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資訊系統考點歸納

2022-09-17 17:21:03 字數 4974 閱讀 4627

◎ 第一章

1.資訊:①資訊是對事物執行狀態和特徵的描述;②資訊是關於客觀事實的可通訊的知識;③資訊是提供決策的有效資料;④資訊是資料加工後的結果。

2.資料:是對客觀事物記錄下來的,可以識別的物理符號,這些符號包括數字、字元、文字和圖形等。

3.資料與資訊的區別與聯絡:1)區別:

資訊是經過加工後、並對客觀世界產生影響的資料,是邏輯性或觀念性的。資料是記載客觀事物的符號,是物理性的。2)聯絡:

資訊是資料的內在邏輯關係的體現,資料是資訊的具體表現。

4.系統:由處於一定環境中的相互聯絡和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結合而成,並為達到整體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5.資訊系統:資訊系統是乙個人工系統,它由人、硬體、軟體和資料資源組成,目的是正確地收集、加工、儲存、傳遞和提供資訊,實現組織中各項活動的管理、調節和控制。

6.管理資訊系統:管理資訊系統是利用計算機的硬、軟體資源,網路通訊裝置以及其辦公裝置,為實現企業整體目標,對資訊進行收集、傳輸、儲存、加工、輸出,給各級管理人員提供業務資訊和決策資訊的人機系統。

7.管理資訊系統的結構:是指資訊系統的組成及其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關係。

8.管理資訊系統的結構分類:1)資訊系統的物理結構:

①計算機硬體系統;②計算機軟體系統③通訊網路系統;④資料及其儲存介質;⑤非計算機系統的資訊收集、處理裝置;⑥規章制度;⑦工作人員。2)管理資訊系統的層次結構:可分為戰略層、戰術層和業務層三個層次。

3)管理資訊系統的功能結構:按照各部門的業務功能來建立相互關聯的子系統。4)管理資訊系統的綜合結構:

①橫向綜合;②縱向綜合;③縱橫綜合。

9.企業資源計畫:

(一)物料需求計畫(mrp):初期為分時間段的物料需求計畫,即基本mrp,主要解決間歇生產的生產計畫和控制問題。mrp系統包含以下模組:

①主生產計畫:粗能力平衡:主生產計畫與企業總體能力的平衡,找出瓶頸資源;

②物料需求計畫:據生產計畫需要,確定原料數量和訂貨時間,降低庫存;

③物料清單;④庫存控制;⑤採購訂單;⑥加工訂單。

(二)閉環(mrp):閉環(rmp)在rmp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能力需求計畫,使系統具有生產計畫與生產能力的平衡過程。

(三)製造資源計畫(mrpⅱ):製造資源計畫(mrpⅱ)是對製造企業全部資源進行有效計畫管理的一整套方法。它以mrp為核心,把企業內部的產、供、銷、人、財、物各生產經營環節組成一有機整體。

mrpⅱ將對企業的所有製造資源(五大資源:物料、裝置、人力、資金、資訊)進行總體計畫和優化管理,以達到在企業有限製造資源條件下,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四)企業資源計畫(erp):erp在mrpⅱ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向內、外兩個方向延伸,向內主張以精益生產方式改造企業生產管理系統,向外則增加戰略決策功能和供需鏈管理功能。從實質上來看,erp不僅僅是mrpⅱ系統的擴充套件,還是在新的市場環境下的全新經營理念。

◎ 第二章

1.軟體技術:計算機軟體是計算機的靈魂,負責協調指揮計算機所有硬體的執行,從資料的採集、處理、一直到結果的儲存和發布。計算機軟體分成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兩類。

2.硬體技術:計算機硬體是指所有計算機的物理裝置,主要包括cpu、儲存器、i/o介面、網路裝置、外部裝置和各種匯流排。

3.資料庫設計注意方面:①原始單據與實體之間的聯絡;②主鍵與外來鍵;③基本表的性質;④正規化標準。

4.資料庫設計的主要內容:

5.實體-聯絡圖(e-r圖):1)矩形表示實體;2)橢圓表示屬性;3)稜形表示聯絡。

6.關係資料規範化:1)第一正規化(1nf):

屬於第一正規化的關係應滿足的基本條件是元組中的每乙個分量都必須是不可分割的資料項。2)第二正規化(2nf):指的是這種關係不僅滿足第一正規化,而且所有非主屬性完全依賴於主碼。

