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卷高考滿分作文 閱讀是一種孤獨

2022-08-17 17:33:08 字數 1337 閱讀 2395

2%,2023年為51.7%,而2023年為48.7%,首次低於50%。

造成圖書閱讀率持續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識字的人為什麼不讀書?中年人多數說「沒時間」,青年人多數說「不習慣」,還有人說「買不起」、「沒地方借」。

與圖書閱讀率走低相反,網上閱讀率正在迅速增長:2023年為3.7%,2023年為18.3%,2023年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乙個側面、乙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文題詮釋]

2023年全國卷ⅱ的作文不是以往的話題作文,也不是原來的材料作文,而是介於材料與話題之間的作文,筆者把這種作文形式叫做「命意作文」。這種作文形式與2023年湖北卷作文相似。所謂命意作文,就是給定材料,不給定話題,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樣「過死」,也不像話題作文那樣「過寬」。

這種命意作文相對於材料作文與話題作文來說,屬於新生事物,其生命力是強大的,從形式上講,材料給考生提供了構思的藍本,「要求」給考生規定了構思的範圍,免得考生思維無章法,成文太隨意。

面對這樣的命意作文,我們在作文時關鍵是準確審題、恰當立意。材料作文審題太難,話題作文「不需審題」,命意作文要慎重審題。因襲話題作文「不需審題」的錯誤思想,在看到命意作文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其當成話題作文來作文,不要認為「命意作文也是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

如何審題呢?首先,審材料。材料是觸發我們寫作的第一要素,材料是啟用我們作文思維的催化劑。

比如,我們在閱讀本材料的時候,一定會知道這是關於閱讀方面的材料,那文章的立意就可以確定為「閱讀」;其次,審要求。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乙個側面、乙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是今年作文的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乙個側面、乙個角度構思作文」是明確作文的構思方向;「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是作文的「三確定」原則;「 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是作文的「三不」方針。其中作文的構思方向是我們審題的焦點,也是我們立意的切入點。「全面理解材料」意味著考生要對本材料作乙個全面的理解,這個內容應該是「圖書閱讀率與網上閱讀率」的問題,核心是「閱讀」的問題,因此,我們可以以此立意,閱讀是什麼?

怎樣閱讀?閱讀的結果會怎樣?「可以選擇乙個側面、乙個角度構思成文」意味著讓考生可以選取材料中的任何乙個片斷,如圖書閱讀率或網上閱讀率等,這樣可以有下面的立意:

讀書心得,網路閱讀之利弊等等。這時,我們還有乙個關鍵點不要忽略――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作文,這是一種較之話題作文要嚴格的一種限制,脫離了這個限制來談任何問題都是離題的。如我們由本材料不可以談人們觀念的變化,單純地談科技如何迅速發展等問題。

[滿分作文]

閱讀是一種孤獨

吉林一考生

2019高考全國卷滿分作文

篇一 最珍貴的風采 篤學敏思的大李,銳意創新,闡釋了生命科學的謎團 愛崗敬業的老王,苦心練技,用勤奮完成了焊接大師的蛻變。他們,都譜寫了屬於自己的人生凱歌,然而,跋山涉水的小劉,用心靈捕捉世間奇山麗水,用鏡頭抓拍天空七色彩虹,他給這個行色匆匆忽視美麗的枯澀的時代,注入了一泓清泉,彰顯了時代最美的風采...

2023年新課標全國卷II高考滿分作文

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財富,我們這個社會需要高尚的道德去支撐,建設民主 文明 和諧的未來中國需要高尚的道德,讓我們一起呼喚,期待高尚的道德能佔據每乙個的心靈,高尚的道德能夠在中華大地上茁壯成長。點評 從職業道德角度來立意,是正確的立意,而且它的事例很典型,能從現實生活中找到這個事例,比如說吳斌的事例,...

2023年新課標全國卷II高考滿分作文淡抹了年華

17歲以前的我,想哭就大聲地哭,想笑就大聲地笑,真是不知愁滋味。那時的我,敢這麼說,還不懂得什麼叫做憂傷。周圍有很多好同學,可以讓我不開心的時候隨意 打罵 以消心頭之氣,可她們的臉上卻依然綻放著最美麗的微笑,無論我怎麼任性 怎麼胡鬧,她們都會最大限度地包容我,也許她們會因為我過分的蠻橫而生氣,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