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光伏工程施工規範

2022-03-09 02:07:19 字數 4947 閱讀 8968

蕪湖三山100mw荒山光伏電站施工規範

(徵求意見稿)

2014-06-20發布2014-06-22實施

平煤神馬建工集團****

1.總則

1.0.1為了規範光伏電站建設,做到技術先進、安全適用、經濟合理、長期可靠、確保質量,制定本規範

1.0.2本規範適用於山坡地面及魚光互補並網型光伏電站。

1.0.3施工範圍包括光伏電站內的所有土建工程、裝置安裝工程、電氣工程、裝置除錯、及防雷接地等。

1.0.4施工人員及監理應熟悉本規範和現行有關安全技術標準及產品的技術檔案。

1.0.5在光伏電站施工中,除應符合本規範外,電氣施工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2.術語

2.0.1併網光伏電站 grid-connected pv power station

接入公用電網(輸電網或配電網)執行的光伏電站。

2.0.2元件(太陽電池元件)module( solar cell module)

指具有封裝及內部聯接的,能單獨提供直流電的輸出,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陽電池組合裝置。又稱為光伏元件

2.0.3方陣(太陽電池方陣) array( solar cell array)

,基樁、支架、元件,又稱為光伏方陣。

2.0.4匯流箱 combiner

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中,將一定數量、規格相同的光伏元件串聯起來,組成乙個個光伏串列,然後再將若干個光伏串列併聯匯流後接入的裝置。

2.0.5逆變器 inverter

用於光伏電站內將直流電變換成交流電的裝置。

2.0.6光伏支架 pv support bracket

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中為了擺放,安裝,固定太陽能面板設計的特殊的支架。

3.基本規定

3.0.1開工前應具備的條件:

1.在工程開始施工之前,建設單位需保證施工過程中的圖紙,及圖紙的工藝說明及時到位。

2.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應提供有效的資質證書及相關技術人員專業資質證書,特殊作業人員資質證書。

3.設計院電子版施工圖應經業主、監理、施工單位會審確認簽字後,方可施工。如有變更須出具專案變更會簽單。

3.2對進場支架、元件及裝置進行開箱檢查,其合格證、說明書、測試記錄、附件、備件等均應齊全。

3.3裝置和器材的運輸、保管,應符合本規範要求,當產品有特殊要求時,應滿足產品要求的專門規定。

3.4隱蔽工程部分,必須在隱蔽前會同監理單位做好中間檢驗及驗收記錄。

3.5施工記錄齊全,施工試驗記錄齊全。

4測量放線,嚴格按照設計院的平面布置陣列樁點圖測量放點,左右允許偏差±20mm。

5.土建工程

5.1場區清表及場平

5.1.1場地清表應達到工作面表面無樹木(零星灌木直徑在20mm以上)、雜物(指表面雜物)。

5.1.2場平應達到工作面無明顯凹凸面,山體坡度應平滑過渡。

5.1.3清表、場平完成後,土建施工隊應填寫工作交接報驗單向業主、監理、安裝施工方報驗。驗收合格後安裝施工方進場施工。

5.2鑽孔

嚴格按點鑽孔,保證孔的垂直度和水平夾角90°±2°,250mm孔深不得低於1300mm,左右允許偏差±25mm。1600mm孔深不得低於1500mm,左右允許偏差±15mm。

5.3基樁澆築

5.3.1澆築前應檢查孔深不得小於1200mm,孔內積水不得大於50mm。樁基與防水台階澆築間隔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

5.3.2基樁與水平面垂直度90°±2°,基樁幾何中心與相鄰左右基樁允許偏差±10mm(以陣列中心基樁為基準點)。

5.3.3基樁上口距離防水台階150mm±20mm,防水台階高度150mm。基樁澆築應用振動幫浦將混凝土振實,防水台階用棒體振實。防水台階脫模後不得有明顯蜂窩。

5.3.4澆築管樁外沿與孔壁250mm孔不得小於50mm,160孔不得小於30mm。

5.3.5基樁應在澆築完畢後的12h以內對混凝土加以地膜全部覆蓋保濕養護,管樁孔用膠帶封口。

5.3.6管樁長度不得小於1200mm,250mm孔的管樁按要求插入4根ф12mm長度為200mm的圓鋼。

160mm孔的管樁,管樁為500mm錨筋為700mmф12mm螺紋鋼3根夾角為120度焊接。

5.3.7基樁拉拔試驗應符合設計院要求,單個基樁應不小於1500kg拉拔力。

5.4支架安裝(前10mw參照)

