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專業知識

2022-08-26 20:54:04 字數 4975 閱讀 3184

中藥學專業知識(一)第1講

學習目標

學習方法

中藥學部分主要包括中藥基本理論和常用中藥的效能、功效、主治病證及其他應用知識和技能等,是執業藥師必備的中藥專業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藥為數眾多,內容複雜,涉及面廣。不容易抓住重點,普遍反映是:藥味眾多,容易混淆,不易記住。如何學習《中藥學》談幾點看法:

一、抓住重點,掌握功效

中藥的基本理論和具體藥物的功效、應用是本學科的重點,掌握功效又是學好中藥學的關鍵。功效與藥性主治證是密切相關的,學習時一方面要運用性味歸經等藥性理論分析功效,理解其含義,同時要以功效聯絡主治證,使功效落到實處。

例: 黃連瀉火功效與苦寒性味密切相關,苦洩降,寒清熱,能清洩火邪,由於它歸心經、胃經、肝經故以清心火、胃火,肝火見長,適用於心火亢盛的熱病神昏,心煩失眠,口舌生瘡,胃火所致的脘痞嘔吐及肝火目赤等。這樣以瀉火功效為中心將性味,歸經和主治證聯絡起來,既加深了對黃連瀉火功效的理解,又突出了重點。

學習到後期可將前後章節相關的功效進行聯絡比較,可加深功效概念及相互關係的理解如行氣與補氣,化濕與利濕,祛風與息風等等。以行氣與補氣治脾胃病為例, 行氣藥大多辛溫,能通暢氣機。脾胃氣滯證為適宜;補氣藥大多甘溫,善補脾胃之氣;脾胃氣虛者為宜。

此外,亦可將相對的功效進行比較。如昇陽與潛陽,瀉火與補火,宣肺與斂肺等等。

二、把握共性,注重特性

中藥學是按藥物的功用分類的,同一章節的藥物既具有共同的功效主治範圍,又分別具有各自的特點。學習時只要掌握本章節總的功能、主治則本章節所含藥物的主要功效主治證就把握住了,然後再分別記憶每味藥各自所具有的其他方面的作用。這樣既容易記憶,又不易混淆。

對性味歸經、用量用法、配伍等內容也同樣要區別對待。如理氣藥大多辛溫芳香,這是普遍性,而苦楝子卻苦寒,屬特殊性要特別注意。再如礦物藥由於質地重,一般可用30克左右,而硃砂雖是礦物藥,但是毒只可用o.

3-1.5克。檳榔的一般用量在5-10克左右,但治絛蟲病需用量60-90克,量小難以取效,再以用法為例,大多數藥物可以入煎劑,但逐水藥甘遂有效成份不溶於水,驅蟲藥雷丸受熱後有效成份破壞,均不宜入湯劑。

至於配伍記一些常用的、特殊的配伍方法,重點熟悉其意義。如桂枝配白芍,附子配乾薑,黃連配肉桂等。

總之,學習時應區別內容是屬於普遍性還是特殊性的,而予以分別對待。對普遍性的內容可予總的掌握,對特殊的內容則須重點記憶。因此,既不要毫無區別地逐條硬記,也不要把特殊內容作一般普遍性對特輕易滑過。

而特別要注意掌握其特殊性。

三、歸納分析、明辨異同

中藥為數眾多,而一味藥常有數種功效,內容複雜,容易混淆。其實藥物之問是有其內在聯絡的,學習時可以將有可比性的藥物進行歸納分析,比較其異同點。從而進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學中藥的效能、功效及適應證等內容。

將功效相近的藥物進行對比,比較其異同點,如麻黃與桂枝,石膏與知母,半夏與南星等。通過分析對比加深印象,便於理解掌握。將主治證相近的藥物進行比較, 有利於全面理解功效,指導臨床正確用藥。

如黃連、乾薑、黨參均能治洩瀉,但其功效有異,主治有別。同樣的如均治咳喘的麻黃、黃芩、北沙參、五味子;均治嘔吐的乾薑、半夏、竹茹、藿香等。 同一藥物因品種不同,炮製不同及藥用部位不問其性味功效主治也有差別,通過比較可加以區別,避免混淆,如川貝母與浙貝母,生地與熟地,生大黃與制大黃,附子與烏頭等。

