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知識點與單元測試 第七章

2022-07-24 09:54:04 字數 4753 閱讀 5435

第7章運動和力

一、運動的描述

1.機械運動: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為運動。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

2.參照物

(1)研究機械運動,判斷乙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是以哪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判斷乙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參照物的位置關係。當乙個物體相對於參照物位置發生了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的,如果位置沒有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靜止的。

(3)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可能不相同。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車上的乘客,選擇地面作為參照物時,他是運動的,若選擇他坐的座椅為參照物,他則是靜止的。

對於參照物的選擇,應該遵循有利於研究問題的簡化這一原則。一般在研究地面上運動的物體時,常選擇地面或者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如房屋、樹木等)作為參照物。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也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而乙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則是相對於參照物而言的,這就是運動的相對性。

4.判斷乙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一般按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選擇恰當的參照物。(2)看被研究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是否改變。

(3)若被研究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的。若位置沒有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靜止的。

二、運動的快慢

1.知道比較快慢的兩種方法

(1)通過相同的距離比較時間的大小。(2)相同時間內比較通過路程的多少。

2.速度

(1)物理意義: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速度是指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3)速度計算公式:v=s/t。注意公式中各個物理物理量的含義及單位以及路程和時間的計算。

(4)速度的單位①國際單位:公尺/秒,讀做公尺每秒,符號為m/s或m·s-l。②常用單位:

千公尺/小時,讀做千公尺每小時,符號為km/h。③單位的換算關係:1m/s=3.

6km/h。

(5)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①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對於勻速直線運動,雖然速度等於路程與時間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卻與路程和時間無關,因為物體的速度是恆定不變的,無論通過多遠的路程,也不管運動多長時間。

②運動方向不變、速度大小變化的直線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對於變速直線運動可以用平均速度來粗略的地描述物體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的運動快慢。

③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v=s/t,式中,t為總時間,s為路程。

④正確理解平均速度:a.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變速運動的平均的快慢程度,它實際是把複雜的變速運動當作簡單的勻速運動來處理,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b.由於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在不斷變化,因此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路程,物體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談到平均速度,必須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的平均速度,否則,平均速度便失去意義。

三、長度時間的及其測量

1.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公尺(m)」。常用的還有「千公尺(km)」、「分公尺(dm)」、「厘公尺(cm)」、「公釐(mm)」、「微公尺(m)」、「奈米(nm)」等。

它們之間的關係為: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m;1m=103nm。

(2)長度的測量工具: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捲尺等。

(3)正確使用刻度尺:為了便於記億,這裡將刻度尺的使用總結為六個字:認、放、看、讀、記、算。

①「認」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②「放」尺要沿著所測直線、刻度部分貼近被測長度放置。③「看」讀數看尺視線要與尺面要垂直。

④「讀」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記」正確記錄測量結果。⑥「算」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4)長度的估測:受條件的限制,有時需要對長度進行估測,此時可以借助身邊的物品進行估測,比如指頭的寬度大約為1cm,拳頭的寬度大約為10cm等。

2.時間的測量

(1)時間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時問的單位是「秒(s)」。其他的單位還有「時(h)、」「分(min)」、「毫秒(ms)」、「微秒(s)」等。

它們之間的關係為: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s。

(2)時間的測量工具:秒錶、停表、時鐘等。

(3)時間的估測:可以借助脈搏的跳動次數等對時間進行估測。

3.誤差

(1)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在測量中誤差總是存在的。誤差不是錯誤,誤差不可避免,只能想辦法盡可能減小誤差,但不可能消除誤差。

(2)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四、力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注: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指物體的運動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變或二者同時改變,或者物體由靜止到運動或由運動到靜止。形變是指形狀發生改變。

2.力的概念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一切物體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須是物體之間相互接觸才能產生,比如物體間的推、拉、提、壓等力,但有的力物體不接觸也能產生,比如重力、磁極間、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圖

(1)用力的示意圖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

(2)作力的示意圖的要領:①確定受力物體、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②從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力的作用線,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點可用線段的起點,也可用線段的終點來表示;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頭,必須畫**段的末端。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兩個物體間產生了力的作用,那麼甲對乙施加乙個力的同時,乙也對甲施加了乙個力。

