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遙感導論》期末複習

2022-09-10 01:00:04 字數 3144 閱讀 2599

一.名詞解釋

1.遙感:廣義的遙感泛指一切無接觸的遠距離探測,包括對電磁場、力場、機械波等的探測;狹義的遙感是指應用探測儀器,不與探測目標相接觸,從遠處把目標的電磁波特性記錄下來,通過分析,揭示出物體的特徵性質及其變化的綜合性探測技術。

2.電磁波譜:按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的波長或頻率,遞增或遞減排列,則構成了電磁波譜。

3.輻照度:即被輻射的物體表面單位面積上的輻射通量。

4.輻射亮度:輻射源在某一方向的單位投影面積在單位立體角內的輻射通量,稱為輻射亮度。

5.朗伯源:輻射亮度與觀測角無關的輻射源,稱為朗伯源。

6.地物反射波譜:地物的反射波譜指地物反射率隨波長的變化規律。

7.反差:指膠片的明亮部分與陰暗部分的密度差。

8.反差係數:是指拍攝後負片影像與景物亮度差之比,即特徵曲線上的斜率。

9.掃瞄成像:掃瞄成像是依靠探測元件和掃瞄鏡對目標地物以瞬時視場為單位進行的逐點、逐行取樣,以得到目標地物電磁輻射特性資訊,形成一定譜段的影象。

10.標準假彩色合成:綠波段賦藍,紅波段賦綠,紅外波段賦紅時,這一合成方案被稱為標準假彩色合成。

11.目視解譯:又稱目視判讀,或目視判譯,它指專業人員通過直接觀察或借助輔助判讀儀器在遙感影象上獲取特定目標地物資訊的過程。

12.光譜模式識別:是指根據這種像元到像元的光譜資訊來自自動劃分土地覆蓋型別的分類過程的總稱。

二.知識要點

1.遙感系統的組成:被測目標的資訊特徵、資訊的獲取、資訊的傳輸與記錄、資訊的處理和資訊的應用五大部分。

2.遙感的優缺點

⑴大面積的同步觀測

⑵時效性

⑶資料的綜合性和可比性

⑷經濟性

⑸侷限性

3.大氣視窗的組成

通常把電磁波通過大氣層時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過率較高的波段稱為大氣視窗。

大氣視窗的光譜段主要有:0.3~1.3um,即紫外、可見光、近紅外波段。

1.5~1.8um和2.0~3.5um,即近、中紅外波段。

3.5~5.5um,即中紅外波段。

8.0~14um,即遠紅外波段。

0.8~2.5cm,即微波波段。

4.植物的反射波譜

植物的反射波譜曲線(光譜特徵)規律性明顯而獨特,主要分三段:可見光波段(0.4~0.

76um)有乙個小的反射峰,位置在0.55um(綠)處,兩側0.45um(藍)和0.

67um(紅)則有兩個吸收帶。這個特徵是由於葉綠素的影響,葉綠素對藍光和紅光吸收作用強,而對綠光反射作用強。在近紅外波段(0.

7~0.8um)有一反射的「陡坡」,至1.1um附近有一峰值,形成植被的獨有特徵。

這是由於植被葉細胞結構的影響,除了吸收和透射的部分,形成的高反射率。在中紅外波段(1.3~2.

5um)受到綠色植物含水量的影響,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特別以1.45um、1.95um和2.

7um為中心是水的吸收帶,形成低谷。

綠色植物反射波譜曲線

5.水體的反射波譜

水體的反射主要在藍綠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強,特別到了近紅外波段,吸收就更強。正因為如此,在遙感影像上,特別是近紅外影像上,水體呈黑色。但當水中含有其他物質時,反射光譜曲線會發生變化。

水中含泥沙時,由於泥沙散射,可見光波段反射率會增加,峰值出現在黃紅區。水中含葉綠素時,近紅外波段明顯抬公升,這些都成為影像分析的重要依據。

6.微波雷達的空間解析度

p747.遙感影象的輻射解析度

輻射解析度是指感測器接收波譜訊號時,能分辨的最小輻射度差。在遙感影象上表現為每一像元的輻射量化級。

某個波段遙感影象的總資訊量im由空間解析度(以像元數n表示)與輻射解析度(以灰度量化級d表示)有關,以bit為單位,可表達為im=n·log2d。

在多波段遙感中,遙感影象總資訊量還取決波段數k。

8.引起幾何畸變的原因(遙感影像變形的原因)