在學習過程中注意掌握應用以上學習方法,可以綜觀教材全貌,從縱橫兩方面掌握藥物之問的內在聯絡,使所學中藥學條理化、系統化,從而提綱挈領,執簡馭繁地學好中藥學。

學習目標

1.掌握中藥藥性的含義及藥性理論的內容。

2.掌握四氣的含義、確定依據、表示的效用及其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

3.掌握五味的含義、表示的效用與臨床應用。氣味配合的原則及綜合效用。

4.掌握公升降浮沉的含義、確定依據、表示的效用、臨床應用及影響公升降浮沉的因素。

5.掌握歸經的含義、理論基礎、確定

依據及其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

6.掌握有毒與無毒的含義、確定依據、影響因素、引起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

及使用有毒藥物的注意事項。

7.掌握中藥配伍的含義、內容及目的,"七情配伍"的含義、內容及應用原則,君臣佐使的含義及內容。

8.掌握配伍禁忌的內容。

9.掌握妊娠用藥禁忌的含義及確定妊娠禁用、慎用藥物的原則。

10.掌握煎藥時常用的特殊處理法。

11.熟悉《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經史證類備急本草》《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中華本草》的作者、成書年代和學術價值。

12.熟悉中藥劑量的含義。市製與公制計量單位的換算、確定劑量的依據及服藥方法。

13.了解飲食禁忌的含義、內容。

第一章歷代本草代表作簡介

《神農本草經》

成書於東漢末期 (公元二世紀 ),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本書載藥 365 種,是漢以前藥學知識和經驗的總結。根據各種藥物的效果將其分為上中下三品,共記載病名170餘種,包括內、外、婦、兒各科。書中還簡要而完備地記述了藥學的基本理論。

《神農本草經集注》

魏晉南北朝時期本草代表作,作者陶弘景,成書於公元500年左右,《神農本草經集注》,對《神農本草經》條文逐一注釋、發揮,對魏晉以來三百餘年間藥學的發展作了總結,載藥達七百三十種。又創用藥物按自然屬性分類的方法。

《新修本草》

隋唐時期本草代表作,唐代顯慶四年(公元 659 年), 李勵、蘇敬等人主持編寫了《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全書卷帙浩博,收載中國和外國輸入藥物達 844 種。除本草正文外,還增加了藥物圖譜,開創**對照法編撰藥學專著先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藥典性本草,並被今人稱為世界上第一部藥典。

《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宋代本草學代表作,作者唐慎微,成書於2023年,全書共30卷,載藥1746種,附方3000餘首。該書**並茂,方藥並收,資料翔實,醫藥結合,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獻得以儲存,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

《本草綱目》

明代本草學代表作,作者李時珍,成書於2023年,李時珍對古代本草學作了全面整理、總結和提高,並吸取了大量的民間藥和外來藥,寫成了偉大的醫學巨著 《本草綱目》。該書52卷,附方11000餘首,載藥 1892 種。按藥物的自然屬性,分為16綱、60類。

這種科學的分類法,是中古本草學最完備的分類系統。本書集我國16世紀以前藥學大成,將本草學發展提高到乙個空前高度,對世界醫藥學和自然科學的許多領域做出了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

《本草綱目拾遺》

清代本草學代表作,作者趙學敏,成書於1765,對民間草藥作了廣泛蒐集和整理, 於載藥 921 種, 新增藥物達716 種之多。創古本草增收新藥之冠,總結了16-18世紀本草學發展的新成就,而且還儲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藥書籍的部分內容,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文獻價值。

《中華本草》

當代本草學代表作,是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持,南京中醫藥大學總編審。全書共34卷,前30卷為中藥,已於2023年出版,收載藥物8980種,插圖8534幅,引用文獻1萬餘種,計約2800萬字。全面總結了中華民族二千餘年來傳統藥學成就,集中反映20世紀中藥學科發展水平。

第二章中藥的效能

中藥的效能,是對中藥作用的基本性質和特徵的高度概括,又稱藥性,要全面地認識和掌握藥物的效能和作用,必須從不同角度如作用性質、作用範圍、作用強度、作用的益害性等進行認識。藥性理論是中藥理論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氣、五味、歸經、公升降浮沉、毒性等。

中醫理論認為,任何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都是由於致**素作用於人體,引起機體陰陽偏盛偏衰,臟腑經絡機能失調的結果。藥物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邪扶正,消除**,恢復臟腑功能的協調,糾正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恢復到陰陽平衡狀態。藥物針對病情,發揮**作用,是由於藥物本身具有的特性和作用,即藥物的偏性,以藥物的偏性來糾正疾病所表現的陰陽偏盛或偏衰,從而達到**作用。

