氣。

4. 電控汽油噴射系統按噴油器數目分單點噴射和多點噴射、按噴射區域分為進氣道噴射和缸內噴射、按噴射方式分為連續噴射和間歇噴射、按進氣量檢測方法來分空氣流量型和進氣壓力型。

5. 噴油時刻控制方式有三種同時噴射、分組噴射和順序噴射。包括噴油時刻控制和噴油量控制。

6. 點火系統通過火花品質和點火正時對排放產生影響。

7. 減小點火提前角(推遲點火)一方面降低了燃燒氣體的最高燃燒溫度和缸內最高燃燒壓力,另一方面縮短了著火燃燒產物的反應時間,nox 、hc 排量降低,加速催化劑起燃,動力性和經濟性降低。

8. 汽油機怠速:增大氣門間隙,減小氣門重疊角,降低hc、co排放濃度。

9. 分層燃燒:合理的組織氣缸內的混合氣分布,使在火花塞周圍有較濃的混合氣,燃燒室大部分區域具有很稀的混合氣,這樣可確保正常點火燃燒,提高經濟性,減少排放。

10. 高壓縮比使hc、nox 、co排放增加,但可以獲得較好的油耗和功率指標。

11. egr率:=返回廢氣量/返回廢氣量+進氣量

12. egr率對汽油機淨化與效能的影響egr率越大,對降低nox有利,但燃油消耗率也將增加;egr率通常控制在10%--20%,過高使hc排放增加

第五章柴油機機內淨化

1. 柴油機靠調節迴圈噴油量來調節負荷,而迴圈進氣量保持不變,混合氣濃度隨負荷變化為質調節

2. 柴油機的燃燒過程:滯燃期、速燃期、緩燃期、後燃期

3. 柴油機主要排放汙染物是氮氧化物和微粒。但降低排放往往存在矛盾

4. 柴油機按燃燒室設計分為:直噴式柴油機和非直噴式柴油機

5. 燃燒室按構造劃分,主要有渦流式燃燒室和預燃式燃燒室

6. 直噴式燃燒室:淺盆形燃燒室、深坑型、球形燃燒室

第六章汽車後處理淨化

1. 後處理技術:三效催化轉換器、熱反應器、空氣噴射器

2. 三效催化轉化器最主要的效能指標:汙染物轉化效率和排氣流動阻力

3. 熱反應器:汽油機工作過程中的不完全燃燒產物co、hc在排氣過程中可以繼續氧化,但必須有足夠的空氣和溫度以保證其高的氧化速率,熱反應器為此提供必要的溫度條件。

4. 空氣噴射器:就是將新鮮空氣噴射到排氣門的後面,是尾氣中的hc化合物和co在排氣管內與空氣混合,繼續進行氧化的方法,又稱二次空氣法。

分為主動式空氣噴射裝置(有空氣幫浦)和被動式空氣噴射裝置(無空氣幫浦)

5. 三效催化劑的組成:載體、塗層和活性組分(銠ph、鉑pt、鈀pd、助催化劑)

測試技術知識點彙總 1

1 測試技術的主要內容 測量原理,測量方法,測量系統,及資料處理。2 乙個被測物件的資訊總是通過一定的物理量 訊號 表現出來。表現不明顯的需要通過激勵裝置作用於被測物件。第一章 訊號及其描述 1 工程測試資訊總是通過某些物理量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物理量就是訊號。訊號是資訊的載體,資訊則是訊號所載的內...

供電技術知識點

1 電力系統 由發電廠 電力網與電能使用者 電力電荷 所組成的整體,稱為電力系統。電力網 電力系統中各級電壓的電力線路及其聯絡的變電所,稱為電力網或電網。作用是將發電廠生產的電能進行輸送,變換和分配。動力系統 電力系統加上發電廠的動力部分及其熱能系統和熱能使用者,就稱為動力系統。2 常把電力系統中的...

PLC技術知識點

plc知識點總結 1 電器的分類 按工作電壓等級分為高壓電器和低壓電器。其中高低壓的分界是 交流電壓1200v,直流電壓1500v之上為高壓,之下為低壓。按工作原理分 手動電器 自動電器。按功能用途分 控制電器 主令電氣 保護電器 執行電氣和配電電氣。按工作原理分 電磁式電器 非電量控制電器。2 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