⑴遙感平台位置和運動狀態變化的影響:航高、航速、俯仰、翻滾和偏航。

⑵地形起伏的影響:產生像點位移

⑶地球表面曲率的影響:一是像點位置的移動,二是像元對應於地面寬度的不等。

⑷大氣折射的影響:產生像點位移。

⑸地球自轉的影響

9.幾何校正中這樣選擇地面控制點?(p111)

10.目視解譯的解譯標誌

遙感攝影像片解譯標誌又稱判讀標誌,它指能夠反映和表現目標地物資訊的遙感影像各種特徵,這些特徵能幫助判讀者識別遙感影象上目標地物或現象。解譯標誌分為直接判讀標誌和間接解譯標誌。

⑴直接判讀標誌:直接判讀標誌是指能夠直接反映和表現目標地物資訊的遙感影象的各種特徵,它包括遙感攝影像片上的色調、色彩、大小、形狀、陰影、紋理、圖型等,解譯者利用直接解譯標誌可以直觀識別遙感像片上的目標地物。

⑵間接解譯標誌:間接解譯標誌是指能夠間接反映和表現目標地物的遙感影象的各種特徵,借助它可以推斷與某地物屬性相關的其他現象。

11.目視解譯方法與基本步驟

㈠目視解譯方法:直接判讀法、對比分析法、資訊復合法、綜合推理法、地理相關分析法

㈡遙感影象目視解譯步驟:

⑴目視解譯準備工作階段

⑵初步解譯與判讀區的野外考察

⑶室內詳細判讀

⑷野外驗證與補判

⑸目視解譯成果的轉繪與製圖

12.監督分類和非監督分類方法

⑴監督分類方法:首先需要從研究區域選取有代表性的訓練場地作為樣本。根據已知訓練區提供的樣本,通過選擇它指引數,建立判別函式,據此對樣本像元進行分類,依據樣本類別的特徵來說識別非樣本像元的歸屬類別。

⑵非監督分類方法:是在沒有先驗類別作為樣本的條件下,即事先不知道類別特徵,主要根據像元相似度的大小進行歸類合併的方法。

13.計算機分類的基本過程

⑴首先明確遙感影象分類的目的及其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根據應用目的選取特定區域的遙感數字影象,影象選取中應考慮影象的空間解析度、光譜解析度、成像時間、影象質量等。

⑵根據研究區域,收集與分析地面參考資訊與有關資料。

⑶對影象分類方法進行比較研究,掌握各種分類方法的優缺點,然後根據分類要求和影象資料的特徵,選擇合適的影象分類方法和演算法。

⑷找出代表這些類別的統計特徵。

⑸為了測定總體特徵,在監督分類中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訓練場地進行取樣,測定其特徵。在無監督分類中,可用聚類等方法對特徵相似的畫素進行歸類,測定其特徵。

⑹對遙感影象中各畫素進行分類。包括對每個畫素進行分類和對預先分割均勻的區域進行分類。

⑺分類精度檢查。

⑻對判別分析的結果統計檢驗。

遙感導論複習

遙感導論知識點 遙感 在不同高度的遙感平台,應用探測儀器,從遠處把目標的電磁波特性記錄先來,通過分析,揭示出物體的特徵性質及其變化的綜合性探測技術。遙感的功能 定時,定位,定性,定量 遙感是多學科聯合 物理手段 數學方法 地球科學 遙感的發展主要有賴於空間技術 計算機技術和地球科學的發展。遙感分類 ...

遙感導論複習新版

第1章1.遙感的基本概念是什麼?應用探測儀器,不與探測目標相接觸,從遠處把目標的電磁波特性記錄下來,通過分析,揭示出物體的特徵性質及其變化的綜合性探測技術。2.遙感探測系統包括哪幾個部分?被側目標的資訊特徵 資訊的獲取 資訊的傳輸與記錄 資訊的處理和資訊的應用.3.作為對地觀測系統,遙感與常規手段相...

遙感導論複習題

1 遙感的概念 答 狹義 不與探測目標接觸,從遠處把目標的電磁波特性記錄下來,通過分析,揭示出物體特徵性質及變化的綜合性探測技術 廣義 遙遠的感知 2 遙感的分類 答 按遙感平台分 地面遙感 航空遙感 航天遙感 航宇遙感 按感測器探測波段分 紫外遙感 可見光遙感 微波遙感 多波段遙感 按工作方式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