中藥的作用包括**效果和不良反應。

第一節四氣

一、含義

四氣又稱四性,即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它反映藥物在影響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方面的作用傾向,用以說明藥物作用性質。此外,在寒熱溫涼之外,還有"平性","平性"的含義是指藥性平和,寒熱之性不甚明顯,但實際上仍有偏溫、偏涼之不同。

二、確定依據

藥性的寒熱溫涼,是從藥物作用於機體所發生的反應概括出來的,是與所治疾病的寒熱性質相對應的,即藥性的確定是以用藥反應為依據,病證寒熱為基礎。凡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物,屬於寒性或涼性;反之,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證的藥物,屬於溫性或熱性。

三、所示效用

四氣,從本質上而言,只有寒熱二性。一般來講,凡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熱毒作用的藥物,性屬寒涼,如黃芩、黃連、黃柏、大黃等;凡具有溫裡散寒、補火助陽、溫經通絡、回陽救逆作用的藥物,性屬溫熱,如附子、乾薑、肉桂等。

注意:應用藥物必須對證,如不對證,藥物的偏性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四、具體表述

寒、熱、溫、涼、平是對藥物四氣的概括性表述,在具體表述時,除上述五種外,通常還標以大熱、大寒、微溫、微寒等予以區別,是對中藥四氣程度的進一步區分。

五、陰陽屬性

四氣中溫熱與寒涼屬於兩類不同的性質,溫熱屬陽,寒涼屬陰。

六、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辨證用藥

1.據病證的寒熱選擇相應的藥物:

寒證熱藥;熱證寒藥

2.據病證的寒熱程度的差別選擇相應的藥物。

大寒證(亡陽證) 大熱藥(附子、肉桂)

微寒證 (脾胃虛寒證) 溫性藥(煨姜)

3.寒熱錯雜者則寒熱並用。

4.真寒假熱,用熱藥,真熱假寒用寒藥。

第二節五味

一、含義

五味是指藥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鹹五種藥味,它既是藥物作用規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藥物真實滋味的具體表示。此外還有淡味和澀味,但長期以來將澀附於酸,淡附於甘以合五行配屬關係,故習稱五味。

二、確定依據

五味的確立一方面是通過口嚐而獲得,如黃連、黃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烏梅、木瓜之酸,芒硝之鹹等,但更主要的是以藥味與療效的關係為依據,通過大量臨床實踐進行不斷的歸納、整理而總結出來的。如葛根、石膏均能透熱解肌,即云其味辛,但實際口嚐卻並無辛味。故五味的實際意義,一是標示藥物的真實滋味,二是提示藥物的不同功效。

三、所示效用及臨床應用

辛:能散、能行,有發散、行氣、活血等作用。一般**表證的藥物如麻黃、薄荷;**氣血阻滯的藥物如木香、紅花,都有辛味。

一些具有芳香氣味的藥物,往往也標上"辛",亦稱辛香之氣,除有能散、能行的特點外,還包含了芳香辟穢,芳香化濕,芳香開竅等作用。

中藥學專業知識

中藥學專業知識 一 第1講 學習目標 學習方法 中藥學部分主要包括中藥基本理論和常用中藥的效能 功效 主治病證及其他應用知識和技能等,是執業藥師必備的中藥專業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藥為數眾多,內容複雜,涉及面廣。不容易抓住重點,普遍反映是 藥味眾多,容易混淆,不易記住。如何學習 中藥學 談幾點看法 ...

考點歸納中藥學專業知識一

第一章中藥與方劑 2017年分值 5分左右 1.四氣 2017年 必考,四氣 五味的綜合運用,1分2.五味 2017年 必考,五味的簡單理解,具體考法同2016年真題,3分3.七情 2017年 必考,七情的綜合理解,具體考法參考2014年真題,配伍題 4.君臣佐使 2017年 考試頻率約在50 5....

中藥學專業知識一 中藥學第六章清熱藥 1 2023年版

1 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功效的藥是 a 石膏 b 生地 c 知母 d 玄參 e 梔子 答案 e 2 治心經有熱,煩躁不眠 口舌生瘡,宜首選a 黃芩 b 苦參 c 黃柏 d 龍膽草 e 黃連 答案 e 3 下列哪項不是生地黃的主治病證 a 陰虛發熱 b 內熱消渴 c 血熱妄行 d 熱結便秘 e 溫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