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備考中學綜合素質寫作基礎知識與手法一

2022-04-08 17:26:59 字數 1803 閱讀 5435

一、寫作的基礎知識1.寫作的概念

寫作是指人類運用語言文字元號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的創造性腦力勞動的過程。

2.寫作的過程分段

從現代資訊理論、系統論的角度來看,寫作是乙個收集、加工、輸出資訊的整體系統。作為乙個完整的系統過程,寫作活動是有階段性的。大致可分為採集一構思一表述三個階段。

具體又可分為採集、立意、謀篇、用語、修改等五個環節。每個階段和環節都有自身的特點、規律和要求。

二、寫作手法

1.寫作手法的介紹

寫作手法就是文章中用來表現主題、刻畫人物,增強表現力,吸引讀者注意力的手段。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象;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側面結合、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2.常用寫作手法介紹

(1)敘事角度

①第一人稱敘事法

文章的內容通過「我」傳達給讀者,文章中所寫的都是敘述人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或者就是敘述者本人的親身經歷。第一人稱的作用:是事件的見證者,是文章的線索人物,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體現出文章的真實感和親切感。

②第二人稱敘事法

常用於書信,一般記敘文中很少通篇採用,但在敘述過程中,為了直接表達情感,在文章的某個區域性,轉變為第二人稱,可以增強文章情感,引起讀者的共鳴。

③第三人稱敘事法

用第二人稱敘事使敘述人既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現在讀者面前,能自由靈活地反映社會生活。但第三人稱敘事不如第一人稱敘事親切自然。

(2)敘事順序

①順敘法

順敘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敘述事件,與事件發生發展的實際情況一致,文章條理清楚,脈絡分明。運用順敘時,應注意剪裁得當,重點突出,防止出現羅列現象和平鋪直敘。

②倒敘法

主要指除了將個別部分提前,其他仍以順敘記錄,而不是把整個事件都倒過來敘述。倒敘時要交代清楚起點。倒敘與順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還要有必要的文字過渡,做到自然銜接。

採用倒敘的情況一般是為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把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同時為了使文章結構富於變化,避免平鋪直敘;另外則是為了表現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懸念,引人人勝。

③插敘法

有時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故事情節而追敘;有時是對出場人物的情節作注釋、說明。使用插敘一定要服從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節外生枝,不喧賓奪主。在插人敘述的時候,還要注意文章的過渡、照應和銜接,不能有斷裂的痕跡。

④補敘法

補敘主要用於對上文的敘述加以補充說明,一般是片斷性的、簡要的,不具備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釋或說明的文字放在前面,以引起下文。補敘一般不發展情節、事件,只對原來的敘述起豐富、補充作用。

⑤分敘法

分敘可以先敘一件,再敘另一件,也可以幾件事情交叉敘述。採用分敘時要根據文章內容和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確立敘述的線索,還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發生和發展的時間。分敘的作用是把頭緒紛繁、錯綜複雜的事情,寫得眉目清楚,有條不紊。

(3)敘事線索

①以物為線索

敘事過程中讓某物在事件發展各階段反覆出現,並通過各種手段有意強化其形象,使物件起到過渡或象徵和點明中心思想的作用。

②以人為線索

以某人為敘事線索,將其統一形象貫穿全文,令某人成為全文重要關注點,或塑造人物,或推動情節。

③以思想變化為線索

這種寫法,思想發展的主線要分明。將思想變化的各個階段作為線索貫穿全文,形成連線照應。

④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主要事件記敘突出,次要事件交代清楚,主次搭配合理,突出主旨,可使複雜事件繁而不亂。

教資備考中學綜合素質寫作基礎知識與手法二

運用人的五官感知能力,把各種不同感覺 感受寫出來,使人對一定情感和事物的描寫更具體 直接。8 借物抒情法 在描寫物品時將感情寄託於對事物的愛憎之中,借事物的形象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感情,使物與情相統一,使情有所依託。9 托物言志法 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 品格 思想 感情等,使事物與志向,事物與...

教資備考中學綜合素質寫作基礎知識與手法一

一 寫作的基礎知識 1.寫作的概念 寫作是指人類運用語言文字元號反映客觀事物 表達思想感情 傳遞知識資訊的創造性腦力勞動的過程。2.寫作的過程分段 從現代資訊理論 系統論的角度來看,寫作是乙個收集 加工 輸出資訊的整體系統。作為乙個完整的系統過程,寫作活動是有階段性的。大致可分為採集一構思一表述三個...

教資國考美術備考 中國美術史 八

1.為什麼說原始美術具有混沌性特徵?答 首先那些我們稱之為美術作品的東西,總體上看並不是純粹為 美 而創造的,而是與當時人們的實際生活和原始宗教觀念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說它是原始先民們生存意識和觀念的物化形態,是實用與審美的結合物。再就是原始時代美術的各個門類尚未有明確的分化,如雕塑 繪畫與器物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