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畫 1

2022-09-13 19:51:05 字數 1565 閱讀 7705

本課程引導和幫助學生達到以下三個方面的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律、樂觀向上、勤勞樸素的態度。

2、愛親敬長,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3、初步形成規則意識和民主、法制觀念,崇尚公平與公正。

4、熱愛家鄉,珍視祖國的歷史與文化,具有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差異,初步形成開放的國際視野。

5、具有關愛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二)能力與方法

1、養成安全、健康、環保的良好生活和行為習慣。

2、初步認識自我,掌握一些調整自己情緒和行為的方法。

3、學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傾聽他人的意見,體會他人的心情和需要,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集體生活。

4、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社會事物和現象,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力所能及地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運用資訊的能力,能夠選用恰當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說明問題。

(三)知識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為規範和文明禮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懂得規則、法律對於保障每個人的權利和維護社會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2、初步了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科學技術對生產和生活的重要影響。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識,初步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了解人類共同面臨的人口、資源和環境等問題。

4、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了解一些我國歷史常識,知道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革命傳統,了解影響我國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響世界歷史發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環境下人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懂得不同民族、國家和地區之間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

四、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珍視祖國的歷史與文化,具有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差異,初步形成開放的國際視野。

2、重視自學能力的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科學學習方法的選擇。

3、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了解一些我國歷史常識,知道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革命傳統,了解影響我國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

4、初步了解影響世界歷史發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環境下人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懂得不同民族、國家和地區之間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

五、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掌握必備的知識。

2、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

3、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充實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六、教學進度表

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畫

耀州區寺溝鎮張郝小學陳治國 一 學生情況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級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關注每乙個兒童的成長為前提,以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為標,以體現與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為理念 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聯絡的社會環境 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互動作用,獲得對現代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

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畫

三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知道有關商業的最基本常識及商業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消費活動 商業活動與人們的關係,樹立正確的購物行為規範,學習在消費活動中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2 學習 了解有關的交通安全 居家安全和生活安全等方面的小常識,知道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了解安全事故的無情以及給家庭 社會 國...

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學計畫

三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知道有關商業的最基本常識及商業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消費活動 商業活動與人們的關係,樹立正確的購物行為規範,學習在消費活動中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2 學習 了解有關的交通安全 居家安全和生活安全等方面的小常識,知道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了解安全事故的無情以及給家庭 社會 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