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玉劇社號反思

2022-02-02 00:34:30 字數 696 閱讀 4379

《花木蘭》《香玉劇社號》反思

《花木蘭》《香玉劇社號》這兩篇課文在教學時是同時進行的。因為這兩篇課文有不同之處,也有關聯之處,放在一起進行教學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兩位巾幗女英雄。

但放在一起教學,時間不夠是個問題,一節45分鐘怎能完成篇幅較長的文章呢?如果像以前那樣逐詞逐句地分析,概括人物性格根本做不到。這是我想到陸茹老師講的大語文觀:

一節課,乙個主題,乙個淺索,乙個問題。於是,我決定試一試。

課一開始,我先放了一段**:豫劇選段《劉大哥講話理太偏》。我們的學生不愧是河南人,許多同學跟著唱了起來……輕而易舉,由一段唱詞引出了兩個主人公:唱詞裡的花木蘭和演唱者常香玉。

接著,我在大螢幕上出示了乙個問題:「圍繞巾幗英雄這一主題,在文中找一找她們「英雄傑出」的地方在**?用線畫出,並說出你畫的是什麼事?從中總結人物性格。

乙個問題,一條線,貫穿兩篇課文。學生們在20多分鐘後紛紛舉手,讀,說都圍繞著螢幕上的問題。花木蘭替父從軍,忠孝兩全;常香玉捐獻飛機,赤子之情。

常香玉本是英傑,還演繹了乙個英傑,她們都為祖國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兩篇課文,乙個問題,一條線,一節課完成了任務,學生讀、畫、寫,在此過程中找出了事件,總結了人物品質,我覺得還算滿意吧。但課下總有擔憂:「會不會有點囫圇吞棗了?

」「會不會沒有注重細節?」「學生會不會對重點詞和重點句理解不夠深入呢?」這些問題可以忽略不計嗎?

撿了西瓜芝麻可以丟嗎?我困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