5.4.1支架安裝前應對立柱、斜樑、檁條外形檢查,是否有機械變形或漏鍍鋅現象。各部位螺桿、平墊、彈墊、螺母應配套安裝,螺母應緊固到位。

5.4.2前、後立柱垂直度不得大於±1%(本立柱長度)。

5.4.3前立柱上沿距離地面應保持在650mm±20mm,因本專案是依山而建,本單元前立柱直線偏差±20mm(以本單元中心立柱為基準點)。

5.4.4斜樑與水平面夾角按設計標準±1°,斜梁下沿外口出前立柱鉸鏈外沿150-200mm之間,但必須保持本單元在同一直線上,後立柱根據斜樑夾角調整到合適的高度,本陣列後立柱直線偏差±20mm(以本單元中心立柱為基準點)。

5.4.5檁條安裝,下沿第一根檁條外沿距斜樑外沿應保證在100-150mm之間,但同陣列檁條必須保證在同一條直線上。

下沿第二根檁條與下沿第一根檁條內邊距離為800mm±10mm。上沿第一根檁條與斜梁上外沿保證在100-160mm之間,但同陣列檁條必須保證在同一條直線上。上沿第二根檁條與上沿第一根檁條內邊距離為800mm±10mm。

5.4.6檁條安裝完畢後應保證本陣列在同一平面上,如果不能滿足可對立柱、斜樑、檁條做適當調整,確保本陣列在同一平面上。

5.4.7陣列與陣列兩端支架盡量保持在同一高度,允許最大偏差±50mm。

5.4.8陣列與陣列前、後立柱直線偏差±76mm(陣列組以中間陣列為參考點)。

5.5元件安裝

5.5.1元件下沿離地高度不得小於700mm,本陣列元件下沿應在同一條直線上。

5.5.2陣列與陣列元件下沿盡量保持在同一條直線,允許偏差±50mm(陣列組以中間陣列為參考點),保持折線弧度。

5.5.3不同廠家、不同規格的元件不得安裝在同一陣列。

6.地下設施

6.1場區接地網

6.1.1接地網溝開挖嚴格按照設計院要求路由(2區除外)開挖,深度不得小於900mm(如遇山石無法滿足,報監理、業主另行解決)。

6.1.2接地網主幹採用熱鍍鋅50mm×5mm扁鐵鋪設,支幹採用熱鍍鋅40mm×4mm扁鐵鋪設接地網連線部位採用電焊4面焊接,焊接部位要求無漏焊,焊縫飽滿。

焊接長度應達到扁鐵寬度的2倍。

6.1.3接地極插入地下不得小於2500mm,接地極和接地網採用電焊焊接,焊接部位要求無漏焊,焊縫飽滿。

6.1.4焊接部位防腐採用防鏽漆塗刷2層,乾後採用瀝青塗刷。

6.2電纜溝

6.2.1電纜溝的開挖施工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2區除外)。開挖深度不得小於700mm。

6.2.2在電纜溝道至上部控制屏部分及電纜豎井採用防火膠泥封堵,電纜敷設應滿足設計要求。

6.3場區給排水管道的施工

6.3.1地埋的給排水路由和管道應滿足設計要求(2區除外),先地下再地上,管道回填後盡量避免二次開挖。

6.3.2地下給排水管道採用工業pe管道,按設計要求鋪設管網及預留給水閥門。並注意管道的流向與坡度。

7.建(構)築物

7.1 光伏電站建(構)築物應包括光伏方陣內建(構)築物、站內建(構)築物,光伏方陣內建(構)築物主要是指逆變器基礎、昇變基礎建(構)築物。

7.1.1裝置基礎及方位應嚴格按照設計院圖紙施工,控制基礎外露高度、尺寸與上部裝置的匹配統一,混凝土基礎表面應符合設計規範。

7.1.2站內建(構)築物應包括開關站等建築物及其地基與基礎。

應滿足設計規範及《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嚴格按照《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監督規定》相關規定。

8.安裝工程

8.1一般規定

8.1.1裝置的保管與就位應符合下列規定:

8.1.1.

