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教育科學規劃「十一五」重點課題

2022-09-01 12:09:03 字數 4496 閱讀 1294

「小學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創新策略的研究」研究方案

一、課題背景

1. 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在「十五」課題研究中,很多中小學校的廣大教師圍繞著「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開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力求通過整合的途徑,提高教學水平,提公升教育質量。重點解決的是作為技術手段的數位化資訊科技,如何應用於學科教學並與學科教學相結合的問題。但卻忽略了或者說沒有很好地研究並解決好資訊科技如何與課程及學科教學「融」為一體的問題,即策略問題,創新策略更是匱乏。

這種匱乏主要體現十個方面:

理念解讀的模糊性;理論研究的虛範性;操作環節的機械性;工具利用的單一性;情景創設的失真性;技術崇拜的片面性;整合模式的教條性;學習主體的絕對性;互動溝通的淡漠性;網路資源的依賴性。

2. 選題的目的、意義

人才是國家強盛、民族進步的根本。培養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人才,永遠是教育不變的宗旨。而如何培養成就人才所需要的能力與素質,必然是教育研究領域永恆的主題。

多年來我們培養出的大多是知識應用型人才,而缺乏創新型人才。教育應通過怎樣的方法途徑培養創新型人才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是我們教育改革急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資訊科技與課程教學整合,恰恰為有效解決資訊時代培養具備現代資訊素養和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提出了新思路、新方式和新途徑。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資訊科技與各學科課程的有機整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從而為學生創新能力和資訊能力的培養營造最理想的教學環境,而這樣的環境正是建立新型的教學模式,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所必需的。

新課標要求,教學過程除了要重視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外,還著重提出在教學中突出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的運用,要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由此可見,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正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實現新課標教學要求的有效途徑,是基礎教育改革的趨勢與潮流。

近幾年,我市小學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課改實踐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績。特別是近三年來,我市整合的整體水平進入全國的先進行列。可以這樣說,我們的整合幾年上了三個台階。

特別令人振奮的是,我市資訊科技教學、教研、科研等多個專案走出國門,在國際上進行了展示和交流。如我們編寫了劍橋少兒資訊通訊技術及認證培訓教程《劍橋少兒ict》學生教材和教師用書,有17所小學參與了**電教館和美國world links合作課題《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課題研究,並與圓滿結題,武漢市常青第一小學《網上購書學問大》一課在獲得全國資訊科技推薦優質課一等獎的基礎上,又被選拔到日本參加國際資訊科技教學示範活動進行現場交流。

不言而喻,武漢市小學的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實踐活動對於促進我市的課程改革,對於變革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對於提高教學效率都起到了明顯的推進作用。因此,繼續進行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探索,特別是有針對性的進行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策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的切入點、主要問題、重要觀點等)

這個課題研究切入點:

在於課程整合是乙個包含著多種思想、多樣實踐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從不同的視角會對課程整合做出了不同的界定。對於學校及學校的教師來說,重要的不是像理論者那樣給課程整合下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義,而是在整體上認識到多種含義的存在,認識到每種界定都有其特定的視角和背景。我們認為:

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就是在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等教育技術基礎理論指導下,在熟悉資訊環境和把握學科課程內在元素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和發掘資訊科技的優勢,並以此作為切入點進行教學設計,把資訊科技與資訊資源、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調動教師的創造性和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意識,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

隨著新課標和資訊化教育的深入開展,開展資訊科技和學科整合的創新策略研究,把資訊科技和教學過程緊密結合起來,把資訊科技融和在學生的學習中,實現資訊科技與課程的有效整合,對於深化學科教學結構改革、提高教學效率、教師素質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重大意義。

武漢市小學經過多年的整合探索,積累了許多整合的方法和策略。例如我們已經歸納了「小學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十個策略」,得到一些專家和教師的認可。但是我們認為這些策略不夠全面,也沒有在實踐中進行大面積的驗證,同時還需進行理論上的嚴謹推敲。

相信經過對這個課題的實踐,我們將會提煉出更有實踐意義、理論上更加嚴謹、更科學、更系統、更規範的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策略。這種系統的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整合策略一旦出現並得以推廣,將使我市的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躍上新的台階,對武漢市的課程改革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

研究的主要問題:

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創新策略研究的實現方法是以教學實踐為基礎,以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為中心。我們將圍繞專題主要開展以下研究:

①**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中各學科教師角色的轉換,把學科教學和資訊科技結合起來,摸索出符合時代變化的教學設計理念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實現「學教並重」。

②研究資訊科技環境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方式,促進學習質量的提高並形成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

③在資訊科技環境下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培養學生新型的學習方式的策略研究。

有利於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模式研究。

資訊科技與課程資源的整合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教學資源的開發研究、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重要觀點:

資訊科技環境下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培養學生新型的學習方式。

資訊科技環境下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學習、合作交流並養成以及終身學習良好習慣。

