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低丘崗地改造專案工程設計指導要點 試行

2022-05-15 06:52:51 字數 3922 閱讀 3669

低丘崗地改造是指對地勢相對較高,坡度在25度以下,立地條件相對較差,乾旱缺水,利用效率不高的地塊進行科學開發,綜合利用。為推進我省低丘崗地改造工作,確保低丘崗地改造工程質量,制定本設計指導要點,以指導我省低丘崗地改造可研、規劃設計、審查及驗收等工作。

一、工程指導思想及建設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採取有效的工程、生物措施,按照生態優先、工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思路,結合當地土地適宜用途、特色農業和農業產業化情況,對低丘崗地進行綜合整治,重點解決地形坡度對農業生產的制約,防治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建設"保水、保土、保肥"的高產高效用地。

(二)建設原則

低丘崗地改造工程設計要突出成本觀念,注重實用性,控制專案投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設計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生態優先,保護環境;

(2)因地制宜,切實可行;

(3)科學規劃,突出重點;

(4)合理建設,興地富農。

二、工程模式及工程布局

(一)工程模式

地形坡度是低丘崗地改造的關鍵,是決定低丘崗地改造工程布局和設計的重要因素。根據地形坡度將低丘崗地改造分為緩丘崗地改造工程模式和陡丘崗地改造工程模式。

--緩丘崗地改造工程模式。坡度一般低於10度,改造重點是建設坡式梯田或水平梯田,完善灌排系統。

--陡丘崗地改造工程模式。坡度一般在10度~25度,改造重點是建設水平梯田,蓄水保土。

(二)工程布局

低丘崗地改造工程布局應"因地制宜、安全省工、講求實效",溝、埂、路相結合,蓄、引、排相結合。

--緩丘崗地改造工程布局。以道路、溝渠為骨架劃分耕作區,實施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根據現有水源和地形,結合當地特色農業,確定種植品種和種植模式,布局灌排渠系,蓄水引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防止沖蝕。

--陡丘崗地改造工程布局。以同坡向的坡面為單元或以侵蝕溝的溝緣線劃分耕作區,大彎就勢,小彎取直,修築水平梯田,加固梯田埂坎,興修蓄水溝、截水溝和魚鱗坑等坡面防護工程,興修蓄水池、小山塘等坡面蓄水設施,防治水土流失。

三、土地平整工程

(一)田塊修築工程

--田塊形式。耕作田塊平行等高線布置,緩丘崗地改造工程在水資源充足、土層較厚區域宜設計水平梯田,在旱坡地宜設計坡式梯田。陡丘崗地改造工程宜設計水平梯田。

--田麵寬度和長度。宜根據改造後種植作物的生長需要,設計田塊寬度和長度。緩丘崗地改造工程田塊寬度宜為10m~80m,田塊長度宜為80~200m。

陡丘崗地改造工程田塊寬度宜為2~10m,田塊長度宜為20~100m。

--田坎。應確保梯埂牢固,不垮塌。緩丘崗地改造工程宜採用土坎,土質疏鬆時,可採用生物坎或石坎。

陡丘崗地改造工程宜採用石坎、生物坎、混合坎或土坎、石坎(或生物坎)間隔布置,土質較緊實時,可採用土坎。

(二)地力保持工程

--清障工程。低丘崗地改造工程應清理耕作田塊內的塊石、樹兜等雜物,清障土層厚度應不小於50cm,地表岩石露頭度應小於2%。

--耕作層厚度。土層厚度不低於60cm,耕作層厚度不低於20cm。土層較薄區域,宜考慮客土覆蓋,增厚土層。

土地平整中,宜進行表土剝離與回填,剝離厚度根據土壤質地和土壤肥力情況,宜為15~30 cm。

四、灌溉排水工程

(一)設計標準

--灌溉標準。緩丘崗地改造灌溉設計保證率宜不低於70%。陡坡崗地改造灌溉設計保證率宜不低於50% 。

--排水標準。10年一遇1日暴雨,能迅速排除,基本無水土流失產生。

--防洪標準。梯田防護標準按10年一遇1日暴雨設計,截洪溝防護標準按10年一遇1日暴雨設計。

(二)水源工程

低丘崗地改造工程區域一般較乾旱,應充分利用幫浦站、機井提水,塘堰、蓄水池、溝渠蓄水。

--緩丘崗地改造工程。緩丘崗地區域應充分利用專案區內及附近的現有水源,包括水庫幹支渠、河流及塘堰等,採用自流引水或提水方式,保障專案區水源供給。

--陡丘崗地改造工程。一般水源不足,應充分利用天然降雨,發展蓄水灌溉,建設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等小型雨水積蓄設施。參照《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範小型蓄排引水技術》(gb/t 16453.