3)第三正規化(3nf):指的是這種關係不僅滿足第二正規化,而且其任何乙個非主屬性都不傳遞依賴於任何主關鍵字。

◎ 第四章

1.諾蘭模型:

第一階段:初裝。初裝階段標誌著組織購買第一台計算機,並初步開發管理應用程式。

特點:①組織中只有個別人具有使用計算機的能力;②該階段一般發生在乙個組織的財務部門。

第二階段:蔓延。處於蔓延階段的組織中,計算機的應用初見成效,管理應用程式從少數部門擴散到多數部門。

特點:①資料處理能力得到迅速發展;②出現許多新問題(如資料冗餘、資料不一致性、難以共享等);③計算機使用效率不高等。

第三階段:控制。主要指對組織中計算機的數量進行控制。

特點:①成立了乙個領導小組;②採用了資料庫(db)技術;③這一階段是計算機管理變為資料管理的關鍵。

第四階段:整合。整合階段就是在控制的基礎上,對子系統中的硬體進行重新聯接,建立集中式的資料庫及能夠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種資訊的系統。

特點:①建立集中式的db及相應的資訊系統;②增加大量硬體,預算費用迅速增長。

第五階段:資料管理

第六階段:成熟。由於80年代時,美國尚處在第四階段,因此,諾蘭沒能對該兩個階段進行詳細的描述。

他認為資料管理應該是實現企業全方位的資料儲存、檢索、處理和維護等,成熟應該是形成了完善的資訊系統,可以為各個管理層次提供資訊。

2.開發管理資訊系統的策略有以下兩種:

(1)「自下而上」的開發策略

基本思想:從業務系統開始,先實現每個基本功能(即資料處理功能),然後逐步向高階建設(即,增加管理/控制功能)。

優點:能保證最終的系統可以執行。

缺點:缺乏整體考慮,會做大修改,開發過程存在大量重複工作。

(2)「自上而下」的開發策略

基本思想:從整體上協調和規劃,由全面到區域性、由長遠到近期,從探索合理的資訊流出發來設計資訊系統。

優點:整體性和邏輯性強。

缺點:難度大,複雜、繁瑣。

3.關鍵成功因素:指的是對企業成功起關鍵作用的因素。

4.關鍵成功因素法:通過分析,找出使得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然後再圍繞這些關鍵因素來確定系統的需求,並進行規劃。

5.關鍵成功因素法的步驟:①了解企業(或mis)的戰略目標;②識別所有的成功因素和影響這些因素的子因素;③確定關鍵成功因素;④明確各關鍵成功因素的效能指標和評估標準。

6.企業系統規劃法的作用:①確定未來資訊系統的總體結構,明確系統的子系統組成和開發子系統的先後順序;②對資料進行統一規劃、管理和控制,明確各子系統之間的資料交換關係,保證資訊的一致性。

7.企業流程重組:是按現代化資訊處理的特點,對現有的企業流程進行重新設計。這是提高企業執行效率的一條重要途徑。

8.企業流程重組的內容:企業流程的重組不僅涉及到技術,也涉及人文因素,包括觀念的重組、流程的重組和組織的重組,以新型企業文化代替老的企業文化,以新的企業流程代替原有的企業流程,以扁平化的企業組織代替金字塔型的企業組織等。

9.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1)優點: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注重開發過程的整體性、全域性性,特別適合開發大型mis。 2)缺點:開發過程繁瑣,周期長,難以適應環境的變化。

10.原型法:1)優點:簡易,使用者容易接受。2)缺點:不適合開發大型系統;浪費嚴重,拖延進度。

◎ 第五章

1.可行性分析的任務:明確專案開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可行性分析的內容:管理上的可行性、技術上的可行性、經濟上的可行性、社會可行性分析。

3資料字典的內容包括:①資料項的定義;②資料結構的定義;③資料流的定義;④處理邏輯的定義;⑤資料儲存的定義;⑥外部實體的定義。

4.新系統邏輯方案的內容:①新系統的業務流程(新bpr);②新系統的資料流程(新dfd);③新系統的邏輯結構(子系統劃分);④新系統中資料資源的分布;⑤新系統中的管理模型。

ps:有關畫圖部分的重點須自習

◎ 第六章

1.系統設計的主要過程:1)概要設計:

