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分項解析闖關密訓考點解析

2022-05-23 04:27:02 字數 5022 閱讀 1004

2014高考物理分項解析闖關密訓:考點解析13

知識網路:

單元切塊:

按照考綱的要求,本章內容可以分成四個單元,即:功和功率;動能、勢能、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恆定律及其應用;功能關係動量能量綜合。其中重點是對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恆定律的理解,能夠熟練運用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恆定律分析解決力學問題。

難點是動量能量綜合應用問題。

§1 功

知識目標

一、功的概念

1、定義: 力和力的作用點通過位移的乘積.

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3、公式:w=fscosα(α為f與s的夾角).

說明:恒力做功大小只與f、s、α這三個量有關.與物體是否還受其他力、物體運動的速度、加速度等其他因素無關,也與物體運動的路徑無關.

4.單位:焦耳(j) 1 j=1n·m.

5.物理意義:表示力在空間上的積累效應,是能的轉化的量度

6.功是標量,沒有方向,但是有正負.正功表示動力做功,負功表示阻力做功,功的正負表示能的轉移方向.

①當0≤a<900時w>0,力對物體做正功;

②當α=900時w=0,力對物體不做功;

③當900<α≤1800時w<0,力對物體做負功或說成物腳體克服這個力做功,這兩種說法是從二個角度來描述同乙個問題.

二、注意的幾個問題

①f:當f是恒力時,我們可用公式w=fscosθ運算;當f大小不變而方向變化時,分段求力做的功;當f的方向不變而大小變化時,不能用w=fscosθ公式運算(因數學知識的原因),我們只能用動能定理求力做的功.

②s:是力的作用點通過的位移,用物體通過的位移來表述時,在許多問題上學生往往會產生一些錯覺,在後面的練習中會認識到這一點,另外位移s應當弄清是相對哪乙個參照物的位移

③功是過程量:即做功必定對應乙個過程(位移),應明確是哪個力在哪一過程中的功.

④什麼力做功:在研究問題時,必須弄明白是什麼力做的功.如圖所示,在力f作用下物體勻速通過位移s則力做功fscosθ,重力做功為零,支援力做功為零,摩擦力做功-fscosθ,合外力做功為零.

【例1】如圖所示,在恒力f的作用下,物體通過的位移為s,則力f做的功為

解析:力f做功w=2fs.此情況物體雖然通過位移為s.但力的作用點通過的位移為2s,所以力做功為2fs. 答案:2fs

【例2】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靜止在傾角為α的粗糙的斜面體上,當兩者一起向右勻速直線運動,位移為s時,斜面對物體m的彈力做的功是多少?物體m所受重力做的功是多少?摩擦力做功多少?

斜面對物體m做功多少?

解析:物體m受力如圖所示,m有沿斜面下滑的趨勢,f為靜摩擦力,位移s的方向同速度v的方向.彈力n對m做的功w1=n·scos(900+α)=- mgscosαsinα,重力g對m做的功w2=g·s cos900=0.摩擦力f對m做的功w3=fscosα=mgscosαsinα.斜面對m的作用力即n和f的合力,方向豎直向上,大小等於mg(m處於平衡狀態),則w=f合scos900=mgscos900=o

答案:- mgscosαsinα,0, mgscosαsinα,0

點評:求功,必須清楚地知道是哪個力的功,應正確地畫出力、位移,再求力的功.

【例3】如圖所示,把a、b兩球由圖示位置同時由靜止釋放(繩開始時拉直),則在兩球向左下擺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繩子oa對a球做正功

b、 繩子ab對b球不做功

c、 繩子ab對a球做負功

d、 繩子ab對b球做正功

解析:由於o點不動,a球繞o點做圓周運動,oa對球a不做功。對於ab段,我們可以想象,當擺角較小時.可以看成兩個擺長不等的單擺,由單擺的週期公式就可以看出,a擺將先回到平衡位置.b擺將落後於a擺,ab繩對a球做負功,對b球做正功。

答案:cd

擴充套件與研究:乙個力對物體做不做功,是正功還是負功,判斷的方法是:①看力與位移之間夾角,或者看力與速度方向之間的夾角:

為銳角時,力對物體做正功,在上例中ab的拉力與b球的速度方向就是銳角;為鈍角時,力對物體做負功,上例中ab的拉力與a球的速度方向就是鈍角。為直角時,力對物體不做功,上例中oa與a球的拉力與a球速度方向就是直角。②看物體間是否有能量轉化。

若有能量轉化,則必定有力做功。此法常用於相連的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情況。

規律方法

1、功的計算方法

1.由公式w=fs cosα求解

兩種處理辦法:

①w等於力f乘以物體在力f方向上的分位移scosα,即將物體的位移分解為沿f方向上和垂直f方向上的兩個分位移s1和s2,則f做的功w=f s1=fscosα.

②w等於力f在位移s方向上的分力fcosα乘以物體的位移s,即將力f分解為沿s方向和垂直s方向的兩個分力f1和f2,則f做功w=f1s=fcosαs.

注意:這種方法只能用來計算恒力做功(軌跡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是曲線)

【例】如圖所示,帶有光滑斜面的物體b放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底端有一重g=2 n的金屬塊a,斜面高,傾角α=600,用一水平推力f推a,在將a從底端推到頂端的過程中,a和b都做勻速運動,且b運動距離l=30 cm,求此過程中力f所做的功和金屬塊克服斜面支援力所做的功.

解析:此題應先求出兩個力的大小,再由公式w=fscosa求解,如圖所示.

由物體平衡條件: f=gtanα=2tan600= n,

斜面的水平寬度l=hcotα

由勾股定理得金屬塊a的位移,

f與s的夾角設為α2,則,α2=300

力f做功:w1=fscosα2=或. w1=fscosα2=f(l+l)

fn與s的夾角α1=900+(α一α2)=900+(600一300)=1200

故克服支援力n所做的功

wn=一fnscos1200

2、多個力的總功求解

①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外力,再根據w=f合scosα計算功.注意α應是合外力與位移s間的夾角.

②分別求各個外力的功:w1=f1 scosα1, w2=f2scosα2……再求各個外力功的代數和.

【例】物體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先對物體施一水平右的恒力fl,經ts後撤去f1,立即再對它施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2,又經ts後物體回到原出發點,在這一點過程中,fl、f2分別對物體做的功w1、w2間的關係是()

a. w1 = w2 ;b. w2=2 w1; c. w2=3w1;d. w2=5 w1 ;

【解析】認為f1和f2使物體在兩段物理過程中經過的位移、時間都相等,故認為w1 = w2而誤選a;

而認為後一段過程中多運動了一段距離而誤選b。這都反映了學生缺乏一種物理思想:那就是如何架起兩段物理過程的橋梁?

很顯然,這兩段物理過程的聯絡點是「第一段過程的末速度正是第二段過程的初速度」。由於本題雖可求出返回時的速度,但如果不注意加速度定義式中δv的向量性,必然會出現錯誤,錯誤得到其結果v2=0,而誤選a,其原因就是物體的運動有折返。

解法1:如圖,a到b作用力為f1,bcd作用力為f2,由牛頓第二定律f=ma,及勻減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s=vot-at2,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0=at,設向右為正,ab=s,可得:

一s=v0t-a2t2=(a1t)t-a2t2,s=0+a1t2;∴-a1t2=a1t2-a2t2;即

∴f2=3 f1

a 到 b過程f1做正功,bcb/過程f2的功抵消,b/到d過程f2做正功,即w1=f1 s, w2=f2s,∴w2=3w1,

解法2:設f2的方向為正方向,f1作用過程位移為s,f1對物體做正功,由動能定理:f1s=mv12。

在f2作用的過程中,f2的位移為一s,與f2同向,物體回到出發點時速度為v2,由動能定理得:f2s=mv22-mv1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v2=2v1,∴w2=3w1

拓展:若該物體回到出發點時的動能為32j,則fl、f2分別對物體做的功w1、w2是多少?

由動能定理得:δek= w1+w2=32j,w1/w2= f1/f2,∴w1=8j;w2=24j。

3、變力做功問題

①w=f·scosα是用來計算恒力的功,若是變力,求變力的功只有通過將變力轉化為恒力,再用w=fscosα計算.