由此我們認識到:①力總是成對出現的;②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互為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五、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

(1)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

(2)牛頓第一定律不可能簡單從實驗中得出,它是通過實驗為基礎、通過分析和科學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4)**牛頓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車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頓第一定律的意義:①揭示運動和力的關係。②證實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③認識到慣性也是物體的一種特性。

2.慣性

(1)慣性:一切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

(2)對「慣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體」包括受力或不受力、運動或靜止的所有固體、液體氣體。

②慣性是物體本身所固有的一種屬性,不是一種力,所以說「物體受到慣性」或「物體受到慣性力」等,都是錯誤的。

③要把「牛頓第一定律」和物體的「慣性」區別開來,前者揭示了物體不受外力時遵循的運動規律,後者表明的是物體的屬性。

④慣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們有時要利用慣性,有時要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但並不是「產生」慣性或「消滅」慣性。

⑤同乙個物體不論是靜止還是運動、運動快還是運動慢,不論受力還是不受力,都具有慣性,而且慣性大小是不變的。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而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3)在解釋一些常見的慣性現象時,可以按以下來分析作答:

①確定研究物件。②弄清研究物件原來處於什麼樣的運動狀態。③發生了什麼樣的情況變化。④由於慣性研究物件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於是出現了什麼現象。

六、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

(1)平衡狀態:物體受到兩個力(或多個力)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物體處於平衡狀態。

(2)平衡力:使物體處於平衡狀態的兩個力(或多個力)叫做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條件可以簡單記為:

等大、反向、共線、同體。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則這兩個力平衡。

2.一對平衡力和一對相互作用力的比較

3.二力平衡的應用

(1)己知乙個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確定另乙個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判斷物體是否處於平衡狀態或尋求物體平衡的方法、措施。

4.力和運動的關係

(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物體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2)受非平衡力運動狀態改變

【單元測試卷】

力和運動單元檢測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33分,1—7小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乙個選項是正確的,選對每小題得3分,8—10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乙個選項是正確的,選對的每小題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每小題得2分,選錯或不選得0分。

1、如圖1所示,現代汽車除了前、後排座位都有安全帶外,還安裝有安全氣囊系統,這主要是為了減輕下列哪種情況出現時,可能對人身造成的傷害

a.汽車速度太慢b.汽車轉彎

c.汽車突然啟動 d.汽車前端發生嚴重撞擊

2、自行車是我們熟悉的交通工具。從自行車的結構和使用來看,它涉及到不少有關摩擦的知識。以下分析中,正確的是

a.腳踏凹凸不平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積來增大摩擦的

b.輪胎上制有花紋是通過改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的

c.剎車時用力捏剎車把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的

d.在轉動的部分加潤滑油是通過變滑動為滾動來減小摩擦的

3、關於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車處於靜止狀態,它沒有慣性

b.車處於靜止狀態,所受的力是平衡力

c.車處於靜止狀態,所以不受力的作用

d.車處於靜止狀態,是因為它只受到摩擦力

八年級下冊物理第七章力與運動知識點總結

第七章力與運動 第一節牛頓第一定律 1 牛頓第一定律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2 慣性 我們把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慣性是所有物 體都固有的一種屬性。決定大小因素 質量 3 怎樣分析慣性現象 確定物件是哪乙個物體或同一物體...

八年級下冊五單元測試卷

一 積累與運用 26分 1.選擇下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2分 a.畸形 q 詰責 j 文縐縐 zh u 眼翳 y b.胡髭 z 黝黑 y u 一綹綹 li頷首 h n c.直戳 chu 解剖 p u y u摹畫 m d.滯留 zh 粲然 c n 庶祖母 sh脊背 j 2.根據拼音寫漢字並給加點字注音。...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測試

一.語文知識積累與應用 30分 1 下面各組詞語解釋中都有一處錯誤,先用橫線標出,然後在答題處一一訂正。4分 a 錄畢,走送之 走 跑一食或盡粟一石 一食 吃一頓。亦不詳其姓字 詳 詳盡 詳細。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共色 一樣的顏色。b 卒獲有所聞 卒 終於才美不外見 見 看見。造飲輒盡 造 往 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