(制定規範、系統結構設計、資料結構設計、可靠性設計、編制文件和評審)。2)詳細設計:(**設計、資料儲存設計、輸入/輸出設計、介面設計、資訊系統流程圖設計、系統物理配置方案設計)。

2.**設計的規範(原則):①設計的**在邏輯上必須能滿足使用者的需要,在結構上能與處理的方法相一致;②**應唯一標誌它所代表的事物或屬性;③**設計要預留足夠的位置,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需要,可擴充且容易修改;④不要使用易於混淆的字元;⑤要注意盡量採用不易出錯的**結構;⑥當**長於4個字母或5個數字字元時,應分成小段,這樣人們讀寫時不易發生錯誤。

3.常用的編碼規則和分類:

(一)有序碼:用連續數字代表編碼物件的碼,通常從1開始。

優點:短而簡單,易於管理;

缺點:沒有邏輯基礎,不易理解;刪除後易造成空碼;

有序碼一般作為其他分類**的補充!

(二)區間碼:把資料項分成若干組,每一區間代表乙個組,碼中的數字和位置都代表一定意義。

優點:資訊處理(排序,檢索分類)容易;

缺點:資料項的分類屬性太多時,**會太長。

區間碼還可分為以下三種型別:①層次碼;②十進位製碼;③特徵碼。

(三)助憶碼:助憶碼用文字、數字或文字數字結合起來描述,易於理解。

4.資訊系統流程圖的繪製:

以資料流程圖為基礎

1)為資料流程圖中的每乙個處理功能分別畫出資料關係圖;2)將各個處理功能的資料關係圖按功能發生的邏輯次序綜合起來,即系統流程圖。

5.資訊系統流程圖的作用:

表達了系統各功能(程式模組)之間的資料傳遞關係:

1)系統的許多功能通過資料檔案發生聯絡;

2)不同功能模組分別向同一資料儲存檔案輸入或讀取資料而發生聯絡;

3)通過在功能模組之間設立乙個臨時的中間檔案而發生聯絡。

6.模組:模組又稱構件,就是可以組合、分解和更換的單元,是組成系統、易於處理的基本單位。

7.模組的屬性特徵:①功能,指該模組實現什麼功能,做什麼事情;②邏輯(內部),描述模組內部如何實現要求的功能;③狀態(外部),描述該模組的使用環境、條件及模組間的相互關係。

圖的繪製:1)體系框圖(又稱功能結構圖、層次圖、h圖):表明各個功能模組的隸屬關係,是乙個樹形結構。

2)ipo圖:詳細解釋層次圖中的每乙個功能模組的輸入、處理和輸出。分為概要ipo圖和詳細ipo圖。

◎ 第七章

1.系統實施的主要內容:包括物理系統的實施;程式設計與除錯;系統測試;系統切換、執行與維護;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系統的評價等。

2.系統測試的兩種測試方法:

(1)已知產品的功能設計規格,可以進行測試證明每個實現了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黑盒測試)。

管理資訊系統考卷

浙江工業大學2007 2008學年 第一學期期終試卷 試卷 一 單項選擇題 共20分,每題2分 1.下面的系統中,哪乙個是實時系統 a.辦公自動化系統b.航空訂票系統 c.商場pos系統d.計算機雷射排版系統 2.關係模式規範化的最起碼的要求是達到第一正規化,即滿足 a.每個非主屬性都完全依賴於主碼...

管理資訊系統考題

一 填空 10分 1 從概念結構上看管理資訊系統是由資訊源和資訊使用者構成的。2 管理資訊系統的三要素是和計算機的應用。3 決策支援系統是由資料子系統和組成。4 總體結構設計包括和網路設計及裝置配置 選型。5 系統維護包括完善性維護和預防性維護。二 回答下列問題 40分 00級學生任選8道題 1 什...

管理資訊系統考試方案

管理資訊系統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傳統考試側重知識點的考核,對綜合能力的考核和培養不足。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創新能力 應用知識能力 組織協調與合作能力,對管理資訊系統考試進行改革。課程總分100分,期末課程報告佔總分70 平時考核佔總分30 一.考核內容 應用所學知識,基於某個專案進行資訊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