②有兩類不同的力:一類是與勢能相關聯的力,比如重力、彈簧的彈力以及電場力等,它們的功與路徑無關,只與位移有關或者說只與始末點的位置有關;另一類是滑動摩擦力、空氣阻力等,在曲線運動或往返運動時,這類力(大小不變)的功等於力和路程(不是位移)的積.

③根據功和能關係求變力的功.如根據勢能的變化求對應的力做的功,根據動能定理求變力做的功,等等.

④根據功率恆定,求變力的功,w=pt.

⑤求出變力f對位移的平均力來計算,當變力f是位移s的線性函式時,平均力.

⑥作出變力f隨位移,變化的圖象,圖象與位移軸所圍均「面積」即為變力做的功.

【例】面積很大的水池,水深為h,水面上浮著一正方體木塊,木塊邊長為a。,密度為水密度的,質量為m,開始時,木塊靜止,如圖所示,現用力f將木塊緩慢地壓到水池底,不計摩擦,求:

(1)從木塊剛好完全沒人水中到停止在池底的過程中,池水勢能的改變量.

(2)從開始到木塊剛好完全沒入水中的過程中,力f所做的功.

解析:(1)木塊剛好沒入水中到到達池底的過程中,相當於有相同體積的水從池底到達水面,因木塊的密度為水的冗長度的,故相同體積的水的質量為2m,,故池水勢能的改變量為δep=2mg(h-a);

(2)因水池面積很大,可忽略因木塊壓入而引起的水深的變化,木塊剛好完全沒入水中時,圖中原來劃線區域的水被排開,相當於這部分水平鋪於水面,這部分水的質量為m,其勢能的改變量為:

木塊勢能的改變量為:

根據動能定理,力f做的功為:w=δe水+δe木=mga.

(2)又解:從開始到木塊完全沒入水中的過程,力f所做的功為變力功.也可畫出fs圖象,做功在數值上等於fs圖線與位移s軸所圍圖形的面積的數值,在壓下木塊過程中,力f與位移s成正比,從開始到完全沒入水中,力f的位移為,作出f-s圖象如圖,,據圖象可求得做功

4、做功求解的典型情況

①注意力、衝量、功的區別

除了它們的物理定義、單位以及是標量還是向量以外,從動力學觀點來看:(1)力和物體的運動狀態的變化存在著瞬時因果關係,即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有力才有加速度,力變加速度變,它們之間的因果規律用牛頓第二定律來表達.(2)力的衝量反映的是力持續在一段時間的作用效果的累積量.其結果是要引起物體動量的改變,它們之間的因果規律用動量定理來表達.(3)功是力持續作用在一段空間位移上的作用效果的累積量,是標量.其結果是要引起物體動能的改變,它們之間的因果規律用動能定理來表達.

2023年高考地理試題分項版解析環境保護

2014年高考地理試題分項版解析 專題17環境保護 2014 06 28 08 04 13 2014年高考試題分項版解析專題17環境保護 2014廣東卷 11.有研究認為,近幾年歐洲西北部 參見圖5 冬季溫度偏低可能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其合理解釋是 圖5a.海平面上公升導致沿岸上公升流減弱 b.冰川...

近年全國高考數學試題分項解析專題11解三角形 文

專題十一解三角形 考綱解讀明方向 分析解讀 1.利用正弦定理 餘弦定理解三角形或者求解平面幾何圖形中有關量的問題,需要綜合應用兩個定理及三角形有關知識.2.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的應用比較廣泛,也比較靈活,在高考中常與面積或取值範圍結合進行考查.3.會利用數學建模思想,結合三角形的知識,解決生產實踐中的...

近年全國高考數學試題分項解析專題18雙曲線 文

專題十八雙曲線 考綱解讀明方向 分析解讀 1.能根據所給幾何條件求雙曲線方程,能靈活運用雙曲線定義及幾何性質確定基本元素.2.理解引數a b c e的關係,漸近線及其幾何意義.3.能夠把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係的問題轉化為方程組解的問題,判斷位置關係及解決相關問題.4.能靈活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