1在吊裝程中應做好防傾覆、防震和防護面受損等安全措施。必要時可將裝置性裝置和易損元件拆下單獨包裝運輸。當產品有特殊要求時,尚應符合產品技術檔案的規定(裝置吊裝時,要求裝置廠家提供吊裝專用工具)。

8.1.1.2裝置到場後應作下列檢查:

1)包裝及密封應良好。

2)開箱檢查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附件、備件應齊全。

3)產品的技術檔案應齊全。

4)外觀檢查應完好無損。

8.1.2裝置宜存放在室內或能避雨、風的乾燥場所,並應做好防護措施。

8.1.3保管期間應定期檢查,做好防護工作。

8.2光伏電站的中間交接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

8.2.1光伏電站工程中間交接專案可包含:逆變器、公升壓站基礎、支架基礎、電纜溝道、裝置基礎二次灌漿等。

8.2.2土建交付安裝專案時,應由土建專業填寫「中間交接驗收簽證單」,並提供相關技術資料,交安裝專業查驗。

8.2.3中間交接專案應通過質量驗收,對不符合移交條件的專案,移交施工單位負責整改合格。

8.2.4光伏電站的隱蔽工程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8.2.4.1.光伏電站安裝工程的隱蔽工程應包括:接地、直埋電纜等。

8.2.4.2.隱蔽工程隱蔽之前,施工方應根據工程質量評定驗收標準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後向監理部提出驗收申請。

8.2.4.

3監理工程師應在約定的時間組織業主人員與施工人共同進行檢查驗收。如檢測結果表明質量驗收合格,監理工程師應在驗收記錄上簽字,施工方可以進行工程隱蔽和繼續施工;驗收不合格,施工方應在監理工程師限定的期限內整改,整改後重新驗收。隱蔽工程驗收簽證單應按照《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程》dl/t 5210相關要求的格式進行填寫。

8.3元件接線

8.3.1元件接線數量和路徑及線徑應符合設計要求。

8.3.2元件間接外掛程式應連線牢固、元件之間連線線不應承受外力。

8.3.3外接電纜同插接件連線處應鉚接牢固。

8.3.4組串連線後開路電壓和短路電流應符合設計要求。

8.3.5元件間連線線應進行綁紮,整齊、美觀。

8.3.6單元間組串的跨接線纜如採用架空方式敷設,宜採用pvc管或橋架進行保護。

8.3.7各單元組串線應按設計要求套編號碼管。

8.3.8同一組串的正負極不宜短接、對組串完成但不具備接引條件的部位,應用絕緣膠布包紮好。

分布式家庭光伏併網電站施工規範

總則1 為鼓勵及促進分布式家庭光伏併網電站的推廣應用,規範化分布式家庭光伏併網電站安裝 施工的流程及具體實施過程,制定本規範。2 本規範適用於新建 改建和擴建的分布式家庭併網電站,對於與建築相結合的光伏電站同時應符合其他建築 電氣相關標準要求。3 施工範圍包括分布式家庭光伏併網電站內的所有土建工程 ...

光伏元件安全鑑定測試規範

xx 為了合理的驗證光伏元件安全效能,以確保必要的測試專案得到統一和規定,進而保證產品質量,滿足產品設計需求。本規範沒有涉及海上和交通工具應用時的特殊要求,也不適用於整合了交 直流逆變器的元件。本規範的試驗程式和通過判據為了發現由誤用應用等級,不正確的使用方法或元件內部元件破碎而引起的火災 電擊和人...

工程施工規範

檔案編號 cylix gg 04 西瑞克斯 北京 通訊裝置 cylix mobile communication facility co.ltd.工程 施工規範 西瑞克斯 北京 通訊裝置 工程管理部 二零零九年五月 制定工程施工規範,旨在為有效貫徹落實西瑞克斯公司的各項施工規定和規章,以防止因施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