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包合作社」折射出的基層官民關係

2022-04-12 04:02:11 字數 1939 閱讀 4212

發布時間:2023年09月16日 14:24

**:人民論壇政論雙週刊(總第339期) 作者:張德元

近年來,為了完成承擔的兩個國家社科重點專案研究任務,我帶領課題組跑了7個縣。我的研究任務分別是怎樣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合作經濟組織既然是其重要研究內容,因此,在這次調研中,我們特別關注當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皮包合作社」迅猛發展

我對我所跑的7個縣的共同印象是,自2023年始,從數量看,合作社的發展異常迅猛,增長速度幾乎都是成倍的。但深入調研後,我們發現,在這些合作社中,「真合作社」十分少,多是「偽合作社」。根據我們的調查,「皮包合作社」的「皮包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從創設看。這種合作社是空殼的,沒有自有資金,甚至社員沒有入股或象徵性入股,「註冊資金」多是假的或虛的;也因如此,這種合作社一般都沒有自己的財務;某縣的農委主任就告訴我:鑑別真假合作社的乙個有效辦法就是看它是否有自己的賬本。

其二,從組織看。這種合作社從形式上看,組織機構是健全的,也有理事會、監事會等名堂,但其實際控制者往往是某個「能人」、「大戶」或「老闆」,真正的農民合作十分鮮見。

其三,從管理看。這種合作社往往也有一系列管理制度貼在牆上,但通常是不執行的,不要說「民主管理」,社員「開會」都很難得。

其四,從運營看。許多空殼合作社是不運營的,有些合作社雖然是運營的,但實際上是「公司+農戶」模式或協會性質組織套上合作社外衣,搞點技術服務或培訓而已,看不出「統一經營」的跡象,更體現不了市場議價能力,也沒有二次分配或返利這一說。

地方**何以能容忍「皮包合作社」

在發展合作社過程中,一方面,**的參與或推動將節約合作社的組織成本,促進合作社的興起與發展;另一方面,**權力又往往是個人權利最大和最危險的侵害者,它的積極性的發揮有可能致使合作社的發展結果事與願違,其主要表現在:

第一,合作社數量超常增加。如前所言,在這些地區,合作社數量幾乎都是在很短的時期內成倍增長的,如果沒有**這個「看得見的手」發揮作用,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二,縣鄉幹部普遍「頭痛」。他們的抱怨是:我們知道**不應該直接介入,但我們不幹則合作社就很難搞起來——許多合作社正是由縣鄉科技幹部領頭搞起來的,而且他們也已經意識到,已經搞起來的許多合作社往往「不像那麼回事情」。

第三,許多農民漠然。一些合作社是搞起來了,可是農民對它漠然,甚至一些參加了合作社的「社員」也不明白合作社到底是什麼。「合作」成了**和鄉村精英們的事情,普通農民漠不關心。

給人的感覺是,農民們「被合作」了。

第四,合作社走樣了。如前所言,「皮包合作社」已經氾濫,有點像樣子的少數「真合作社」也不完全按照合作社的基本原則組建、管理和運營。讓人滿意的合作社鳳毛麟角。

該換換執政思維了

農村基層幹部確實為合作社的發展作出了努力,但他們努力的效果卻不盡人意,這裡面有沒有一些「中國特色」的原因?

之所以如此,與中國的「壓力型行政體制」有關。今天,合作社發展之所以有如此亂象,「壓力型行政體制」功不可沒。「壓力型行政體制」在**日常工作中最常見的表現就是:

一窩蜂、搞攤派、分任務、下指標。我們發現,上級要求下級在一定期限內必須發展出多少合作社來,並且搞評比,獎「先進」,罰「後進」。如此一搞,「皮包合作社」還怎能不如雨後春筍呢?

再次,還要指出,之所以如此,與鄉村精英合謀有關。這裡講的鄉村精英既包括基層幹部,也包括「鄉村能人」。基層幹部要實現「壓力型行政體制」下必須完成的政績,而「鄉村能人」則眼盯著合作社可能有來自**的「好處」,二者一拍即合。

於是,受利益驅動,「能人」們紛紛期望把他們的企業、協會包裝成合作社。

最後,不得不說,之所以如此,與地方**的發展衝動有關。gdp的多少不僅僅是表現政績的「光輝數字」,也是決定地方**可用財力的「真金**」。在這種情況下,地方**當然是「不惜一切手段」發展經濟。

很自然地,合作社也就被地方**當作「手段」急功近利了一把,讓合作社承擔起詮釋「硬道理」的歷史使命。地方**們一廂情願地認為:盡快把合作社搞起來,農業就規模化、現代化了,於是經濟就發展了。

(作者為安徽大學中國三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合作社制度

目錄1 社員 代表 大會制度 2 理事會工作制度 3 監事會工作制度 4 議事規則制度 5 社員管理聯絡制度 6 生產銷售管理制度 7 資產財務管理制度 8 盈餘分配制度 9 專案投資管理制度 10 檔案管理制度 11 學習培訓制度 12 社務公開制度 社員 代表 大會制度 一 社員 代表 大會由全...

支部 合作社

農牧戶 農牧民要更新思想觀念 拓寬致富門路,積極加入合作社,認真學習種養殖技術,組建農牧業機械化作業服務隊,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種養殖品種質量,通過合作社實行規模化經營,逐步實現增收致富。庫計嘎查黨支部通過探索建立 支部 合作社 農牧戶 的黨組織設定模式,將黨組織的引領 政策引導優勢與合作社的技術 資...

合作社簡介

鳳縣匯農養豬專業合作社,於2008年3月召開設立大會,6月在縣工商部門正式登記,註冊資金190萬元。該社經過兩年多時間的規範執行和健康發展,現已發展推廣鳳縣百平方公尺標準化養豬模式戶150戶,建成6個生豬養殖示範基地,完成專業性固定資產投資680餘萬元。社員人數發展到162人,專業技術人員18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