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學習園地基礎知識

2022-04-23 17:33:00 字數 4710 閱讀 4682

混凝土學習園地基礎知識的部分內容(一)

* 什麼是幹硬性混凝土?什麼是塑性混凝土?什麼是流態混凝土?什麼是自流平混凝土?

根據混凝土的工作性,可將混凝土混合料分成幾類。

①坍落度為0,幹硬度大於30s的混凝土混合料叫做幹硬性混凝土。幹硬性混凝土用水量較低。因此,在固定水膠比下膠材用量較少,或者在固定膠材用量下能達到較低的水膠比,實現較高的效能。

但這種混凝土成型較困難。因此,在現澆混凝土中,或者小截面、多配筋結構中很少應用它,而在一些對混凝土效能要求較高的預製構件中,則較多地採用。例如:

高強混凝土軌枕等。

②坍落度為1~8cm的混凝土混合料叫做塑性混凝土。這種混凝土對成型工藝沒有太高的要求,現行的一些振搗方可以使這種混凝土密實,而且在通常的情況下,這種混凝土不要求有特別大的用水量。因此,這種混凝土是最常採用的一種混凝土。

③坍落度大於8cm的混凝土混合料叫做流態混凝土。由於這種混凝土流動性較好,因此,它常常被應用於一些難以振搗的場合。但是,由於流態混凝土用水量較高,因此膠材用量一般較多。

此外,如若配製不好的話,將有可能導致泌水或離析,這在配製流態混凝土時應加以注意。

④坍落度大於22cm,並能在自重作用自動擴充套件成平面的混凝土混合料稱之謂自流平混凝土。由於對於流動性較大的混凝土,坍落度已不能準確地反映混凝土的工作性,因而常採用流淌度來表示工作性。這種混凝土澆注時一般不需要振搗,但在澆注面較小時仍應注意排氣,以防形成氣孔。

為了保證混凝土有較好的流動性,這種混凝土骨料粒徑一般較小。同時這種混凝土一般都摻有較細的礦物料,以避免離析。

* 混凝土澆築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澆築混凝土時,因所澆築的構件不同,其具體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是有些要求是應當共同遵守的,它們反映了混凝土澆築的一般規律。這些一般要求如下。

(1)每次混凝土澆築層的厚度

①插入式振搗,澆築層厚度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

②表面振動,澆築層厚度為200mm。

③輕集料混凝土,澆築層厚度分別為300mm.(插入式振搗)與200mm(表面振動)。

(2)澆築間歇時間

在可能的情況下,混凝土澆築應連續進行。如果必須間歇時,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並應在前一層混凝土凝結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築完畢。具體間歇時間允許值(包括運輸、澆築和間歇的全部時間)為:

①混凝土強度等級高於c30時,氣溫不高於25℃為180min,氣溫高於25℃為150min;

②混凝土強度等級不高於c30時,氣溫不高於25℃為210min,氣溫高於25℃為180min。

(3)防止離析

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應時刻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密實性,若有較大變異,應立即處理。下料時混凝土自由傾落的高度不宜超過2m,超過2m要使用串筒、斜槽及溜管下料,以防止混凝土離析。

(4)豎向結構

澆築豎向結構混凝土前,應先在底部填以50~loomm厚與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混凝土的水灰比與坍落度應隨澆築高度的上公升酌情遞減。

(5)防止變形、移位

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應經常觀察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情況,發現變形、移位時應立即停止澆築,並在已澆築混凝土凝結前修復完畢。

(6)防止裂縫

由於混凝土沉降與乾縮產生的表面裂縫,應在混凝土終凝前修整完畢。在澆築連成整體的牆、柱、梁、板時,應在牆、柱澆築至梁、板底口下方時停歇1~1.5h,待混凝土初步沉實後再繼續澆築,以防接縫處裂縫的產生。

* 混凝土澆築中施工縫的設定有哪些要求?