資訊科技環境下各學科都能實行「學教並重」(或「雙主體和諧發展」)的教學。

資訊科技環境為教學評價和學習的評價創造了全新的環境。

三、課題研究思路、方法等

本課題採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注重成果的可行性和實用性。在研究方法上,可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教育實驗法、行動研究法、理論綜合法和模式研究法,在已掌握情況的基礎上,進一步調研,找出存在的共性問題,確定課題的研究重點和切入點,制定研究綱要,指導各專題的研究。在研究的程序中,要建立上下廣泛的聯絡,爭取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總結經驗,積極推廣,以加快研究的進度。

我們將發揮各學校優勢,結合各學科課題組自身特點開展研究,為探索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創新策略與方法,我們選擇適應本課題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行動研究法、實驗法、調查法,輔之理論研究法、文獻法、觀察法、個案研究法等。

四、 課題研究的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05.12-2006.9),學習相關理論、課題前期調研,收集資料、召開研究會議、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相關負責人:丁軍、簡躍進

第二階段:開題階段(2006.9-2006.12),理論探索、課題申報、立項、確定課題實驗方案,確定課題研究成員。

相關負責人:廖漢文、丁軍

第三階段:研究階段(2007.1-2009.12),課題的具體實施、開展相關課題研究活動、初步完成(五個一成果)案例集、**集、相關著作、課件集、錄象課等相關課題成果。

相關負責人:廖漢文、趙呈領、雷體南、丁軍、向紅、簡大農、李文華、吳振濤、陸山、葉勝

第四階段:結題階段(2010.1-2010.7),最後完善課題研究報告,完成可以結題報告。

相關負責人:廖漢文、丁軍、向紅、簡躍進

五、 完成課題的條件和保證

本課題負責人丁軍從事小學資訊科技教學、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教學十年,專項研究工作八年,為市資訊科技學科帶頭人,市 「優秀青年教師」、中國教育學會會員、湖北省計算機學會教育與培訓專業委員會委員、武漢市教育學會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副秘書長,參加或主編的中小學資訊科技、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方面的教材、教參有近50本,其中,有三套資訊科技教材通過了湖北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的審定,擔任中國青少年宮協會與英國劍橋大學合作專案《劍橋少兒ict》教材主編。

本課題研究的多位主要參加者均為本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其中,美國錫拉丘茲大學助理教授/博導雷靜博士原擔任美國雪城大學教學設計開發與評估系助理教授,是美國world links組織聘請的技術與評估專家代表,其本人老家湖北,將不定期回國,參入、指導課題研究工作;華中師範大學資訊科技系主任趙呈領教授和湖北大學教育技術系主任雷體南均為我國、我省教育技術學著名學者、專家,他們將直接參入、指導課題的研究工作。

其他主要參加者均為小學資訊科技教育、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教育、其他學科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其中,方紅櫻、方勇、熊菲和余行飛等老師近年參加全國小學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課堂教學評比,分別獲的

一、二等獎,其中,方勇老師協他本人執教一節小學資訊科技與數學課程整合課的《網上購書學問大》一課還於今年代表中國赴日本參加國際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交流活動,簡躍進、向紅等教師也有多篇小學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和案例在各級刊物、雜誌上發表。

課題組全體成員均能保證直接參入本課題的實際研究工作,承擔相應任務。

我們從全市1000多所小學中,遴選出17所小學參入本課題的研究工作,教育研究條件、教學實驗條件、硬體軟體條件、實驗物件條件、實驗時間條件等課題研究、實驗條件均能得到滿足。

我院現正在承擔**電教館與美國world links組織合作專案「小學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 本課題專案得到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的大力支援;本課題專案還得到**電教館的大力幫助,通過**電教館國際交流與合作處的幫助,該課題專案得到美國高盛**會和埃森哲**會的贊助,現已得到專案資助現金 5.44萬元和以培訓費、差旅費、住宿費等各種形式提供3.56萬元的資助,兩項合計:

9萬元,因此,自籌經費部分已經得到保障。

我們將建立課題嚴格的經費預算和使用決算機制,切實保障課題經費的合理、足額使用。

附頁一:

課題研究組部分主研人員基本資訊

武漢市住房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

發布日期 2006 9 30 總則本規劃的規劃範圍是 武漢市7個中心城區 兩個開發區和東湖風景區等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都市發展區。十一五 住房發展的指導思想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認真落實國家巨集觀調控政策,與武漢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通過科學規劃 合理布局和創新設計,充分發掘城市內...

武漢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結題評審證書

武教科評字型大小 課題名稱 立項編號 成果完成單位 評審形式 評審組織單位 評審日期 武漢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2009年5月制 填表說明 武漢市教育科研課題結題評審證書 用於課題評審工作,一式三份。一律為標準a4紙,左側豎裝。列印或鉛印,楷體4號字。本證書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的標準格式,填...

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

課題申報書 課題類別 課程與教學改革專項課題 學科分類及 課程與教學輪 040102 課題名稱 優化語文教學結構,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實踐研究課題負責人 張遠林 課題承擔單位 廣州市天河區先烈東小學 通訊位址 廣州市先烈東橫路30號 郵政編碼 510500 聯絡 及手機 020136 e mail 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