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上學期期末評價方案

2022-02-14 22:48:49 字數 5454 閱讀 1766

一、指導思想:

1、教育學認為:對兒童、少年進行評價的基本視點在於"發展"二字,即用發展的眼光、從發展的角度、從兒童身心發展的全方位來考察與評價兒童。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3、《國家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展。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心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心他們在數學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

"二、評價要點:

1、以"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強化評價的發展性導向功能。

2、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既關注學生數學知識與數學學習技能的掌握情況,又要注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參與、交往合作和探索過程的考察。

3、強調對學生**能力、實踐與綜合應用能力的評價。重點評價學生"學"數學、"做"數學、"用"數學的興趣、技能、及思維邏輯能力。注意考查學生是否善於思考勤於提問,是否能自己"創造性"地學數學、用數學,是否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能運用所學知識,選擇合造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獨立完成作業情況。

4、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評價。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否濃厚;學習動機是否強烈;是否樂於合作、交流,願意採納別人意見;是否大膽提問,勇於創新。

以課程改革新理念為指導,把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發展」的主方向。我們數學組經過集體研究,將對一年級進行改革數學考試評價方式,真正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制定本方案。

評價目標:

(1)知識目標:

一生活中的數

1、按一定順序數出每種物體的個數。 2、能用1-10各數正確地表述物體的數量。 3、能形象理解數「1」既可以表示單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乙個集合。

4、在數數過程中認識1-10數的符號表示方法。 5、理解1~10各數除了表示幾個,還可以表示第幾個,從而認識基數與序數的聯絡與區別:基數表示數量的多少,序數表示數量的順序。

6、能正確數出5以內物體的個數。 7、會正確書寫1-5的數字。 8、認識「0」的產生,理解「0」的含義,0即可以表示乙個物體也沒有,也可以表示起點和分界點,還可以表示0攝氏度。

9、學會讀、寫「0」。 10、能正確數出數量是6-10的物體的個數。 11、會讀寫6—10的數字。

二比較1、比較動物誰多誰少有兩種策略:一是基於「數數」,二是進行「配對」,從而體驗「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2、通過比較具體數量多少的數學活動,獲得對等符號意義的理解,學會寫法,並會用這些符號表示10以內的數的大小。

3、體驗「同樣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義。

4、認識高矮的區別,知道比較高矮、長短、厚薄時要在起點相同的情況下才能正確比較。 5、知道高矮比較的相對性。6、經歷比較輕重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及輕重的相對性。

7、初步體會借助工具確定輕重的必要性和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8、間接比較輕重,滲透等量對換的思想(對學生說具有一定的難度,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能獨立完成)。

三加減法(一)

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義,會讀、寫加法算式,知道把兩個數合併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計算; 2、正確進行5以內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現了圖形應用題,要讓學生學會看圖,理解題目的意思。

4、初步感知從不同的觀察角度出發,會列出不同的算式,從而形象直觀的說明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字置,得數不變。 5、鼓勵學生根據圖意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時,可以出現兩個不同的算式,並比較兩個算式的異同。

6、會讀寫減法算式,能說出減號的意義,理解減法的計算方法。

7、能正確理解圖意,並根據圖意寫出減法算式,從而學會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感悟從乙個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

8、進一步體會減法含義,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意義。 9、提高5以內數減法的計算能力。 10、會把加法算式轉化減法算式。

11、學會「6」和「7」的加減法,感知並了解加減法之間的相互聯絡。 12、根據圖意能列出「一加一減」兩道算式。 13、正確口算「6」和「7」的加減法,並能表達算式的含義。

14、在具體情境中有序地寫出8、9的不同的加減法算式。體會加減法之間的聯絡。 15、正確口算「8」和「9」的加減法。

16、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分析數量關係並提出數學問題,正確選擇計算方法解決問題。 17、認識「大括號」,理解圖中「大括號」和「問號」表示的含義。 18、根據圖中數量關係,聯絡加減法含義,能正確列式,學會「求整體」時用加法解決,「求部分」時用減法解決。

19、從實際問題抽象並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20、正確熟練地口算10的加減法 21、本課教學10的組成和分解雖然不再作為10的加減法的邏輯起點,但它仍是熟練地口算10的加減法的有效手段。 22、在具體情境中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減法算式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23、用自己的語言完整的表達兩者之間多幾、少幾的關係 24、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體驗誰比誰少,誰比誰多的相對性,意思是一樣的,可以用同一道算式來解決。 25、知道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算式的含義和「從左到右」的運算順序。 26、掌握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式題運算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27、能正確數出數量是10以內物體的個數。

28、鞏固基數和序數的區別,能給事物正確排序。 29、正確理解圖意,能提出數學問題,並選擇相應的方法解決問題。 30、根據情境提供的數學資訊,學生可以正確比較「多、少」「高、矮」,體會比較的相對性。

四分類1、使學生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2、讓學生懂得把物體按一定的標準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3、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在分類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力、判斷力,動手操作能力。

4、讓學生經歷整理分類的過程,體驗整理分類的必要性 。 5、讓學生自主選擇某種標準對事物進行比較、分類活動,體驗分類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讓學生懂得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結果。

五位置與順序

1、注意用前、後等詞語描述物體的順序與描述物體的準確位置兩者之間的區別。 2、鹿在最前面,誰在它的後面?這個答案不唯一,不僅僅只有乙個。

3、注意讓學生會用前、後等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4、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對性。 5、能用語言表達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上下」位置關係。

6、能用語言描述物體的左右位置關係。 7、能在情境中體會左右位置的相對性。進一步再體會:

兩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們所看到的左右位置與順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對著面,他們看到的左右位置與順序是相反的。8、綜合運用前面三課所學的知識,進行物品的位置與順序的描述活動

