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帶不走的專家團隊系統設計師的作用

2022-09-08 21:06:04 字數 1275 閱讀 4793

――諮詢日記之四十三

拖延乙個月之久的系統設計師(設計師專題:

系統設計師小組遲遲不能獲准成立的原因有二,一是部分管理人員等級觀念根深蒂固,對我從基層管理人員中選拔系統設計師表示反對;二是管理者自身水平低下,不能勝任系統設計師工作,不了解系統設計師在專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又不虛心請教,不主動溝通,硬頂著不讓系統設計師小組產生。

這也印證了我們前面說過的話,專案阻力大多來自上層,來自權勢人物。

這次系統設計師小組終於獲准成立,還得虧了我們公司總裁陳先生。如果不是他出面斡旋,不是他用自身的影響力進行溝通,不是他借助上層管理人員的虛榮,這事還真不知要拖延到何時!

沒有系統設計師小組,也就是說沒有系統設計師,我這個首席專家就總在企業搞地下工作――溝通也好、布置工作也罷,只能進行單線聯絡,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專案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在這個專案進行過程中沒有起作用。關於系統設計師成立的檔案和人選建議,我可以說三易其稿。最初,我按照選人「三原則」(-全球品牌網-會電腦、有能力、敢說話),自主選拔了三十餘人的系統設計師,不獲通過。

第二次,我不提出具體人選,只提人選選拔的建議,讓高管們自定,他們不知道系統設計師幹什麼也擱置。第三次,我折衷提出人選建議,讓高管們自身擔任系統設計師,讓他們自己挑選設計員(稱呼不重要,有人幹活才是王道),高管們仍然以我不知道我能幹什麼為由,往後拖延。這才逼得我不得不請陳總出面。

企業終於同意成立系統設計師小組了,這是乙個可喜的起步!

系統設計師是幹什麼的呢?我對高管們進行了如下解釋:系統設計師按專案推進要求,承擔專案專家組交辦的系列設計任務。

這任務包括:資訊收集與整理,流程梳理與優化,標準擬訂與徵求意見,制度草擬與徵求意見,薪酬調查與參與計算等等。總之,他們只是在專家指導下拿出初步方案草案,徵求相關崗位員工意見,特別是主管領導意見,是專家與企業各層人員溝通的橋梁和紐帶。

他們只是出方案草案,他們沒有決定權,他們所設計的任何草案都要經過反覆修改、討論,補充完善,才能呈報審批。他們不會對現有管理人員構成任何威脅。當然他們會成為現有管理者未來強有力的競爭者。

他們是專案結束後,企業帶不走的專家團隊。

諮詢專案最終成功與否的標誌,不是多少檔案、多少流程、多少制度、多少有形成果,而是有多少人真正掌握了專家帶來的先進管理理論與技術方法。比如說,大家津津樂道

的流程,到底什麼才是企業「務實、獨特、簡潔、高效」的流程?既要靠他們設計出來,也要靠他們培訓、推動。否則專案專家組一旦撤離,那些漂亮的規範、標準、制度、流程,誰來維護?

誰來跟蹤?誰來持續改進、優化?難道說要專家在你企業駐一輩子不成?

說到底,諮詢專案成功的最根本標誌,就是為打造了企業帶不走的專家團隊!

導遊帶學生團出團的工作流程

學生游出團指引 出發前 1 提前到達總社 提前10分鐘,穿統一工衣 帶旗 工作證 2 如未見師傅應盡早致電,上車後落實該團司機及其 號碼,試用車上咪是否正常 是否有準備膠袋。3 詢問師傅對景點的熟悉情況,講清接人及景點線路圖 行車路線,該團的用餐時間及地點。4 將禮品 水 文具 搬上車,車頭紙及車號...

培養帶得走的9種職場能力

薪水太少,工作太多,主管沒創意 抱怨遠比工作時間長,這就是職場裡典型的黑色隧道現象。職場中的機會主義者,永遠認為好工作是可以換來的,工作的目的完全依附在找好工作上,不斷地追尋,不斷地沮喪,黑色隧道有如漫漫長夜。所謂 黑色隧道 指的是,你在職場上所有可能碰到的讓你厭惡的現象。你不可能在一天之內經歷完所...

我的辭職信人走茶不涼

辭職信尊敬的賀總 我是您的員工李高磊,在您看到這封辭職信的時候,我已經做了乙個艱難的抉擇。就在我到青雲實習後不久,在一次校園招聘中我有幸與中國建築第七工程局 籤了約,而就在前天我又接到了中建七局人力資源部的通知要求提前入職。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相信今天我的選擇一定會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援。在青雲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