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施工方案後有附圖

2021-12-22 23:25:09 字數 4083 閱讀 9729

沉井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位於江蘇省吳江市南部新城,包括w3、w4、w5、w6、w7、w8六個沉井工程。其中w3、w4為拖管沉井工程、w5、w6、w7、w8為頂管沉井工程。

工程設計單位為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關沉井工程的概況簡述如下:

(1)本工程的道路沉井為鋼筋混凝土構築物,w3、w4沉井的尺寸分別為:1000*1200、1000*1200,井深分別為:-5.

350m、-5.430m;w5、w6、w7、w8沉井的尺寸分別為:¢5000、7500*3500、4000*3500、

¢8000,井深分別為:-5.470m、-5.920m、-5.370m、-5.820m。

(2)沉井w3、w4總高度分別8.560m、8.520m,其頂面標高為分別為5.

360m、5.320m,設計地面標高分別為:3.

210m、3.090m;w5、w6、w7、w8總高度分別為:8.

350m、8.610m、7.990m、8.

940m,其頂面標高分別為:5.150m、4.

910m、4.790m、5.240m,設計地面地面標高分別為:

2.880m、2.690m、2.

620m、3.120m。

(3)沉井底部的構造要求為:200厚道碴墊層 → 150厚c15素混凝土墊層→800厚c25底板混凝土

(1)混凝土:除註明者外,下部結構砼強度等級c30,抗滲等級p6,水泥採用普通矽酸鹽水泥,強度等級等於42.5r在滿足抗滲要求的同時滿足強度要求,水灰比不大於0.

50。墊層為c15.

(2)鋼材:hpb300為一級鋼,抗拉及抗壓強度設計值為270n/ mm2

hpb400為**鋼,抗拉及抗壓強度設計值為360 n/ mm2。

錨筋:受力預埋件的錨筋採用hpb300,hrb400級鋼筋,嚴禁採用冷加工鋼筋。

焊條:e43用於hpb300級鋼筋或hpb300與hrb335級鋼筋之間的焊接。

e50用於hrb335級鋼筋的焊接。

e55用於hrb400級鋼筋的焊接。

(1)縱向受力的普通鋼筋,其混凝土保護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不應小於鋼筋的公稱直徑,且不小於下表的規定。

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mm)

注:基礎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40 mm,當無墊層時,不應小於70mm。

(2)梁,柱中箍筋河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25mm。

(3)當梁,柱中縱向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50mm時,在保護層中加¢6焊接鋼筋網片。

(4)對三類環境中的懸臂板,其上面應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5)對有防火要求的建築物,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尚應符合國家現有關標準的要求。

(6)有地下防水要求的工程,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50mm。

本工程的地質勘察單位為西北綜合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關沉井場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情況如下述:

(1)擬建場地的地貌單一,屬潮坪區,地形較平坦,無暗浜等不良地質現象。

(2)場內淺層地下水屬潛水型別,受大氣降水和地表逕流補給,地下水位埋深0.00-1.40m,相應地下水位標高為0.55-2.33m。

與沉井相關的各層土質的特徵見下表所示:

勘察單位根據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ps值、土性指標及特徵,並參照有關規範要求,推薦了各層土的沉井井壁摩阻力引數如下表所示:

根據地質勘探報告的分析,本工程的有關地質條件對沉井工程將產生不利的影響。主要因素有:

(1)在埋深15m範圍內分布的土層為飽和③砂質粉土。根據有關規範要求,在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時,運用標準貫入試驗判定,液化強度比為0.98,液化指數為0.71,屬輕微液化。

(2)由於④1砂質粉土層較厚,結構性差,透水性較強,沉井開挖時有可能造成流砂。為此,在沉井的設計和施工中應充分考慮這一影響因素,尤其在施工過程中,應採取必要的降水措施。

(3)沉井的沉入深度處於④2土體中。該層土體為淤泥質粉質粘土,飽和,流塑狀態,壓縮性高,承載強度較低,因此需要採取地基加固措施,以保證沉井的穩定和控制沉降量。

沉井是用於深基礎和地下構築物施工的一種工藝技術,其原理是:在地面上或地坑內,先製作開口的鋼筋混凝土筒身,待筒身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後,在井內挖土使土體逐漸降低,沉井筒身依靠自重克服其與土壁之間的摩阻力,不斷下沉直至設計標高,然後經就位校正後再進行封底處理。

沉井方法有多種選擇,如: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一次製作、一次下沉和分節製作、分節下沉等。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和設計的具體要求,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將作以下選擇:

根據對擬建場地的土層特徵、地下水位及施工條件的綜合分析,設計要求本工程的沉井採用排水下沉和幹封底的施工方法。

該方法可以在乾燥的條件施工,挖土方便,容易控制均衡下沉,土層中的障礙物便於發現和清除,井筒下沉時一旦發生傾斜也容易糾正,而且封底的質量也可得到保證。

採用排水下沉和幹封底的施工技術,關鍵是選擇合理可行的降水方法,使降水效果滿足排水下沉的技術要求。根據本工程的沉井施工特點分析,可供選擇的井外降水方法主要有兩級輕型井點降水、噴射井點降水及真空深井幫浦降水等。