整體混凝土宜一次性連續澆築完成,但由於施工技術或施工組織方面的原因而無法一次性澆築完成時,就應當預先選定適當的位置留設施工縫。施工縫是結構的薄弱部位,若位置不當或處理不好,將會導致滲漏、開裂甚至影響結構安全,必須予以重視。

(1)施工縫的留設位置

施工縫的留設原則是應當留設於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於施工的部位。具體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 柱子,留設於基礎的頂面、梁的下面、無樑樓板柱帽的下面;

② ②和板連成一體的大截面梁,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當板下有梁托時,留在梁託下部;

③ 單向板,留在平行於短邊的任何位置;

④ 有主次梁的樓板,應順著次梁方向澆築,施工縫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間三分之一範圍內;

⑤ 牆,留設於門洞過梁跨中三分之一範圍內,或縱橫牆的交接處;

⑥ 雙向受力樓板、大體積混凝土、拱、殼、倉、池、裝置基礎、多層剛架及其他複雜結構,施工縫位置應按設計要求留設。

(2)後澆帶的留設

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過程中,由於溫度、收縮、不均勻沉降等因素會引起混凝土的裂縫。為了避免這類裂縫的產生,先在結構的某個部位留設帶狀的臨時施工縫,保留一段時間後再澆築,這就是後澆帶。後澆帶的留設位置、間距,應通過計算確定;其保留時間,一般不應少於28d;其寬度一般為700~1000mm,以避免應力集中並方便施工。

後澆帶內的鋼筋應保持完好。澆築後澆帶所用混凝土應比原結構混凝土提高乙個強度等級,或使用微膨脹混凝土,澆築後至少濕潤養護15d。

(3)施工縫的處理

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築混凝土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①已澆築的混凝土其壓縮強度不應小於1.2n/mm2;

②在混凝土表面應清除垃圾、水泥漿、鬆動石子及軟弱混凝土層,鑿毛、沖洗並充分濕潤至少24h;

③澆築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縫處鋪設一層10~15mm厚的水泥漿,以利結合;

④施工縫處應細緻搗實,保證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  地下連續牆的施工工藝及操作要點有哪些?

地下連續牆是在地下(水下)築成的連續鋼筋混凝土牆壁,起截水、防滲、承重及擋土作用。地下連續牆適用於建築物的地下室、高層建築的深基礎、施工中鄰近重要建築物基礎的支護、水工結構的堤壩防滲牆、護岸、碼頭及地下鐵道、通道的臨時圍堰工程等。地下連續牆施工工藝較為複雜,技術要求高,必須嚴格控制質量方可達到預期效果。

其施工工藝及操作要點如下。

(1)施工準備

查明地質水文情況,為選擇施工機具及施工方案提供依據。清理場地,排除地面、上空、地下障礙物。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水、電、機具裝置、材料、人員準備就緒。

(2)導牆施工

導牆的主要作用是為挖槽機導向;同時可容蓄泥漿、保護槽壁頂部;還可作為施工測量的基準,以及作為吊放鋼筋籠、設定導管的支撐點。根據具體情況,導牆可分為磚混、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及鋼板導牆等幾種。導牆施工中應注意其基底應與土面緊密接觸,牆側回填粘性土並夯實以保證泥漿不滲出;導牆的定位必須精確,豎向面必須垂直以保證鋼筋混凝土連續牆的垂直精度;導牆應高出場地50~loomm,以阻止地表水流人;同時導牆應高於地下水位1.5m,以保證槽內泥漿液面高出地下水位lm的最小壓差要求。

(3)開槽施工

首先要根據槽壁的穩定性、牆深牆厚、混凝土**與澆築能力、鋼筋籠吊放能力等因素確定每個槽段的長度。其次按照施工方案確定的施工方法沿導牆向下開槽。開槽工藝有多頭鑽施工法、抓斗式施工法、鑽抓式施工法及衝擊式施工法等數種。

開槽過程中應注意:

① 定位必須準確,要嚴格控制垂直度,偏差必須在允許範圍之內;

② 開槽速度要小於排渣與供漿速度,避免發生埋鑽事故;

③ 開槽要連續作業,因故中斷作業時要將挖掘機械提出地面,以免塌方埋鑽,槽段與槽段之間施工間隔宜在2h左右,這樣若發現偏差,前一槽段混凝土強度尚低,易於切除糾正;

④ 鑽進開槽過程中應保持護壁泥漿液面不低於規定高度,保證槽壁安全。

(4)泥漿迴圈與清槽

泥漿起著固壁(保護槽壁不塌方)與攜渣(使開挖出的泥渣懸浮而不沉澱)的雙重作用。泥漿配合比必須視開槽的土質情況而有針對性地設計,保證具有一定的造膜性、理化穩定性、流動性與密度。泥漿迴圈視具體情況採用正迴圈或反迴圈,一般情況下採用反迴圈更佳。

