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縣實驗中學歷史課程實施方案 七年級上冊

2021-12-25 01:10:14 字數 5029 閱讀 3922

彝良縣實驗中學歷史課程實施方案

(七年級上冊部分)

一、七年級歷史學科發展現狀分析

對歷史學科的教學,很多老師會認為,這是最好上的一門學科,只要學生臨時抱佛腳,背一背,就可以考高分。目前,多數老師對歷史教學的評價就是分數,而中間的歷史學習過程,幾乎沒人在乎。其實,歷史教育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義務教育階段的歷史課程,是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傳承人類文明的優秀傳統,使學生了解和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更好地認識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學生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初步學會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和思考社會與人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型,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要教好這門學科,既需要深厚的歷史知識,也需要掌握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我校七年級的學生有一半來自於彝良縣示範小學和角奎鎮中心小學,另一半來自全縣90多個小學,大班額是我們學校近幾年的最大難題之一,七年級每班平均達90人。學生情況複雜多樣,差別甚大,因此課堂教學很難兼顧。很多學生學習基礎薄弱,認識思考能力欠缺,又沒有足夠的學習主動性,習慣懶散,得混豈混,上課需要老師強力督促才能勉強學到一點知識,很難指望他們會自主學習。

在歷年的七年級歷史成績檢測中,歷史成績都還達不到理想,學生就像還沒有進入學習狀態一樣。但是,在學校領導的大力工作下,老師的思想在轉變,學生的意識也在轉變,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在七年級的歷史教學中,是可以逐步提高歷史教學效率的,學生的歷史學習成績應該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2、歷史學科發展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歷史課程的教學,學生能夠掌握中外歷史的基本知識,初步掌握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對人類歷史的延續與發展產生認知興趣,感悟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養成愛國主義情感,開拓觀察世界的視野,認識世界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成為擁有良好綜合素質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簡言之,歷史課程目標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

歷史課堂教學理念強調**性、開放性、互動性、有效性。

具體來說,在學科發展上,要努力做到:(1)轉變課堂教學觀念。針對我校課程體系的特點以及新中考方案的微調,響應學校的號召,轉變歷史課堂教學觀念。

加強歷史學科知識與生活世界的廣泛聯絡,展開歷史知識的發生過程,充分彰顯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體現學生的成長需求與歷史學科教學的廣泛聯絡,增強主動學習的意識,發展學生的潛能。(2)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和能力讓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發展,通過我們的教學,培養具有健康生命、理性精神、主動發展的的傑出公民。(3)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歷史學習中心為載體,培養歷史學習的興趣,**歷史學習的方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通過歷史活動的各類活動,培養具有良好素質的新時代人才,培養富有理想、敢於創新、善於合作、渴望學習、開放自信、視野寬廣、氣度不凡、能力出眾的高素質人才。

三、七年級歷史單元(模組)教學目標(應知應會)

(一)中華文明的起源。

知道北京人的特徵,了解北京人發現的意義。知道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證據。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農業的產生。

知道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知道黃帝、炎帝的傳說故事,了解傳說與神話中的歷史資訊。

(二)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夏商周。

知道夏朝的建立標誌著國家的產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了解青銅工藝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漢字。知道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之間的戰爭,了解這一時期的社會變化。

通過商鞅變法,認識改革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

通過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型和創造力。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爭鳴」對後世的深遠影響。

(三)大一統國家的建立——秦漢。

知道秦始皇和秦統一中國,了解秦代的**集權制度和統一措施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知道秦的**和陳勝、吳廣起義,知道秦朝的滅亡和西漢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

通過「絲綢之路」的開通,了解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了解東漢的建立,知道東漢外戚、宦官專權造成的社會動盪。知道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產生。

知道司馬遷和《史記》知道造紙術的發明對傳播文化的作用;講述張仲景和華佗的故事。

(四)、政權的分立與民族的融合——三國兩晉南北朝。

知道赤壁之戰和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知道兩晉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遷和江南地區的開發。通過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

知道祖沖之的數學成就,初步認識書法藝術了解北方農業技術的成熟和農曆。

四、學科課堂教學模式的設立

結合我校七年級歷史教學的實際情況,對七年級歷史教學先暫時確立為以下模式:課前以記憶方式複習上一節課的重點內容(限時5分鐘以內);出示學習目標、學習指導;學生相互答疑解惑(教師引導);教師作必要的講解,引導學生梳理知識線索、對教學難點討論**;課堂練習;小結;作業布置。在教學的始末,以學校的內涵式發展的教學思想為指導並貫穿整節課堂。

五、教材優化(學生作業系統設計)

七年級歷史上冊作業設計:

第1課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類

課堂練習:

1.我國境內目前已確定的最早人類是( )

