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公式總結

2021-12-21 16:35:14 字數 3816 閱讀 3296

高中化學有關公式

1. 有關物質的量(mol)的計算公式

(1)物質的量(mol)

即n=;m數值上等於該物質的相對分子(或原子)質量

(2)物質的量(mol)= 即n= na為常數6.02×1023

(3)氣體物質的量(mol) 即n= vm為常數22.4l·mol-1

(4)溶質的物質的量(mol)=物質的量濃度(mol/l)×溶液體積(l)即nb=cbvaq

(5)物質的量(mol)= 即n=

2. 有關溶液的計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即=

②溶質的質量分數==×100%

即w==×100物質的量濃度(mol/l) 即cb=

(2)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及溶液密度之間的關係:

①溶質的質量分數

②物質的量濃度即cb= ρ單位:g/ml

(3)溶液的稀釋與濃縮(各種物理量的單位必須一致): 原則:稀釋或濃縮前後溶質的質量或物質的量不變!

①濃溶液的質量×濃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稀溶液的質量×稀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

即 ②濃溶液的體積×濃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稀溶液的體積×稀溶液物質的量濃度

即c(濃)·v(濃)=c(稀)·v(稀)

(4)任何一種電解質溶液中:陽離子所帶的正電荷總數=陰離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即整個溶液呈電中性)

(5)物料守恆:電解質溶液中,由於某些離子能夠水解,離子種類增多,但某些關鍵性的原子總是守恆的。

3. 有關溶解度的計算公式(溶質為不含結晶水的固體)

(1)基本公式:①

(2)相同溫度下,溶解度(s)與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w%)的關係:

(3)溫度不變,蒸發飽和溶液中的溶劑(水),析出晶體的質量m的計算:

(4)降低熱飽和溶液的溫度,析出晶體的質量m的計算:

4. 平均摩爾質量或平均式量的計算公式

(1)已知混合物的總質量m(混)和總物質的量n(混): =

說明:這種求混合物平均摩爾質量的方法,不僅適用於氣體,而且對固體或液體也同樣適用。

(2)已知標準狀況下,混合氣體的密度(混):(混)

注意:該方法只適用於處於標準狀況下(0℃,)的混合氣體。

(3)已知同溫、同壓下,混合氣體的密度與另一氣體a的密度之比d(通常稱作相對密度):

d== 則

5. 有關阿伏加德羅定律及阿伏加德羅定律的重要推論 (說明:該定律及推論只適用於氣體。

氣體可以是不同氣體間比較,也可以是同一氣體的比較,即氣體可以是純淨氣體也可以是混合氣體。)

前提請記住公式:pv=nrt= = ==

(1)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氣體,其質量(m)之比等於其相對分子質量(m)之比,等於其密度(ρ)之比,即:

(2)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v)之比等於其物質的量(n)之比,也等於其分子數目(n)之比,即:

(3)同溫、同壓下,同質量的不同氣體的體積(v)之比與其密度(ρ)成反比,即:

(4)同溫下,同體積氣體的壓強(p)之比等於其物質的量(n)之比,也等於其分子數目(n)之比,即:

6. 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數目=×發生變價元素的原子個數

7. 摩爾質量(m)=na×每個該物質分子的質量(m0); 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8. 有關物質結構,元素週期律的計算公式

(1)原子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及核外電子數的關係:

原子序數=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原子核外電子數

注意:陰離子:核外電子數=質子數+所帶的電荷數

陽離子:核外電子數=質子數-所帶的電荷數

(2)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的關係

(3)元素化合價與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關係

①對於非金屬元素:最高正價+|最低負價|=8(對於氫元素,負價為-1,正價為+1;氧和氟無正價)。

②主族元素的最**=主族序數=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9. 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公式

(1)某物質x的化學反應速率: 即=

(2)對於下列反應有

或10. 化學平衡計算公式對於可逆反應:

(1)各物質的變化量之比=方程式中相應係數比

(2)反應物的平衡量=起始量-消耗量生成物的平衡量=起始量+增加量

表示為:(下列表達的單位若反應過程中體積不變,也可以用濃度代入計算)

(3)反應達平衡時,反應物a(或b)的平衡轉化率(%)

說明:計算式中反應物各個量的單位可以是mol/l、mol,對於氣體來說還可以是l或ml,但必須注意保持分子、分母中單位的一致性。

(4)阿伏加德羅定律及阿伏加德羅定律的三個重要推論。 (注意事項見上面第5點。)