經對上述方法的比較與論證,我公司決定選擇井外真空深井幫浦與井內明排水相結合的降水方法。與其他降水方法相比,採用該方法降水不但施工方便、降水效果好,而且能有效防止③砂質粉土層可能發生的流砂或管湧等不良現象發生,以此保證沉井施工的安全和順利進行。

沉井施工的一般方法為:一次製作、一次下沉;分節製作、一次下沉;多節製作、分節下沉(製作與下沉交替進行)。沉井過高,施工技術難度較大,而且在下沉時容易發生傾斜,因此應採用分節製作、分節下沉方法。

沉井分節製作的高度,應保證其穩定性並能使其順利下沉。根據本工程的特點與設計要求,對沉井應採用兩節製作、兩次下沉的方法。

沉井分節製作與下沉的要求是:第一節沉井高度為7m,起沉標高為3.00(絕對標高,下同);第二節沉井高度為5.6m,接高處(後澆段標高)為3.300。

本工程的沉井持力層處在③淤泥質粉質粘土層內。該層土體濕度達到飽和,為流塑狀態,屬高壓縮性,ps平均值較低,承載強度也相應較低。針對這一不利的地質情況,設計要求對該層土體採取壓密注漿的措施,使地基得到加固,並防止或減少滲透和不均勻的沉降。

壓密注漿的範圍為:注漿區域的直徑為23.2m,比沉井的外壁直徑(17.2m)擴大6m;注漿深度為3m,自沉井底標高-7.30m處起,至③底部-10.30處為止。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與施工方法,沉井主要工序的工藝流程安排見下圖所示:

分階段、按步驟組織施工,針對各階段的工程特點與工藝要求明確分期管理目標,並落實相應的技術與管理措施,這是加強施工過程控制的有效方法。根據施工工藝流程安排,沉井工程的主要施工過程大致可劃分為以下四個施工階段:

工程開工前後應抓緊落實施工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包括施工的組織準備、技術準備、物資準備及現場準備等工作。該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概括如下:

(1)熟悉施工圖紙與地質資料等技術檔案,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實施性的專項施工方案。

(2)平整場地至要求的標高,鋪設施工道路,開挖排水溝,接通水源和電源。

(3)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座標導點和水準引測點完成沉井的定位測量工作。為了控制沉井的位置與標高,在場內須設定沉井的軸線與標高控制點。

(4)及時組織施工機具、材料及作業隊伍進場,充分落實各項開工準備工作。

(5)根據施工方案的要求,在沉井外布設真空深井幫浦井點管,並提前進行預降水工作。

(6)根據施工圖設計的要求,委託專業施工隊伍對沉井底部的加固區域進行壓密注漿。

(7)根據施工圖設計要求,完成沉井基坑的放坡開挖工作(開挖至沉井起沉標高3.00處),為及時進行第一節沉井的製作創造條件。

沉井工程進入了實施性的階段。該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可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對開挖的沉井基坑測量定位和抄平,完成沉井刃腳的砂墊層和支墊架工作。

(2)第一節沉井的鋼筋綁紮和支模,其中穿插進行安裝預埋預留的配合工作。

(3)第一節沉井的混凝土澆搗、拆模與養護,同時完成沉井第一次下沉的有關準備工作。

(4)沉井第一次下沉,逐步下沉至設計要求的標高,其中包括完成相關的井筒內挖土和明排水工作。井筒外的深井降水必須連續進行。

(5)沉井過程中的軸線與標高複核,嚴格控制沉井的位置與垂直度,發現問題及時採取糾偏措施。

(6)加強對沉井過程中的監測與監控措施,確保沉井與周邊環境的安全。

待第一節沉井下沉至設計要求的標高後,開始進入第二節沉井的製作與下沉階段。主要施工內容有:

(1)根據設計和規範的有關要求,完成上下節沉井之間的施工縫處理工作。

(2)第二節沉井的鋼筋綁紮和支模,其中穿插進行安裝預埋預留的配合工作。

沉井施工方案後有附圖

沉井工程施工方案 擬建的沉井式幫浦站位於奉賢區奉城中心鎮蘭布拉大街與城東路交叉口北側,基地占地面積3300m2,總建築面積約305m2。工程設計單位為上海科達交通建設勘察設計院。有關沉井工程的概況簡述如下 1 本工程的幫浦站沉井為鋼筋混凝土圓形構築物,內壁半徑8m,外壁半徑8.6m,壁厚0.60m,...

沉井施工方案

一 編制說明 通過充分學習和研究鑫海冶金集團2 高線旋流池土建工程圖紙資料,地勘資料及現場實際情況,分析各種影響施工的因素和了解本工程的特點 難點後,編制此方案。二 編制依據 1 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設計的旋流池全套施工圖紙。2 地質勘察報告。3 國家規範及地方的有關規定。4 實地踏勘現場及周邊環境情...

沉井施工方案

第一部分綜述 1 編制依據 1.本工程圖紙 2.本工程地質勘探報告 3.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 gb50202 2011 4.頂管施工技術及驗收規範 行業標準,2006 5.其它相關標準和檔案 6.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院 2 相關各方 1.建設單位 2.設計單位 3.監理單位 4.施工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