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中考滿分作文 把提問權還給學生

2022-08-10 05:06:03 字數 1613 閱讀 6765

把提問權還給學生

傳統課堂教學的提問權掌握在老師手中,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現代教學觀認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我嘗試把提問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由被動思考者轉變為積極提問者,自己走下講台和學生一起發現問題、思考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多思、愛思,深思,使其"於無疑處生疑"。對於學生的質疑,教師的態度應該是:提倡、鼓勵、引導。

通過提倡、鼓勵使學生從不敢問做到"敢於"提問。在實踐初期,往往有學生,你讓他(她)面對老師和全班學生大膽發問,他(她)因自卑、膽量不足等原因不能暢所欲言,在這時,教師可主動詢問他們,如果發現他(她)所提出的問題確實有價值,隨即在堂上宣布:某某善動腦筋,所提問題很有價值,並不斷公布名單,以形成群體爭先恐後、爭相表現的氛圍、造成"星火燎原"之勢。

記得《珍珠鳥》一文有寫到作者"很少扒開葉蔓瞧瞧它們"的細節,在整體感悟後,與學生一起品味推敲該文時,有一智力平平的四人小組向我提出這麼乙個問題:"扒開"能否改為"掀開"?聽這麼一問,我驚喜不已,這麼有趣的東西讓我的學生想到了,我為他們已養成推敲品味語言的習慣而高興欣慰。

隨即提示他們思考:這兩個動詞的力度如何?所引起的效果又如何?

他們就很自然這樣思考分析:"扒開"應該是小心翼翼、小範圍撥開吊蘭的葉子,以免驚動可愛的珍珠鳥,此乃作者獲得珍珠鳥信賴的前提:尊重、關愛;而"掀開"則動作力度較大、撥開葉子的範圍也較大,很可能會令珍珠鳥受到驚嚇,體現不出作者對小鳥的關愛之情。

在該小組達到這樣的共識後,在交流匯集時,我特意讓一代表在堂上細加分析,該同學獲得全班同學的肯定。這樣,讓學生體會到一種成功的喜悅,從而克服自卑等缺點。

通過引導,使學生逐步做到"善於"提問。在引導時,教師要作出恰當的處理:是因讀書馬虎而產生的疑問,要引導學生反覆閱讀課文去釋疑;是自己經過學習、經過努力可以解決的疑問,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是游離於學習任務以外的疑問,要適當冷處理;具有導向性、啟發性的疑問,要表揚提問的學生,並組織討論研究。

總之,培養質疑能力,要堅持正面引導,以表揚為主。對提出高質量問題的學生固然要加以表揚,對提出質量不高的問題的學生,也要加以鼓勵,肯定他們的積極態度。教師不能因為學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滿意的問題就批評甚至訓斥。

要知道,一旦挫傷。壓抑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質疑能力將會成為一句空話。

教師要把學生的質疑問難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我在課前或課後通常有這樣一道練習題:請提出10道你認為有價值的問題,並附有你的思維軌跡。

當然,這10"問",有巨集觀上(即整體感悟)的"問";也有微觀上(即字詞句的推敲品味)的"問"。對這道練習題,學生剛開始時也是有疑問的:課前我們如果能弄懂,那就不用問你老師啦;學完課文後,我們都懂,那還要問?

面對這疑問,我必須作出解釋:課前做的目的是引導你們學會"問"、養成推敲品味語言的習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老師不強求你們對所提出問題的答案是正確的,老師只希望你們是經過獨立思考後,將自己的意思準確流暢表達出來即可(俗稱為附有思維軌跡 )學完課文後再做,目的是引導你們要有新發現。

學生一旦理解老師不是有意為難他們後,會投入百倍的激情去完成。因我會將他們的"研究成果"拿到班上與他們一起互評互改、互相取長補短。誰想放棄這個表現自己的機會呢?

誰也不想認輸!實踐證明:通過互評互改、互相取長補短,靠集體的智慧型解決難題 ,讓學生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悅;能培養強烈的競爭意識、豁達的胸襟。

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做人方面都得到長足進步。

七台河市中考滿分作文滿分

豆角月亮 娟子上學前,最喜歡戴著眼鏡,笑眯眯地看老師。她總是托著下巴想自己將來的老師,會不會是這樣?想啊!忽然自己就坐進了教室,乙個戴眼鏡的老師對著自己笑,娟子也笑了,忽然一切又不見了,娟子揉揉眼,哦!原來是個夢。又一年的夏天,娟子扎著羊角辮,揹著小書包上學了。娟子發現講台上的老師戴著眼鏡笑眯眯的,...

七台河市中考滿分作文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人的一生有七大追求目標,那就是 美麗 金錢 誠信 榮譽 權力 健康和地位。我們可以失去美麗而粗陋,可以失去金錢而清貧,可以失去榮譽 權力和地位而平凡,卻千萬不能失去誠信而欺詐。古語有云 言必出,行必果。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都是在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做人要誠信。誠信二字重千斤。誠信,...

七台河市中考滿分作文 開啟一扇窗

開啟一扇窗 開啟一扇心靈之窗,讓人間的情感之風吹入我們的心中。題記理解 知己 撕毀的賀卡,破碎的杯子,兩個本是令人羨慕 情同手足的朋友背向而坐,誰也不理誰。何必?為了些細小不和而撕裂多年的友誼。何必?為了那不值錢的面子而不願道歉和好。你們看,范仲淹與王質雖交往不深,但因為他們理解對方,即使相處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