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我的乳酪》讀後感

2022-02-21 05:51:57 字數 1367 閱讀 6134

當我們老大把這本《誰動了我的乳酪》放在我手上時,我已經是第三次讀這本書了。

這本書講了乙個關於「變化」的小故事。書中的四個主角:兩隻小老鼠「嗅嗅」和「匆匆」及兩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

他們一起生活在乙個迷宮裡,乳酪是他們追尋的目標。有一天,他們同時發現了一大堆乳酪,便在附近安頓下來,過上了安穩快樂的日子,但是很長時間以後,他們的乳酪突然消失了。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他們採取了不同的態度:

嗅嗅和匆匆隨變化而動,即刻動身,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出去繼續尋找乳酪,並很快找到了更新鮮更多的乳酪。而兩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始終無法接受乳酪消失的殘酷現實。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唧唧終於衝破了思想的束縛,穿上久置不用的鞋子,重新進入漆黑的迷宮,並最終尋找到新的乳酪,而哼哼卻仍然沒有從殘酷的現實中走出來。

故事中的「乳酪」代表我們想要的東西,得到它,我們就可以幸福、快樂。「迷宮」代表我們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所在地,可以是上學的地方,工作的地方或其它。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乳酪」,我們想要得到它,因為我們堅信得到它就會幸福快樂。然而一旦我們得到了夢寐以求的乳酪,我們就會產生依賴心理,這時我們如果失去它,就會感到無所適從。

記得我第一次讀到這個小故事的時候剛上大一,對於剛從高中三年的艱苦學習中走出來的我們來說,大學就像一座巨大的乳酪山。大學意味著自由,意味著擺脫起早貪黑的上課學習,意味著不用每天按時上交繁重的作業,意味著大把大把的空閒時間,意味著琳琅滿目的社團活動。抱著如此憧憬和幻想,我們進入了大學生活。

但是從上課的第一天起,我們會慢慢發現,乳酪山在漸漸消失。大學課程內容覆蓋面更廣,難度也更深,老師在講課時的節奏和授課方式也與高中老師差別很大,讓我們很難適應。除了學習帶來的挫敗感,各種社團活動也成了一種負擔,因為本來就因學習不順而縮減的空閒時間又因社團活動再度壓縮,讓我們學習和娛樂都沒法順暢,夢想和現實的差距讓我們很迷茫,於是必須要做出改變。

由於高中時填鴨似的學習在大學已不復存在,我們就需自己做出調整,主動學習,通過積極思考,增強主動性和不斷的知識積累來改變目前學習的窘迫。生活上我們也會通過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以及不斷培養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讓生活更加充實起來。

一座乳酪山消失了,我們可以通過調整找到另一座乳酪山,這座乳酪山代表學習能力的提高給我們的自信以及未來更好的學習工作的平台,代表著獨立生活能力的提高讓我們盡早的適應社會,並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迅速站穩腳跟。

我第二次讀這個故事時剛剛開始自己的第乙份工作。對於剛剛大學畢業的我們來說,自己的第乙份工作也無疑是一座乳酪山。找到了工作意味著我們可以學以致用,發揮所長,意味著我們有了自己的收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但從工作的第一天起,我發現這座乳酪山也在慢慢消失。因為在工作中我發現理論和實踐是兩回事,我發現了在國企環境中新老員工的等級分明,也發現了在工作中不是光有積極性就會有好的發展,更加發現了死板的工作制度和一層不變的工作內容讓僅有的一點積極性也消失殆盡。但

誰動了我的乳酪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美國著名作家 心理學家斯賓塞 詹森寫的 誰動了我的乳酪 這本書寫的是乙個意味深長的小故事。本書圍繞著 乳酪 的獲得 擁有和失去及每個人對於突如其來的改變時的不同的心態 當他們發現乳酪c站空空如也時,嗅嗅和匆匆迅速開始行動,哼哼和唧唧卻被改變打倒,後來唧唧開始接受變化,走出了他一直堅守著的所...

誰動了我的乳酪讀後感

近日我又讀了一遍美國著名作家 心理學家斯賓塞 詹森寫的 誰動了我的乳酪 這本書我在初中的時候讀過一遍,感觸不是很深,書中寫的什麼都已經忘記了大半。前幾天特地去翻了一下,書頁都已經泛黃了。時光荏苒,再次讀到這本書的時候已經是10年後了,書的樣子變了,變得更加精美了,但是書的內容沒有變,一樣的內容讀起來...

誰動了我的乳酪讀後感

今天我讀完了美國著名作家斯賓塞.詹森寫的 誰動了我的乳酪 一書,真是受益匪淺!故事講述了嗅嗅 匆匆 哼哼 唧唧在迷宮中尋找乳酪的事,由於乳酪不經意的消失,使他們失去了生存的源泉,繼而他們各自做出不同的反應 嗅嗅和匆匆立即採取行動,適應變化 唧唧剛開始不能適應變化,後來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也加入了尋找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