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說明文知識點集錦

2022-06-09 03:39:04 字數 2385 閱讀 6518

中考說明文,簡單來講考的就是說明文的說明物件、說明物件的特徵、說明方法、說明語言、說明文的結構及創新題型。常規答題技巧如下:

中考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

1、說明文的型別:事物、事理說明文(從內容角度,根據說明的物件和目的)。

事物說明文一般標題就是說明的物件;

事理說明文找準開頭結尾的總結句。

因為說明物件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紹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乙個名詞或名詞短語,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看文題二看首尾段。事物說明文指出被說明事物即可。

事理說明文指出說明內容,形成乙個短語:介紹了……的……(物件加內容) 。

2、說明文的語言: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

3、說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個字,要掌握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會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②.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使說明的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複交叉的現象。

③.列數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④.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物件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⑤.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物件/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辭方法中的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畫圖表:使讀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觀形象地說明的事物的××特點。

⑧.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義與作詮釋的區別是:定義要求完整,而詮釋並不要求完整,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顛倒。

⑨.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生動形象。

⑩.引資料: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徵,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物件的作用。

4、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程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

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總到分,外到內,前到後,左到右,整體到區域性,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詞如介紹建築物或實體)。時間順序則是說明事物發展、演變,例如介紹工作程式的文章。

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現象到本質,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淺入深,個別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順序的詞,如「因為、所以」「首先、其次」)。

掌握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說明順序對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便於讀者理解。(第一空應該填具體的說明順序,第二空應該填寫具體的事物名稱或說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說明文,但又不能準確表述,可用「事理」、「科學事理」等模糊性的語言表述。)

5、說明物件: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6、說明文的結構常見的形式有:「總——分」式(或由總到分,或由分到總,或總分總)、並列式、遞進式等。分析文章結構,抓中心句及連線詞,如「首先」「其次」「還」「也」「此外」等詞語

7、中心句:出現的位置開頭或結尾,有時在句中。判斷,多為概括性較強的句子。敘述句、描寫句、闡釋句、疑問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體文章也如此。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對策:(1)思考該段說明的內容,不僅要注意主要的,還要注意次要的。(2)緊扣表秩序的詞語,如「首先」「其次」「還有」等詞語,參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進行概括。

8、說明語言

型別1、加點字詞有何作用?抓住說明文語文準確這一特點答題。

對策:答:準確/生動形象/ 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型別2、能否替換為另乙個詞語?並說明理由。

對策:答:(1)不可以。

(2)原詞的意思或內容。

(3)所換詞語的意思或內容。

(4)換了後意思有何改變,與不符合實際。

型別3、限制性詞語能否刪去?

對策:答:(1)表態(刪還是不刪)。

(2)定性。如:「比較」「幾乎」「相當」等詞表程度修辭;「大約」「可能」「左右」等表估計,「多」「有餘」等表數量。

(3)若刪去,原來什麼樣的意思就變成了什麼樣的意思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

(4)xx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周密性、科學性。

型別4、從文章中找出乙個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特點的詞句,並體會。

型別5:指代——「這些條件」、「這種現象」「同樣道理」等在文中具體指代什麼。

對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詞前面的那句話,找最近的一句話。有時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話,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見考點:

1、對說明物件及說明特徵理解。

2、對說明方法辨識與理解。

3、對說明順序的分析與理解。

4、對文章段落結構特點的分析。

5、對文意、層意、段意的概括。

6、對關鍵詞語、重點句子含義及其表達作用的評析。

7、對說明語言準確性的體會

中考說明文知識點梳理

常見考點 1 對說明物件及說明特徵理解。2 對說明方法辨識與理解。3 對說明順序的分析與理解。4 對文章段落結構特點的分析。5 對文意 層意 段意的概括。6 對關鍵詞語 重點句子含義及其表達作用的評析。一 說明文的概念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兼用敘述 描寫 議論。或介紹事物的狀態 ...

說明文知識點

1 定義 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對事物和事理進行解說和闡釋的一種文體。2 分類 事物性說明文 對事物的形狀 性質 方位 構造 類別 功能等進行說明的文章。事理性說明文 對事物的概念 原理 成因 規律 聯絡等進行說明的文章。3 說明物件及特徵 根據說明文的分類把握說明物件 事物性說明文,主要看文章標題...

說明文知識點總結

打比方 生動形象地 作比較 突出強調說明事物的特徵 分類別 條理清晰地 下定義 科學準確簡明地 列圖表 直觀形象地 常見題型 文章某段或某句運用何種說明方法,簡要說明它的作用。答題格式 本句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第一空填說明方法 第二空填說明方法的基本表達效果 第三空填具體說明的事物特點或道理 例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