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英聽《回鄉偶書》有感

2022-08-16 08:36:05 字數 696 閱讀 1256

下面我具體來談談一談自己真實的感受:

一、 教給學法,自讀自悟。

《回鄉偶書》這首古詩,學生應該是比較熟悉的了。因此,於老師在教學中,並沒有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而是在布置通過一次一次地讀,想想每句大概講了什麼意思。學生經過充分自學,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交流。

根據學生交流,進行講評,糾正,小結。這樣初步讀懂了整首詩的意思。「鬢」一詞的教學給我留下了較深刻的印象。

由於這個字是首次出現,字形複雜,字義不易理解,邢老師首先跟學生強調這個字的讀音是前鼻音,接著指導學生識記這個特難寫的字,還理解 「鬢」是指**嗎?繼而弄懂「鬢毛」指的是「耳朵兩邊的頭髮」。為後文理解「鬢毛衰」打下基礎。

而邢老師的理解這個詞的意思時還加上了動作,加深了學生的理解.

二、 師生互動,深入理解詩意。

在學生初步讀懂了詩意後,為了讓二年級的學生理解80多歲的賀知章回到家鄉時那種悲喜交加的複雜的感情,於老師讓學生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讓生來表演.學生的表演是那麼有趣.還過這裡由老師扮演賀知章,讓學生發問,這樣效果是不是會更好。

三、 朗讀指導有層次感。

在自讀古詩中,老師提出的朗讀要求是:讀準生字的字音,有節奏的讀通詩句。檢查朗讀時,就以讀準和有節奏的讀通詩句這個標準讓學生來評價。

在學生對整首詩進行了深入理解後,於老師巧妙地指導學生讀出了賀知章非常想念家鄉,又高興又難過的心情。並通過老師示範讀,帶學生讀,讓學生帶著情感模仿讀,使學生的朗讀上了乙個層次。

聽曹培英老師講座課標有感

生命因思想而精彩,人生因教育而美麗。這次開學第一天就非常幸運地聆聽了曹老師作的 跨越斷層走出誤區課程標準若干核心詞的實踐 專題報告。曹老師的報告運用大量生動的教學案例,從新課程的改變,核心詞的 演變 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資料分析觀念等幾個方面作出了生動的闡述和深刻的分析,引領著我們每個學員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