施工中要經常測試泥漿效能、調整配合比。開槽完成後,混凝土澆築前,應認真清槽,清除鑽渣和沉澱物。其質量要求是:

清槽後1h,槽底沉澱物厚度不大於200mm,槽底200ram處泥漿密度不大於1.2。

(5)吊放鋼筋籠、澆築混凝土

鋼筋籠的製作不僅要考慮工作荷載,還要考慮吊放荷載。由於泥漿中澆築混凝土裹握力下降,鋼筋錨固長度應增加30%。吊放鋼筋籠要輕吊慢放,保證鋼筋籠不變形、避免損傷槽壁。

為防止塌壁,吊放鋼筋籠應在清槽後3~4h內完畢並開始澆築混凝土。由於混凝土是在泥漿中澆築,必須保證和易性好、流動度大以及具有緩凝性。混凝土通過下料漏斗與提公升導管在泥漿中澆築,澆築過程中要始終使導管下口保持埋於混凝土中2~4m,最小不得小於1.5m,以避免浮漿進入混凝土內;最大不得大於6m,以避免影響混凝土流動及拔管。

混凝土澆築過程不得中斷,間隙時間應控制在15min之內,嚴禁超過30min。槽段之間的接頭是地下連續牆的薄弱環節,必須認真處理好。

*  基礎混凝土澆築的施工要點及質量控制措施有哪些?

混凝土基礎有剛性基礎、擴充套件基礎(板式基礎)、杯形基礎、筏形基礎及箱形基礎等,在施工中要根據各自的特點採取相應的質量控制措施。

(1)剛性基礎

剛性基礎是素混凝土基礎,其基礎放坡擴散角要小於混凝土的剛性角(45度)。施工前應做好驗槽工作,區域性軟弱土應挖去,用灰土或砂礫分層回填夯實至基底平齊。基槽內積水、浮土、垃圾應清除乾淨。

應彈好軸線、邊線並校核無誤。基礎混凝土高度小於2m時可將混凝土直接倒人基礎內,大於2m時應通過漏斗、串筒或溜槽下料,防止離析。澆築時要注意使邊角和台階接合部充實。

澆築完成後應覆蓋外露部分,灑水養護。

(2)擴充套件基礎

基坑驗槽同剛性基礎,驗槽後應立即澆築墊層混凝土以保護地基。墊層達到一定強度後,在其上彈線、支模、鋪放鋼筋網片,柱的插筋要用90*彎鉤與基礎鋼筋綁紮牢固。澆築混凝土時要對稱澆築,以保持柱筋的位置正確。

混凝土分層連續澆完,每個台階澆完可停歇0.5~1h,待初步沉實後再澆上層。以保證質量。基礎上部柱子後施工時,可在基礎頂部按規定留設水平施工縫。

條形基礎可分段(2~3m一段)分層連續澆築,不留施工縫。基礎上有插筋時要固定牢固、保證位置正確。澆築完畢後應覆蓋外露部分,澆水養護7d以上。

接地基礎知識

接地電氣裝置 桿塔或過電壓保護裝置,將其用接地線與接地體連線,稱為接地。一 接地按其目的分類 一 在電力系統中,執行需要的接地,如中性點接地等,稱為工作接地。二 電氣裝置的金屬外殼,鋼筋混凝土杆和金屬桿塔等,由於絕緣損壞有可能帶電,為了防止這種電壓危及人身安全而設的接地,稱為保護接地。保護接地是中性...

混凝土基礎知識

第三課混凝土的質量通病與防治 摻加外加劑的混凝土拌合物在凝結硬化前有時會出現一些異常現象,其成因一般不是混凝土外加劑本身有什麼問題,而多是因使用不當或其他因素造成,現就常見的異常現象分別介紹如下 離析 泌水 其表現如下 a.坍落度試驗時,中心有骨料堆積,邊緣有水析出 b.運輸途中表面只見水層 手推車...

混凝土基礎知識

1.混凝土的應用及發展 水泥混凝土是隨著矽酸鹽水泥的出現而問世,至今已有180多年的歷史。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混凝土的配製技術從經驗逐步發展到理論 混凝土的施工技術從手工發展到機械化 混凝土的強度不斷提高,效能不斷改善,品種不斷增多 對混凝土的研究也從巨集觀到微觀不斷深入。進入20世紀以來,它已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