4-199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術規範》(sl267-2001)進行設計。

(三)輸水工程

低丘崗地改造工程要遵循"高水高用、低水低用"原則,坡度變化不規則專案區域,宜採取分散供水、分區域灌溉方式。

--緩丘崗地改造工程。緩丘崗地改造工程以修建田間渠系為主。渠系隨地勢、溝谷布置,大彎隨彎、小彎取直或分段取直,採用"z"或"/"型布置,分段設比降。

水平梯田區,可採用梯台式灌水,利用自然落差,分段設攔水閘門,攔水灌溉。渠道宜採用砼、塊石硬化。

--陡丘崗地改造工程。採取蓄水挑灌,有條件的地區宜布置管道灌溉系統,參照《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範(井灌區部分)》(sl/t153-95)進行設計。

(四)排水工程

--緩丘崗地改造工程。一般排水條件較好,緩坡區農溝宜沿田塊短邊布置,鬥溝宜沿田塊長邊布置。

--陡丘崗地改造工程。應結合截洪溝、地塊背溝、蓄水池、沉沙池進行設計,建立蓄、截、排水網路。排水溝可分縱橫排水溝,宜硬化處理,橫向排水溝平行等高線布置,縱向排水溝垂直等高線布置,但應防止坡度過大沖刷排水溝。

(五)灌排建築物

低丘崗地灌排建築物以跌水、陡坡、沉沙池為主,兼有水閘、涵洞、農橋等。灌排建築物參考《湖北省基本農田土地整理專案規劃標準》、《湖北省基本農田土地整理專案設計標準》進行設計。

五、田間道路工程

低丘崗地改造田間道路建設的重點在於路線、路面材質及道路排水。

(一)道路布局

在充分利用現有道路的基礎上布局田間道、生產路。部分無法修建田間道的區域,可只布局生產路。

--線路設計。低丘崗地區田間道路要充分結合地形展線,宜結合溝渠布局,設定在溝邊、溝底或山峁的脊梁上。坡緩,斜線布局;坡陡,可呈"s"形、"之"字形或者螺旋形布局。

--路網密度及占地比率。田間道路網密度宜控制在1.0~2.

5km/km2,占地比率在0.4%~0.8%;生產路路網密度宜控制3.

0~5.0km/km2,占地比率在0.6%~1.

0%。(二)道路結構及材質

道路材質應按照就近取材、經濟適用的原則選用。田間道路面材質可採用水泥、泥結石、碎石(砂石)。以種植經濟作物為主,道路運輸量較大的專案區,宜採用水泥路。

生產路緩丘崗地改造工程宜採用素土、泥結石等;陡丘崗地改造工程,坡度較陡、沖刷嚴重時,宜採用碎石、水泥、石板等。

(三)道路寬度及縱坡

--道路寬度。路面寬度應結合專案區交通近期發展要求及種植作物確定。田間道路面寬度,緩丘崗地改造宜為3~6m;陡丘崗地改造宜為3~5m。

生產路路面寬度,緩丘崗地改造宜為1.5~3m;陡丘崗地改造宜為0.8~2m。

--道路縱坡。田間道最大縱坡不大於9%。生產路不設縱坡限制,當坡度大於15度時,可設定踏步,踏步高不宜超過15cm,寬不宜小於25cm。

坡度不大、有小型機動車進出的,宜將梯步段部分路面做成平面,其寬度為路面的1/4~1/3。

(四)其它要求

--道路會車。主要田間道應滿足錯車要求,如果路面寬度不能滿足兩輛車並行要求,應在相對平直段設計錯車道。錯車道路基寬度不宜小於6.

5m,間距宜為200~400m,有效長度宜為15~20m。

--道路排水。低丘崗地改造專案應結合灌排水工程和坡面防護工程,設計截水溝、排水溝、邊溝等道路排水設施。陡丘崗地改造工程重點地段道路排水設施可單獨設計。

--道路防護。陡丘崗地改造專案,應根據專案區水文、地質情況對道路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進行分析。地質不穩定區、土質疏鬆區,宜設計道路防護工程,可採用擋土牆等工程措施或鋪草皮、植草等生物措施。

六、其它工程

(一)農田林網工程

--農田防護林工程。低丘崗地改造宜積極利用區域周邊林地與園地為農田防護林,可在主幹道、主要排水溝兩側種植水杉、意楊、遼河楊等樹種。

--梯田埂坎防護工程。低丘崗地改造工程,宜採取種植灌木、鋪設草皮、撒草籽等方式,保護梯田埂坎。

(二)坡面防護工程

低丘崗地改造工程,應按照《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範坡耕地治理技術》(gb/t 16453.1-1996),建設截水溝、蓄水溝、排洪溝等工程。

湖北省土地整治專案工程監理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範土地整治工程監理行為,提高專案工程建設管理水平,充分發揮投資效益,根據國家 省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國家 省級投資土地整治專案,其他投資土地整治專案參照本辦法執行。第三條國家 省級投資土地整治專案工程監理 以下簡稱專案監...

湖北省土地開發整理專案施工圖設計要求

1對已批准的初步規劃設計中規劃圖上規劃的工程專案按施工要求逐項落實到每個工程專案。2施工圖設計必須堅持在規劃專案不減少 施工質量不降低 預算投資不突破的前提下進行施工圖設計。3對涉及到結構安全的建築物,在對建築物地基承載力提出要求的基礎上,應進一步進行各類建築物結構設計 機耕橋 人行橋 幫浦站 水閘...

湖北省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創業專案設計大賽

91meeting杯 職業生涯規劃競賽規則 a類 1.比賽內容與形式 省級決賽以 職業規劃設計參賽作品 個人作品現場展示 和 回答評委提問 為評選標的 評分標準與全國總決賽相同 全國總決賽曾加 用人單位面試 環節。參賽選手提交的 職業規劃設計參賽作品 須符合 全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參賽作品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