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 d.藍田人

2.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山頂洞人( )

a.懂得鑽孔技術b.懂得人工取火

c.會製作裝飾品d.開始使用天然火

3.我國古代人類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

a.元謀人b.藍田人c.北京人 d.山頂洞人

4.下列各項不符合「北京人」生產和生活狀況的是( )

a.群居生活b.人工取火

c.使用天然火d.製造使用簡單工具

5.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是( )

a.印度b.伊朗c.中國d.埃及

第2課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

課堂練習:

1.世界上最早種粟的是( )

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

c.山頂洞人d.大汶口原始居民

2.在長江流域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遺址是( )

a.河姆渡遺址b.半坡遺址

c.大汶口遺址d.紅山文化遺址

3.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是我國的( )

a.山頂洞人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

4.半坡原始農耕村落遺址距今約( )

a.三四千年b.四五千年

c.五六千年d.七八千年

5.下列關於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農耕生活的描述不相同的是( )

a.普遍使用磨製石器b.都能製造陶器,飼養家畜

c.建造房屋,過著定居生活d.種植粟和蔬菜

6.下列內容出現的先後順序是( )

①使用骨針縫衣 ②採用天然火 ③種植水稻 ④製造色彩鮮麗的彩陶

ab.①②③④

cd.①③②④

7.右圖是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和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圖,它的功能是( )

a.製陶 b.耕地 c.造房 d.捕魚

8.使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過著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學會建造房屋b.自然環境的變化

c.原始農耕經濟發展d.掘井飲水方便

第三課中華文明之祖

課堂練習

1.被尊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a炎帝 b黃帝 c蚩尤 d禹

2.「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嶽峨河浩。聰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此詩是紀念誰的碑文( )

a.黃帝    b.大禹    c.蚩尤    d.女媧

3.下列有關炎帝和黃帝的說話中錯誤的是( )

a.有關他們的傳說是我們祖先經長期口耳相傳儲存下來的「歷史」

c.有關他們的傳說已經被證明是真實的歷史

d.相傳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距今約2023年前

4.我國神話傳說中,黃帝之後,黃河流域先後出了三個有名的人物叫堯、舜、禹,他們都是通過推舉的方式成為部落聯盟首領的。歷史上把這種產生首領的辦法稱為( )

a.選舉制 b.分封制 c.世襲制 d.禪讓制

第4課夏、商、西周的更替

課堂練習:

1.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私天下」始於()

a.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乙個奴隸制王朝

b.禹做部落聯盟首領的時候

c.啟利用家族權勢成為夏朝第二代國王

d.商湯滅夏以後

2.商朝的起止時間是( )

a.西元前2023年-西元前2023年  b.西元前2023年-西元前2023年

c.公元2023年-公元2023年    d.西元前2023年-西元前771年

3.商朝歷史上曾多次遷都,盤庚將都城遷到( )

a.陽城      b.亳      c.殷      d.鎬

4.夏朝和商朝的滅亡相似之處都是( )

a.少數民族進攻  b.用人不當   c.遷都所致   d.暴君統治

5.西周為鞏固統治實行( )

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等級制

第5課甲骨文和青銅工藝

課堂練習:

1.我國出現青銅器在( )

a.原始社會初期   b.原始社會末期    c.夏朝    d.商朝

2.西周青銅器種類豐富,大量用於( )

a.農業生產     b.炊具       c.祭祀    d.裝飾品

3.商周時期手工業繁榮具體表現為 ( )

①青銅鑄造 ②陶瓷業 ③冶鐵業 ④玉器製造業

ab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關於夏商西周經濟發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後代稱為「五穀」的農作物商周時期已經齊備

b.農業上已知道選種、施肥和治蟲害

c.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種,西周時都已經有了

d.商王室和貴族還有專門的牧場

5.西周青銅器上記載五名奴隸相當於( )

a.一匹馬加一件瓷器 b.一匹馬加一束絲   c.二匹馬   d.二束絲

第6課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

課堂練習:

1.歷史故事「烽火戲諸侯」是關於(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厲王     d.周幽王

2.齊國之所以最先強大得益於( )

a.伊尹改革   b.姜尚改革    c.管仲改革    d.李悝改革

3.「三家分晉」的三家是( )

崇溪中學歷史課程實施方案 七年級

七年級部分 一 七年級歷史學科發展現狀分析 對歷史學科的教學,很多老師會認為,這是最好上的一門學科,只要學生臨時抱佛腳,背一背,就可以考高分。目前,多數老師對歷史教學的評價就是分數,而中間的歷史學習過程,幾乎沒人在乎。其實,歷史教育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義務教育階段的歷史課程,是在唯物...

中學歷史課本劇活動方案

歡二中解紅 一 活動目的和意義 本學期開始準備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模式,開始了新的一輪課程改革 學案導學,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後,對自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導學案的教學模式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著力培養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是素質教育最根本的特徵,這就要求我們把研究學生的學習方法 培養...

漢陰縣蒲溪中學新課程改革實施方案

一 指導思想 堅持以 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 陝西省新課程實施方案 立足我校實際資源,積極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二 目標任務 1 結合我校實際,2007年秋季在高一年級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