①恆溫、恆容時:,即任何時刻反應混合氣體的總壓強與其總物質的量成正比。

②恆溫、恆壓時:,即任何時刻反應混合氣體的總體積與其總物質的量成正比。

③恆溫、恆容時:,即任何時刻反應混合氣體的密度與其反應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

(5)混合氣體的密度

(6)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①其中m(a)、m(b)…分別是氣體a、b…的相對分子質量;a%、b%…分別是氣體a、b…的體積(或摩爾)分數。

② 11、溶液的ph值計算公式

(1) 若,則; 若,則

注意:為溶液中h+的總濃度

(2)任何水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與總是相等的,即:

(3)任何水溶液中,水的離子積kw= 注意:指溶液中h+的總濃度和oh-的總濃度的乘積

常溫(或25℃)時:

(4)n元強酸溶液中;n元強鹼溶液中

12、烴的分子式的確定方法

(1)先求烴的最簡式和相對分子質量,再依(最簡式相對分子質量)n=相對分子質量,求得分子式。

注意技巧:①原子個數之比若不能簡單處理成最簡整數時,應用較小數作為除數,將一項變為1,若另一項還不是整數時,再同時擴大一定的倍數,即可找出最簡式。②當最簡式中h已飽和,則有機物的最簡式即為分子式。

(2)商餘法: ①知相對分子質量,m則商為c原子數,餘數為h原子數。

注意: 乙個c原子的質量=12個h原子的質量; 乙個o原子的質量=16個h原子的質量=乙個ch4的質量

②知耗氧量a,則分子式為(ch2)x

注意:乙個c耗氧的量=4個h耗氧的量;

若增加乙個氧則增加2個h或增加0.5個c,即分子式也可以為:(ch2)x·(co2)a·(h2o)b

③知電子總數b,則分子式為(ch2)ahb

注意:乙個c電子的數目=6個h電子的數目; 乙個o電子的數目=1個c h2 電子的數目

13、依含氧衍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求算其分子式的方法

,所得的商為x,餘數為y。(注意:1個原子團的式量=1個o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16)

14、有關多步反應的計算

有關公式:物質純度=

原料利用率(或轉化率)=

產率=說明:①多步計算需把各步反應方程式逐一列出,然後根據各物質之間的物質的量關係一步計算即可;②生產過程中各步的轉化率、產率可累積到原料或產物上;③原料或中間產物中某元素的損失率可轉化為原料的損失率;④原料損失率、中間產物的利用率、產率、轉化率、損失率、吸收率等也可按一定方式轉化為原料的利用率。

貼心小提示:高考中有關na的考查:①若只給體積數,必看二條件:

「標況」、「氣體」②若給出溶液的濃度和體積,必思考二問題:「強電解質還是弱電解質?」、「是鹽類的水解嗎?

」③另外,應記住以下幾點:a、各類晶體的構成微粒是什麼,一些特殊物質中(如:金剛石、si、sio2、ch4、p4、na2o2、h2o2、有機物等)化學鍵的數目是多少?

b、哪些是雙原子分子,哪些是單原子分子?c、可逆反應的特徵:反應物、生成物之間不能完全轉化,每時每刻均存在!

d、無純淨的no2或n2o4(因為2no2 n2o4 )

高中化學計算公式總結

23.4.5.6.7.物質的量濃度與質量分數的關係 8.用c表示的稀釋公式或濃縮公式 9.同種溶液不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混合公式 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10.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11.25100 12.氣態方程 13.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質量 22.4 標況下的密度 此公式也可求相對分子質量 14.利用相...

高中化學高中化學推斷題總結

無機推斷題複習 無機推斷題是在化學學科的歷次高考改革中始終保留的一種基本題型,是高考的熱點題型。它以無機物的結構 性質和相互轉化為載體,不僅能全面檢查學生對元素及其化合物 物質結構 元素週期律等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檢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而且能考查學生抽象 求異 發散 收斂,邏輯推理,知識遷移,...

高中化學總結

化學選修4化學反應與原理 章節知識點梳理 第一章化學反應與能量 一 焓變反應熱 1 反應熱 一定條件下,一定物質的量的反應物之間完全反應所放出或吸收的熱量 2 焓變 h 的意義 在恆壓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1 符號 h 2 單位 kj mol 3.產生原因 化學鍵斷裂 吸熱化學鍵形成 放熱 ...