六認識物體

1、對幾何體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直觀辨別物體的四種形狀及其名稱。 2、能對簡單的幾何圖形進行分類。在具體的分類活動中,知道可以選擇很多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教材只呈現按大小和形狀的標準分,是因為它們都是幾何研究的物件。

你說我擺(幾何體認識的練習) 這個數學活動,對「說」的和「擺」的都有一定要求:說的一方要清晰、有條理地描述眼前幾何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擺的一方則要根據聽到的資訊,一邊在頭腦中建構空間圖形的表象,一邊用相應幾何體模型把它擺出來。雙方還要就擺的與說的是否一致進行確定。

七加減法(二)

1、計數器表示數的方法是擺小棒表示數的方法的簡化和抽象:計數器上的數的「十位」與「捆」對應,「個位」與「根」對應。這次抽象形成了極為重要的位值概念。

2、認識乙個新的計數單位「十」,知道「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3、在擺一擺、數一數、捆一捆活動中,認學生認、讀、寫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大小以及數的組合。

4、用形象的積木,幫助學生認識不進製加法和不退位減法。(即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為加法,減少為減法。) 5、學習20以內不進製加法和不退位減法,計算方法都是先在個位上加或減,然後再與十位上相加或相減。

6、在計算中找規律,理解加法中加號兩邊的數交換位置,相加結果不變。減法中,被減數不變,減數越大,所得的差越小。7、通過問題的解決,讓學生學會「9+?

」的進製加法。8、理解湊十法的簡便性。(把與9相加的另一加數分解成1和幾,使9和1湊成10,再用10加上剩餘的數,就是「9+?

」的湊十法。 9、直接對進製加法的算式進行計算,以作為鞏固練習。 10、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9+?

」的經驗探索「8+?」的計算方法。 11、進一步理解「湊十法」。

12、正確熟練地口算8加幾。 13、學會「十幾減九」的退位減法。 14、讓學生探索並學會「十幾減八」的退位減法及相關數學問題。

15、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16、正確計算十幾減7、減6等數的減法。(減5、4、3、2等數的減法在教學實際情況中進行穿插安排。

) 17、進一步感知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18、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9、鞏固20以內的進製加法和退位減法。

20、使學生能根據乙個加法算式寫出兩道減法算式。 21、多角度的認識乙個數,建立數感。

八認識鐘錶

1、初步認識鐘面,知道鐘面的數字以及長短針的作用,知道指標轉動的方向。 2、正確認讀整時、半點。並說出時針和分針在整時和半點的指向特點。

3、進一步鞏固認讀整時、半時。 4、估計整時應先看時針所指的位置,再看分針是否在數字12的左右。

(二)能力目標:

1.讓學生自主操作、**活動。

2.讓學生經歷在具體問題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能用自己已有的加減法知識經驗去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思想教育目標:

1.體會和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讓學生經歷在具體情景中動手動口數並抽象為數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到數是數出來的。

3.在學習過程中要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願意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評價形式:

教師課上評價,學生階段自己評價,活動小組相互評價,期末綜合評價,期末綜合評價由教師根據學生單元測試情況和期末測試情況進行評價。

對學生的評定,我們除了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外,還要著眼於學生平時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實踐與綜合運用能力及學生在平時學習中所表現出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書寫情況、作業情況及是否認真檢查等情況)、學習方法及合作狀態等情況。評價分為四個等級(四星,三星,二星,一星四個等級),四星為表現最好者。詳細評價內容見下表。

期末測試具體形式:

(一)口試

根據本學期所學內容及各部分知識的目標要求,對以下內容進行口試,口試由教師自主進行。

1.數的概念:數的組成、數的意義、數字、基數序數等比較瑣碎的有關「數」的內容。

比如:「 13」裡面有幾個十?幾個一?

17前面的數是幾?後面的數是几等知識。

2.鐘錶的認識:整時和幾時半。老師撥時刻學生口答,老師出時刻學生撥表。

3.認識物體和圖形:平面圖形、立體圖形。讓學生指認老師手中的學具。

(二)筆試

1.口算

考察學生的口算能力和口算速度。

建議10分鐘考100道題。對50道以上為四星,50道為三星;45-49為二星;40-44道為一星。

2.用數學---圖畫應用題(50分鐘30題, 附樣題)。

「用數學」能有效的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情況及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經歷在具體問題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能用自己已有的加減法知識經驗去解決問題的過程,有效提高看圖能力、觀察能力等。評價表

學年一年級數學上學期期末評價試卷 蘇教版

2014 2015學年一年級數學上學期期末評價試卷 蘇教版 滿分 100分,時間 60分鐘 親愛的同學們,轉眼間一學期過去了,現在是展示你學習成果的時候了,你要盡情地發揮,仔細認真地完成這份試卷哦!1 35分 1.看圖寫數。2.按規律填一填。3.13裡面有 個十和 個一,這個數在 和 的中間 10個...

一年級數學上學期期末試卷

111 100 一.出發吧!看看幾點 8 時 二.先算一算,再上汽車!三.請同學們排好隊,買門票啦!1.數一數,總共有 個人。2.從左數,小麗排第 個,小紅排第 個。3.從右數,最高的排第 個。4.丁丁前面有 人,後面有 人。四.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 捉迷藏 吧!五.咱們再來闖一闖 數學迷宮 吧!第一...

一年級數學上學期期末試卷

2014 2015一年級數學上學期期末試卷 新人教版 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一 動腦筋填一填 11分 1 15裡面有 個十和 個一。2 美羊羊讀一本書,她從第3頁讀到第9頁,一共讀了 頁。3.蘋果比梨多 個,桃比蘋果少 個,梨比桃多 個 4 在 裡填上 或 8 8 9 7 0 2 2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