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弘醫師對PBL的看法

2022-08-13 18:09:08 字數 971 閱讀 1111

沈戊忠譯

我就讀哈佛大學醫學院時就有pbl課程,在哈佛稱為「新路徑學程(new pathway curriculum)」。在醫學院第

一、二年級,pbl每週三次,每次2小時。對我而言,pbl是創新、享受的,而且對我個人以及專業而言都豐富了我的學習。pbl常被視為可以培養自我學習,強化解決問題技巧,我認為這是真的,而且效果可能更大,其原因有下列幾點:

1.群體學習讓大家由不同觀點去解決問題

在我們班上,學生背景有主修過社會科學、法律,參與過沙漠風暴戰爭,甚至是職業橄欖球隊員,因為學生背景多樣化,因此對問題的想法都不同,而對同乙個案例會有不同觀點。例如我記得有乙個案例是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病人是一位有多發性骨折的小孩。同學多數在討論與此疾病相關的collagen,然而有一位讀過社會學的同學想到兒童受虐,並強調要好好追究此案例之家庭背景。

雖然最終只有乙個診斷,這個案例卻激起多方面的討論。我很享受聽同學敘述不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讓我擴充套件了自已解決問題的技能。

2.改善溝通技巧

在小組討論過程,同學須要「表達」你所發現的,但你會發現沒有同學願意聽你花20分鐘去陳述你的觀點,因此你必須練習消化精簡你查到的資訊,把相關的訊息傳給你的同學,在這過程中,你學到如何有邏輯地,綜合你想講的內容,無形中就改善了溝通技巧,這對一位醫師是很重要的才能。

3.學會相互尊重

在小組討論裡,同學彼此是學習夥伴,在小組裡,每乙個人都不能落後太多,才能進行pbl,也因此在pbl中,同學們都察覺到必須尊重其他同學的學習方式,這樣無形中就培養出與其他同學相處之道。

我相信每位醫學生都很聰明、主動、有責任感,學習對醫學生而言並不是太大挑戰,也可自我學習。每週六小時pbl可豐富學生們的醫學經驗,而且也破除傳統單調的背念/反芻學習法。而事實與學識都很重要,學習去解決問題,與同儕溝通,了解社交事務,可讓醫學生活更有效率,更有意義。

pbl就提供這樣的學習環境,我支援pbl,我相信持續支援,並經由教師與醫師改進創新,pbl將成為醫師訓練的一種標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